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上海市宜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 阶段练习 2021-01-02 28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名句名篇默写、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作文主题

一、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 按要求填空。
(1)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 (《念奴娇·赤壁怀古》)
(2) 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3) 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4)《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空想不如学习”的看法。
(5)《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名校
2. 荀子在《劝学》中说“学不可以已”,下面各项中哪一项不能作为其论据(     
A.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B.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
C.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D.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万个,可没有一个是最后的终点,在眼前的终点后面,又将展现出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按要求完成下列选择题。
有些同学总想在学习上走捷径,却不知孔子早就说过“______________” (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D.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各题。

消费=享受?

周国平

①我讨厌形形色色的苦行主义。人活一世,生老病死,苦难够多的了,在能享受时凭什么不享受?享受实在是人生的天经地义。蒙田甚至把善于享受人生称作“至高至圣的美德”,据他说,恺撒、亚历山大都是视享受生活乐趣为自己的正常活动,而把他们叱咤风云的战争生涯看作非正常活动的。

然而,怎样才算真正享受人生呢?对此就不免见仁见智了。依我看,我们时代的迷误之一是把消费当作享受,而其实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并不想介入高消费能否促进繁荣的争论,因为那是经济学家的事,和人生哲学无关。我也无意反对汽车、别墅、高档家具、四星级饭店、KTV包房等等,只想指出这一切仅属于消费范畴,而奢华的消费并非享受的必要条件,更非充分条件。

③当然,消费和享受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有时两者会发生重合。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又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走马看花式的游览景点只是旅游消费,陶然于山水之间才是大自然的真享受;用电视、报刊、书籍解闷只是文化消费,启迪心智的读书和艺术欣赏才是文化的真享受。要而言之,真正的享受必是有心灵参与的,其中必定包含了所谓“灵魂的愉悦和升华”的因素。否则,花钱再多,也只能叫做消费。享受和消费的不同,正相当于创造和生产的不同。创造和享受属于精神生活的范畴,就像生产和消费属于物质生活的范畴一样。

④以为消费的数量会和享受的质量成正比,实在是一种糊涂看法。苏格拉底看遍雅典街头的货摊,惊叹道:“这里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呵!”每个稍有悟性的读者读到这个故事,都不禁要会心一笑。塞涅卡说得好:“许多东西,仅当我们没有它们也能对付时,我们才发现它们原来是多么不必要的东西。我们过去一直使用着它们,这并不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们,而是因为我们拥有它们。”另一方面呢,正因为我们拥有了太多的花钱买来的东西,便忽略了不用花钱买的享受。“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可是每天夜晚守在电视机前的我们哪里还想得起它们?“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在人人忙于赚钱和花钱的今天,这样的闲人更是到哪里去寻?

⑤那么,难道不存在纯粹肉体的、物质的享受了吗?不错,人有一个肉体,这个肉体也是很喜欢享受,为了享受也是很需要物质手段的。可是,仔细想一想,我们便会发现,人的肉体需要是有被它的生理构造所决定的极限的,因而由这种需要的满足而获得的纯粹肉体性质的快感差不多是千古不变的,无非是食色温饱健康之类。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但他自己只有一只普通的胃。秦始皇筑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只有五尺之躯。多么热烈的美食家,他的朵颐之快也必须有间歇,否则会消化不良。每一种生理欲望都是会餍足的,并且严格地遵循着过犹不足的法则。山珍海味,挥金如土,更多的是摆阔气。藏娇纳妾,美女如云,更多的是图虚荣。万贯家财带来的最大快乐并非直接的物质享受,而是守财奴清点财产时的那份欣喜,败家子挥霍财产时的那份痛快。凡此种种,都已经超出生理满足的范围了,但称它们为精神享受未免肉麻,它们至多只是一种心理满足罢了。

⑥我相信人必定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与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必定属于不同的层次。灵魂是人的精神“自我”的栖居地,所寻求的是真挚的爱和坚实的信仰,关注的是生命意义的实现。幸福只是灵魂的事,它是爱心的充实,是一种活得有意义的鲜明感受。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奢侈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至多是一种浅薄的优越感,也谈不上幸福感。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然为生活的空虚苦恼时,他听到的正是他的灵魂的叹息。

4.以下关于本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间接引用蒙田的观点及他转述恺撒和亚历山大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B.第③段列举旅游消费的例子证明消费和享受不是绝对排斥,有时会发生重合。
C.第⑤段用三个事例证明人的物质需要是有限的,获得的快感是基本相似的。
D.第⑥段作者认为“幸福感”是属于精神层面的,奢侈的生活方式只会带来快感。
5.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2021-01-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宜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外婆的渡船

张俊昌

①外婆早已作古了,但她那小小的渡船,却一直漂泊在我的记忆里。

②每当贴村而过的老河涨水,将河中的浮桥淹没,河面变得宽阔时,外婆和外公就会把两艘木船从村西边的花园湖上摇过来。一艘是打鱼船,临时改作渡船,形如弯弯的月牙儿,船头和船尾是两个封闭的小舱(存放渔网之类),船的主体部分是一个敞开的较大的空间,中间有十厘米高的横梁,横梁上、船帮上和舱板上可坐十多人。而另一艘则是生活船,带篷,比渡船稍大些,如绍兴的“乌篷船”。

③在老河上摆渡,主要由外婆承担。渡口旁有棵大柳树,每到逢集的日子,树下就挤满了等着摆渡的人,那时候也是外婆最忙碌的,早上把一船接一船人渡向北岸,晌午又把一船接一船人渡回来。赶集人有挑担挎篮卖蔬菜鱼虾的,下集人有抱回猪崽捎回鸡鸭鹅苗的,外婆不嫌烦不嫌脏,总是笑脸相迎。她立在船头,划动双桨,身子有节奏地前倾后仰,风吹动着她那花白的头发,汗水挂满了脸,浸透了衣衫。虽然每渡一人只收五分钱(仅能买块烧饼,还得有粮票),但她从无丝毫懈怠,在外婆看来,自渡船泊下的那一刻起,自己便负起了一份责任:不能误人家赶路。

是啊,不能误人家赶路!

⑤一个闷热的晚上,一道闪电忽然划破黑沉沉的夜空,一声炸雷把我从梦中惊醒,急促的雨点“啪啪啪啪”地敲打在船篷上和掩板上,外婆把我搂得更紧了。“摆渡的!摆渡的!”急促的呼喊声传来。外婆猛地坐起来,“他外公快起来!对岸可能有人有急事,”外公似乎也听到呼喊声,一骨碌爬起来。按常规,像这样的天气是不能行船的,弄不好会船毁人亡。但外公仍将手指粗的尼龙绳,一头系在我的腰间,一头紧紧地绑在船的横梁上(以确保我留在船上的安全);便提着马灯和外婆跨到摇晃的渡船上,我看见那马灯的光亮如一束摇曳的烛火,在风雨中上下颠簸着……第二天听外婆说,小船划到北岸的村头渡口后,见四个壮汉用凉床抬来的是一位孕妇,难产,急送公社医院抢救。外婆赶紧让他们上船,待孕妇躺好后,又和外公一起投入风雨波涛之中,艰难地驾着渡船,把他们送达河对岸。说话间,外婆连连打着喷嚏,是昨晚淋雨着凉了。那位孕妇在公社医院顺利产下一个大胖小子,十天后又出现在北岸的渡口,脚刚踏上渡船就要给外婆下跪,以谢雨夜渡河之恩,外婆赶紧上前拦阻。渡船摆到对岸,人都下了船,外婆发现我手上拿着五张一元的纸币,这五元钱在当时喝喜酒上份子也是一份重礼。外婆问明情况后,立即跑上岸去,硬将钱塞给那位产妇,并说除了过河钱,多一分也不能收,如果下回过河,带上两个红鸡蛋给小外孙讨个彩头就行了。她和陪伴她的亲人们,久久地望着外婆离去的背影。

⑥外婆摆渡的日子,也是我最开心的日子。

⑦天一擦黑,外公就会拿起长长的竹篙撑着打鱼船,外婆蹲在船头把白色的丝网依次排到河中,第二天天蒙蒙亮起网,准能收获七八斤野生鱼来,有鲫鱼、红鲤鱼、白鱼条子,还有我最爱吃的昂刺鱼。中午外婆便会按照渔家人“河水煮活鱼”的做法,烹制出一锅昂刺鱼煮面鱼来,鱼肉嫩、汤汁鲜,面鱼儿也浸透了鱼香,好吃无比,我总会胀得肚儿圆。入夜,外婆会把我搂在怀里,静坐在船头,仰望着深蓝色的夜空,悠悠地唱起民谣来:“青石板子青,青石板上钉洋钉,一颗又一颗,数来数去数不清……”此外,通点土方土法,时而外出给渔民治点小病的外公,还常给我带回小油果子之类的糕点,虽然原料极普通,做工也粗糙,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是农家孩子极少能享用的。

⑧外婆外公疼我,我也晓得讨他们欢心。当外婆一梭来一梭去地修补渔网时,我就在一旁给他们递线球;当外婆用断了几根齿的笕子篦头时,我就会上前从她花白的头发间捉出三两个肥胖的虱子;当听她喊身上痒得难受时,我就会走到她的背后,将小手伸进她的衣服里帮她挠痒痒。而对爱抽烟的外公,一见他拿出长长的烟袋在铜烟锅里装上烟丝后,我便会拿着火柴,走到近前帮他点烟,外公总会眯缝着眼一口一口地吸着,流露出很舒服的样子。

⑨三十年后,我回到故乡,走过老河。

⑩渡口上早已建起了一座横跨两岸的长桥,岸边那棵大柳树还在,静静地守望着老河。我遥望着远方,凝视着汩汩流淌的河水,不由想再听听外婆那击水搏浪的浆声,和她曾唱给我听的那些歌谣。

(节选自《散文选刊》2014年第8期)

6.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7.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和效果特征?
8.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9.本文题目如果改为“我的外婆”或“回忆外婆”,你认为合理吗?请简述理由。

五、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万兜鍪,千军万马。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乡子》中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内容和情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B.《南乡子》“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与《永遇乐》“望中犹记”中的“望中”意义不同,前者指中国,后者指中原地区。
C.《南乡子》“千古兴亡多少事”中的“千古”与《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的“千古”意义相同,都是“久远的年代”的意思。
D.《南乡子》中的“曹刘”指曹操和刘备。《永遇乐》中的“佛狸”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佛狸”是他的小名。
11.辛弃疾在本词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都提到了孙权,请结合作品分析作者两处用典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点。

六、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12. 结合课文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木直                           (2)圣人无
(3)功在不                           (4)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13. 选出特殊句式不同的一项(     
A.水为之,而寒于水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不拘于时D.师不必贤于弟子

七、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选出加点字的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组(     
A.取于蓝                            师道不复,可知矣
B.非利足也,致千里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C.积土成山,风雨兴            犹且从师而问
D.曲中规                            皆出于此乎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选出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吾从而
A.不相师B.非能C.则耻D.吾道也

八、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名校
16. 《劝学》《师说》都运用对比论证,请结合两文的具体内容说说这种方法的表达效果。

九、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

治学

(东汉)徐干

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矇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④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⑤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帅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注】①玄室:暗室。②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17.第①段方框处的字在传世的典籍中均已脱落,根据推测,此处的虚词可能是( )
A.兮B.哉C.夫D.矣
18.请用“/”给第②段的划线句断句。
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
19.第②段运用了设喻说理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
20.本文第④段和《劝学》第③段都用一组形式整齐的句子来阐述观点,请分析整句的表达效果,并分别写出两段的观点。
(1)整句的表达效果:
(2)《治学》第④段的观点:
(3)《劝学》第③段的观点: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1. 根据材料作文。

人们常说,学习的意义是提升自我。也有人说,博学者未必有见识,读书多也不一定使人更高尚,学那么多有何意义呢?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名句名篇默写、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名篇名句默写
1
小阅读
2
语言文字运用
3
现代文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文言小题
2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名句名篇默写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篇名句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二、小阅读
20.65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课内
160.65议论类  鉴赏艺术手法课内
三、语言文字运用
30.65概括中心意思选择题
140.6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150.65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选择题
四、现代文阅读
4-50.65学术论文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论述类文本
6-90.4其他散文  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品味语言艺术文学类-单文本
五、古代诗歌阅读
10-110.4辛弃疾(1140-1207)  咏史怀古  修辞手法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六、文言小题
120.65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130.65被动句  倒装句选择类
七、文言文阅读
17-200.4文言文断句  议论类  一般文言虚词
八、作文
210.65哲理与生活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