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二3月联考语文试题
山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04-02 5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全面阐释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航天精神,是引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爱祖国爱人民是航天精神的价值核心。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航天精神的精髓,爱祖国爱人民是航天精神的“根”和“魂”。中国航天人必须始终牢记使命,牢记发展历程,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和国家,回报社会和人民。“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是一代又一代航天工作者共同的心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立足之本和发展之基,也是航天精神的价值核心。

伟大的实践性是航天精神的动力引擎。正是在伟大的实践中,中国航天人在发愤图强中创业、在改革开放中进取,构筑起了专业齐全、功能配套、设施完备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积累了独具特色的航天工程管理经验和方法,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航天人才队伍。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中,航天人砥砺了勇攀高峰的勇气,树立了协同攻坚的观念,孕育了卓越奉献的精神。航天重大工程是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生动实践。

自觉的创新性是航天精神的灵魂所在。自立自强、不畏失败、勇于探索、永攀高峰的创新精神支撑着航天人不断克服困难,勇攀航天科技高峰。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再到“探月工程”所取得的成就,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航天技术是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国之利器”,尖端技术绝对不可能从国外直接拿来,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真正将祖国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壮大的经验一再表明,只有通过不懈尝试与探索才能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鲜明的开放性是航天精神的显著标识。中国航天事业要胸怀世界,把世界眼光、人类命运作为一个鲜明的时代标志。新时代的航天人要以干出一番大事业的胸怀和豪情,强力支撑“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宏伟目标,让中国航天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缔造人类幸福与和平。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航天精神不仅反映了时代本身的发展和演进逻辑,更具有面向未来的价值意义。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航天事业肩负着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进程、科技强军、振国威、扬军威的神圣使命。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航天以三大里程碑为标志的创新实践,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功,使中国在世界航天科技领域中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航天事业的发展将更有力地带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更大的牵引力,推动中国早日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弘扬和践行好新时代的航天精神,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是时代赋予航天人义不容辞的新责任。航天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价值取向。新时代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必须把航天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相融合,繁荣和兴盛民族文化。

不断赋予航天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将航天精神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样本之一,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提供崇高精神力量,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摘编自陈雄《航天精神的新时代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引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航天精神。
B.因为有独具特色的航天工程管理经验和方法,中国构筑起了航天科技工业体系。
C.要将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航天技术不可能从国外借鉴和拿来。
D.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让人期待,航天事业、航天科技的发展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探月工程”等例子,目的是论证自觉的创新性是航天精神的灵魂所在。
B.文章在论证上,先提出观点,再阐释分析,然后深入论证,最后总结,结构完整。
C.文章摆事实,讲道理,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
D.文章在阐明航天精神的内涵之后论述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逻辑严密,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航天精神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航天精神的价值核心就是爱祖国爱人民。
B.航天人在探索宇宙的征程中树立了协同攻坚的观念,举国体制是在航天重大工程中才建立的。
C.中国航天科技创新成果不仅要惠及自身的发展,也应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幸福与和平做出贡献。
D.航天精神历史底蕴深厚,时代特征和价值取向鲜明,应该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相融合。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按照国际标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公众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是否达到10%。

近日,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发布,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0.56%,比2015年提高了4.36个百分点,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同时也要看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相差7.3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整体快速提升的同时,也显现出区域、城乡不平衡问题。

相关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区域、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差距,会在某种程度上投射到公民科学素质领域。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家庭收入水平不同,其相应获得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的机会及成本会有差别。另一方面,每个人的主观愿望、学习动机、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兴趣等个人因素差异,会导致某些结果的不同。

(摘编自郭静原《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创新发展重要基础》)

材料三:

假借科学之名的流言时常出现,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权威声音缺位。的确,公众对与自身相关的卫生健康、食品安全、气候环境等信息比较敏感,一旦遇到困惑,如果没有及时、权威的信息,不少人会“宁可信其有”。有的人出于关心把不实信息转发给亲朋好友,无形中助推了流言的传播。在一些领域,科普供给与人们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其中一个原因也在于,传统科普在内容选择、表达方式等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就此而言,转变科普理念,多从公众需求出发,让及时权威的声音抵达更多人,才能让科学跑在流言前面。

提高对“科学流言”的免疫力,培养科学素养是关键。许多披着科学外衣的流言,虽然不时夹杂着专业术语,甚至煞有介事地引用科学期刊,但只要稍加思考判断,并不难发现其破绽。比如,一些网文喜欢用“绝对”“最”“百分百”等字眼,论证也往往似是而非;搞移花接木之术,把一些尚无定论的意见作为“知识”传播。这些,都违背了基本的科学逻辑、表达规范。据调查,近年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养比例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但科学精神培育相对缓慢。提高科普质量,既介绍具体知识,又传播科学思维,努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全社会抵御“科学流言”的根基才会更稳固。

(摘编自喻思南《以科普抵御“科学流言”》

材料四:

科技馆教育是非正规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科技馆教育的研究有助于非正规教育的探索与研究。对科技馆非正规学习环境中人们学习行为的研究,也可以为正规教育的教学提供一些新思路。随着终生教育观念的深入,非正规教育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也非常明显。国家重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目前,仅依靠传统学校的正规教育来促进人们科学素养的提高还远远不够。因此,国家和公众开始重视非正规教育,研究科技馆对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技馆最初是用来展示最新的高科技成果的,这些高科技成果也可以用于科技教育活动。例如,最新的VR技术——虚拟和现实技术,可用于实现技术展品的虚拟浏览,增强参与感并感受技术的魅力。或者使用流行的短视频平台记录有趣的科学实验,并将其上传到平台,这样,那些不能来此参观科技馆的人也可以接受科技教育。例如,在2020年初,因特殊原因各个科技馆

都关闭了,由于无法在体育馆内进行科技教育活动,只能使用新媒体进行学习。科技馆还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设置“科学小课题”和“家庭实验室”的教育主题项目,上传一些简单有趣的科学实验制作过程,平均每一个实验有几千次的观看量,以弥补无法开放实体场馆影响教育活动发展的遗憾。

(摘编自张奇平《科技馆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实践及思考》)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调查数据看,2020年上海和北京两地具备公民科学素质的状况相差无几,但明显都比全国总体水平高出不少。
B.2015年和2020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状况东部强于中部,中部又强于西部,这说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存在区域不平衡问题。
C.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创新型国家的国际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就是创新型的国家。
D.“科学流言”传播速度快的原因在于公众对与自身相关的信息无法判断其正误时会选择相信,“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不平衡既有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也和公民在学习动机和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有关。
B.如果网文中出现了“绝对”“最”“百分百”等字眼,那么它必定违背了基本的科学逻辑等,属于“科学流言”。
C.科技馆建立的初衷是用来展示最新的VR技术的,但是人们后来发现,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对公民进行科教活动。
D.使用新媒体,我们在实体场馆无法进行的所有活动都可以通过科技馆的网站和学习者进行互动,实现了科教初衷。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政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2021-04-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二3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军功马

申平

上世纪60年代,我家住在草原上的军马场附近。军马场,多么神秘的地方!在一座高墙大院之内,最多时养着上千匹军马。每到马儿出场的时候,首先会听到一阵雷鸣般的声响,然后是一阵烟尘腾起,成百上千匹军马在十几个马倌儿的押解下奔涌而出,气势磅礴,人喊马嘶,那场面极为壮观,简直惊心动魄。

这个场面结束后,就会有一个瘸子牵着一匹老马走出来。瘸子的年纪也很大了,就那么一瘸一拐地走在老马一侧。他腿脚不好,可是从来不见他骑马。那匹老马是枣红色的,身架高大,隐约可以看出它年轻时的风采。但是现在它却显老了,行动有点迟缓,它总是低着头默默地走着。这个场面,至今还清晰地印在我的脑子里。

那时我十三四岁,正是人嫌狗不爱的年纪。我对军马场,对那些军马,内心充满好奇。而且,我还着魔一般想骑马。看见那些马倌儿威风凛凛骑在马上,我简直羨慕得要死,夜里做梦经常骑在马背上飞驰。但是那些军马一匹匹生龙活虎的,我哪里敢碰,我的目光最后落在了那匹老马身上。

那两年学校都停课了,我和伙伴们整天无所事事,上树掏鸟,下河捉鱼,偷瓜摸枣,无所不干。那日看见瘸子又在山下放马,于是便凑了过去。

大叔,这马,让我们骑下呗?

瘸子抬头看了我们一眼,脸上瞬间写满不屑。他的嘴唇抖动了半天才吐出几个字来:就就……你们几个……还想骑它?知知……道它是什么……马吗?

哈,原来还是个结巴!我们心里发笑,嘴上却专捡好听的说。但是他的头却一直摇得如同拨浪鼓。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我们扑上去抢他手里的马缰,硬往马背上爬。他一着急,嘴唇干动弹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正在这时,忽听得“咴咴”一声马嘶,却见那匹老马突然暴跳起来。它身体一抖,脑袋一摆,就把我们这几个小屁孩甩得滚滚爬爬。随即它身子一横,扫帚般的尾巴又抽了过来。

我们落荒而逃。跑出好远还听见瘸子在吼:这这……回知……知道厉害了吧?告……告诉你们,这……是一匹……军功马,它……还有军功章呢!你们还……想骑……它,啊呸!

但是我们却不甘心失败。军功马,军功马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人们把那些立过军功的人都一个个地揪出来斗了,难道我们还会对一匹老马客气吗!

于是我们就开始挖空心思想起歪点子来。

先是起哄。每天瘸子牵着老马一出来,我们立即尾随,在后面学狼嚎鬼叫,又学瘸子走路,学他说话,编顺口溜骂他。几天之后,发现这招根本不灵。因为瘸子每天为老马选好草场之后,就坐下来抽烟。对我们的叫嚣,他根本置若罔闻。老马呢,只管低头吃草,当然更不搭理我们。

接着是攻击。我们每人头上戴一个树杈圈儿,手里拿根树棍,提前在他们的必经之路旁埋伏好,等他们走近了突然冲出,口中高叫“冲啊”“杀啊”,又学机关枪、手榴弹的响声,一口气冲到老马跟前,对着它就是一通乱打。就听见瘸子撕心裂肺一声大叫,冲过来拼死护住老马,转身和我们搏斗。我们的棍子打到他的身上他也不在乎。头两回,老马只是被动地挨打,可是那天,它突然又发起威来。

那天我们的冲锋才开始,没想到老马又是一声嘶鸣,它挣脱缰绳,高昂起头颅,瞪着两只铜铃般的眼睛,挺尾竖鬃,迎着我们就冲了过来。我们先是被吓傻了,接着掉头就跑。老马却不依不饶,继续追赶。它大概看出我是领头的,就紧盯住我追赶。它虽然跑得并不快,但是到底还是把我追上了,一口叼住我的后衣领,就那么让我悬空着,一直把我叼到瘸子跟前扔下。它大口大口地喘着气。一副累坏的模样。

我在地上哭喊、求饶,我听见瘸子在结结巴巴地教训我。直到他们走开我才爬起来。我看到老马这时回头看了我一眼,它的目光很奇特,宛如大人对犯错孩子的警告。

不过老马最后还是被我算计了,我用在电影里学会的一招报复了它。我们在路上挖坑然后放上树权,用土盖好,还脱下鞋来在上面印上脚印,伪装得就像路面一样。那天,瘸子和老马慢慢走过来了,我们藏在树林里远远地看着。就见那匹老马忽然一头栽倒了,接着就传来了瘸子的哭喊声。

我们几个坏小子 正在树林里欢呼雀跃。猛然,我们听见了一种声音响起。那声音是那么高亢,那么悲愤,还带着英雄迟暮的无奈。哦,那是老马的嘶鸣声。它的声音在草原上回荡,一声接一声,穿云裂帛,震撼心灵。我们一时间都被镇住了,世界也一下变得安静起来,仿佛一切都瞬间凝固了一般……

多年以后,我重回故里,赫然发现,当年的军马场早已不复存在。那地方却矗立起了一匹马的雕像。那马,高扬前蹄,鬃毛竖立,一副冲锋陷阵的姿态。我迫不及待上前查看,终于读到了后面的铭文:红云,军功马,勇敢聪慧,极通人性。战争期间为部队运送弹药,能自己卧倒隐蔽,躲避枪弹。后去河中运水,能自己侧卧灌水,送往火线。荣立二等功,部队终生养护,1967年因崴断前腿去世,终年30岁。

啊,老马,你原来真的是一个大英雄啊!可是我……如烟往事在眼前闪过,我简直无地自容。我长跪在老马雕像前,深深忏悔。同时我也在想,如果当年不那么乱,有人给我们讲下军功马的故事,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吧。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展示万马奔腾的气势磅礴的场面,引出下文行动有点迟缓的枣红色老马,在反差之中设置了悬念,让读者对老马产生了好奇之心。
B.“那时我十三四岁,正是人嫌狗不爱的年纪”的介绍,“那两年学校都停课了”的内容穿插,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为军功马的悲剧做了铺垫。
C.“我看到老马这时回头看了我一眼,它的目光很奇特,宛如大人对犯错孩子的警告”,这里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老马的善良和灵性。
D.孩子们对军功马的蔑视,正是受到了大人们把那些立过军功的人都一个个地揪出来斗的影响,文章旨在批判大人们的错误行为。
8.小说以“军功马”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9.小说主要写军功马,但为什么花了很多笔墨写瘸子?请结合全文探究。
2021-04-0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二3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任环字应干,长治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知黄平。沙河、滑县,并有能名,迁苏州同知。倭[注]患起,长吏不娴兵革。环性慷慨,独以身任之。三十二年御贼宝山洋,小校张治战死。环奋前搏贼,相持数日,贼遁去。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已而复至,衰疮出海击之。怒涛作,操舟者失色。环意气弥厉,竞败贼,俘斩百余。复连战阴沙、宝山、南沙,皆捷。擢按察佥事,整饬苏、松二府兵备。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逾年,贼犯苏州。城闭,乡民绕城号。环尽纳之,全活数万计。副将解明道击退贼,论前后功,进环右参政。贼掠常熟,环率知县王铁破其巢,焚舟二十七。未几,贼掠陆泾坝,都督周于德败绩。环偕总兵官俞大猷击败之,焚舟三十余。贼犯吴江,环、大猷击败之莺脰湖,贼奔嘉兴。顷之,三板沙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其别部屯嘉定者,火爇之,尽死。论功,荫一子副千户。母忧夺哀。贼屯新场,环与都司李经等率永顺、保靖兵攻之,中伏,保靖土含彭翅等皆死,环停戴罪。贼平,乞终制,许之。逾二年卒,年四十。给事中徐师曾颂其功。诏赠光禄卿,再一子副千户,建祠苏州,春秋致祭。环在行间,与士卒同寝食,所得赐予悉分给之。军事急,终夜露宿,或数日绝餐。尝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将士皆感激,故所向有功。

(选自《明史•任环传》,有删改)


[注]倭,倭寇,文中指日本海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
B.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
C.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
D.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闰月,农历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
B.母忧,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C.俸,文中指俸禄,是古代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包括实物、钱币等。
D.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劳而取得做官、免罪、免劳役等权利,称为“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环有贤能名,抗击倭寇。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有贤能的名声;倭寇祸患初起,他在宝山洋抗击倭寇,与敌人相持几天后,敌人逃走。
B.任环抗敌得胜拯救民众。他在阴沙等地与敌人的几次战斗都取得胜利;倭寇进犯苏州,他接纳众多百姓进城,保全了数万人的生命。
C.任环打败倭寇,立下战功。任环和俞大猷在莺脰湖、马迹山等地多次打败倭寇;另一支驻扎在嘉兴的明军也用火攻取得了抗倭战斗的胜利。
D.任环爱护士兵,获得殊荣。他常与士兵同吃同住,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士兵;他抗倭战功显赫,死后朝廷在苏州建立祠堂,春秋两季祭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2)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
2021-04-0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二3月联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色

范仲淹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会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注]①野色,野外的景色。②幂幂,形容浓密状。③山公,指山简,西晋名士,曾镇守襄阳,喜酒,常常出外登山游览,尽醉而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醉酒眼花,所见一片朦胧,在诗人眼中,春天的野色迷离恍惚。
B.诗人虽然难以辨清野色,却能感受到掩映笼罩着楼台的野色很浓密。
C.白鸟飞来,斜阳低照,打破了野色的沉寂。颔联以动衬静,描绘野色。
D.野色虽美,但它随着芳草的消歇而减少乃至消失,就像远行的帆船。
15.请简要分析本诗尾联的含意及其蕴含的情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