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97666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新版电视剧忠实于原著,集中体现在它用了大量的原著文字作为人物的对白、独白和旁白,并用字幕将文字打出,既补充了画面表现的不足,更让观众原汁原味地体味原著文字的妙处。它对原著的忠实程度较之1987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在影视作品往往作为经典代读的今天,这种回归小说文本的努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问题是,我们究竟应如何理解忠实于原著?

首先,所谓忠实于原著,应是忠实于原著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形迹,追求表面的形似;更不是对原著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作为视听综合艺术的影视剧,理应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充分发挥特点和长处,否则,便有可能使影视变成小说的图解,成为一种配以影像的广播剧。《红楼梦》新版电视剧忠实于原著的出发点是好的,有些处理手法也相当不错,但总体上缺少对原著富有个性和新意的阐释,以及对时空的重新处理,感觉上只是按照一百二十回本的叙事时间和空间,按部就班地一集一集演下去。相比之下,1989年的《红楼梦》电影版,就完全打破了原著的时空分割方式,把第五回作为电影的开头,以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切入故事,而以暗示贾宝玉出家的悠扬钟声作为电影的归结,虚实相生,大开大合,显示出利用影视技术手段重新架构故事的气魄。

其次,忠实于原著也指对原著所反映的社会有本质的理解,是以更进步的思想意识照亮原著幽暗的一角,而不是把改编者自身的时代特点,生硬地添加到原著中去。新版电视剧中个别有新意的演绎值得我们肯定。比如王熙凤建议宝玉结婚的调包计,对于大家闺秀的薛宝钗来说,极大地伤害了她的自尊心。原著中写她母命难违而感受的委屈只一笔带过,但是新版电视剧用她的眼泪滴落于红锦缎的特写方式,进行充分渲染。这是基于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对当时薛宝钗处境的深深同情,编导的处理相当到位。遗憾的是,这样的成功例子不是很多,更多是改编者的现代意识过度发挥。

曹雪芹笔下的贾府是礼法森严的大家族,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个别人有偶然放纵的时候,但即便骄纵如贾宝玉,按老祖宗的说法,“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还周到”。这种隐然存在的礼数对人的日常行为的制约,在新版电视剧中的许多场合被忽视了。比如,元春让众姐妹入住大观园,贾政有他自己的理解,吩咐说是把宝玉禁管。但新版电视剧加了一段王夫人当面反驳贾政的话:娘娘让宝玉入园读书,老爷如何说这是禁管?这在今天看来是最平常不过的,但在当时是非礼的。类似的非礼之举在新版电视剧中还有很多,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编导为了增加戏剧冲突,让情节显得热闹一点而有意安排的,但这却带来“取闹而无礼”的影响。当今天的演职人员以自身的时代性来演绎一个传统大家族的故事时,时代的民主进步意识给他们带来的却是一种误读时代的幻觉,他们对经典的演绎只能让里面的人物不断犯下时代的错误,结果模糊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差异性认识。

总之,如何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又融入富有新意的阐释,如何在回归小说文本的同时又发挥影视艺术的特点和长处,这是经典改编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不独《红楼梦》而然。我们只要对经典抱着敬畏的态度,在认真阅读和理解原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度阐释和再创作,虽然其间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但总的创作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摘编自詹丹、孙逊《名著改编与经典代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仅用原著文字作为影视人物的对白、独白和旁白,只是形式上忠实于原著。
B.影视剧打破原著时空安排,适当加入有新意的阐释未必妨碍它忠实于原著。
C.经典改编可用更进步的思想观照原著,但不得背离原著所反映的社会本质。
D.只要敬畏经典,认真阅读、理解,适度阐释,就可以做到改编忠实于原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肯定《红楼梦》新版电视剧在忠实于原著方面的努力切入,阐述自己的观点。
B.文章由表及里,从个别到一般,阐述了影视剧在经典改编中如何忠实于原著的问题。
C.文章提出问题后从两方面展开论述,着重论证要对原著所反映的社会有本质的理解。
D.第二段通过比较,论证《红楼梦》新版电视剧因为一味追求形似而违背了原著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经典改编时,影视剧若能充分发挥作为视听综合艺术的特点和长处,就能够避免变成给小说配以影像的广播剧。
B.在对原著的忠实度方面,作者认为《红楼梦》新版电视剧高于1989版电影,1989版电影又高于1987版电视剧。
C.对改编者而言,在本质上理解原著所反映的社会,可使剧中人物少犯时代的错误,利于观众理解历史文化的差异。
D.新版电视剧中,宝玉初会北静王,对方把御赐的念珠转赠给他,宝玉接过后欣喜地放到鼻子处闻,这忠实于原著。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隐居是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归宿,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扁舟意象中既蕴含着他们人生的理想与期冀,也蕴含着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范蠡是古代文人功成身退的典范,但更多人却是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们仕途失意而隐居的一个意象。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诗句,流露出过隐居生活的念头。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了他在现实压抑下,欲放浪江湖,过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常见的扁舟意象中,无论是矢志漂泊,还是追求自由,抑或是失意隐居,无不是中国古代文人心路历程的写照,虽蕴含仕途坎坷失意的无奈与消极,但为后世树立了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光辉典范。

(有删改)

1.关于“扁舟”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诗文中“扁舟”这一最常见的意象寄托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
B.最早的“扁舟”意象,是“隐遁”的象征,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C.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扁舟”不仅是一只小船,它演化为文人在跌宕坎坷命运中绝处逢生的处世观。
D.对潦倒困厄的文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心路历程的写照,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古代羁旅乡愁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成为羁旅之愁的寄托。
B.“扁舟”意象寄托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生活、渴望摆脱精神苦闷的愿望,具有一种宇宙意识和自然精神。
C.常见的“扁舟”意象往往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过隐逸生活的愿望,让人感受到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
D.范蠡和李白、苏轼相比,前者是功成身退的典范,后两者则是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他们笔下的“扁舟”都象征了他们的理想归宿。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但后来它越来越被失意文人所钟爱,成为具有仕途坎坷、羁旅漂泊、摆脱束缚等多种象征意蕴的意象。
B.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最强烈地表现了漂泊思乡的意绪,承载着作者生活的苦难和不幸。
C.“扁舟”意象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隐居”成为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
D.常见的“扁舟”意象流露出了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坎坷失意的倾诉,却树立了无数个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典范。
2021-05-24更新 | 5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美学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在世界历史上,就农耕文明影响的持久性以及对文学、文化和政治制度渗透的广度而言,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出中国之右。上古开始,中华民族即以农立国,人地关系构成了其生产方式的最重要关系。

这种生产方式对中国人时间观念的孕育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对土地生命本性的体认。《释名》云:土,吐也,能吐生万物也。这说明古人理解的土并不是无限沉寂的僵死存在物,而是以其生命的原质待机而发,随时准备活跃。这种活跃使其生殖万物并参与万物运动,由此显现的过程性和历时性,使土地被赋予了时间始点的意义。其次是物候之变对时间意识的诱发。上古中国的文化、政治中心在黄河流域,这里暖温带的气候特征,使植被显现出随时令、季节有序变化的特征。这使人的时间意识不断被自然界的物候变化推动并激发出来。《释名》对的定义:时,期也,物之生死各应节期而止也。自然物的生死成为测量时间的尺度,而四时和四季同是这一尺度的感性表征。最后,是从物候推展出更趋宏阔的天时观念。对于农业生产来讲,土地和植被是基本要素,但它需要一个天地联通的整体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地上植物的枯荣消长、天空候鸟的南北迁徙以及浩瀚天际日月星辰的运转,共同形成了一个大化流行的宇宙,时间则在这个由天地万物表征的生殖、生命、变化等概念的连续运动中得以最终完成。

可以认为,农耕文明对自然生命本质的体认和感性表现的肯定,避免了时间观念被抽象化和机械化,这是时间保持审美品质的关键。除此之外,它还需要秩序的建构以及诗性的表达。从中国美学史看,这种审美化的时间秩序的建构始于中国最早的历法《夏小正》。《夏小正》中所记的时间,在自然现象和人事的互动中显现了文学化的叙事性。它对一年十二个月的记述,几乎和中国早期的农事诗《诗经·七月》没有太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中国历法自《吕氏春秋·十二纪》到《礼记·月令》,自然界的五色、五味、五音等等均被组入自然时序变化的过程中,并与人事活动呼应。这样,时间的流动过程就成了人与世界按照农时的节奏走向如歌四季。时间变得美丽多姿,余韵悠长。

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性相应,如歌四季模式可能是古人时间观念中最具恒定性的模式。但是,任何稳定,共内部都包蕴着变化。从中国美学史来看,可以将时间意识的变化区隔为两个维度:一是在认知层面生成的时间,主要指中国人借助农业经验形成的对月令、四季、年岁的审美把握,二是在心理层面形成的时间,主要是将自然的时序变化作为人情感状况的表征。《诗经·采薇》昔我往矣之语,《黍离》之悲,《离骚》不遇之叹,都是将原本自然性的时间内化成了情感性的时间。此后,从汉乐府、建安七子到盛唐的李杜,虽然文学主题表现出随时代而变的复杂性,但托物寓情、感时兴寄是其主调。桓温所所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刘勰所谓物色尽而情有余,是对这种情、物与时间关系的恰切描述。

概言之,中国传统历法建立在对自然认知的基础上,主体是农民和农业生产,特点是将时间物象化;托物寓情、感时兴寄则将自然认知转化为情感抒发,主体是士人和人生遭际,特点是将时间情象化。

(摘编自刘成纪《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时间、历史和记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农耕文明对中国政治、文化等的影响持久而广泛,中国美学也伴随它的出现而诞生。
B.对土地生命本性和黄河流域物候变化的认识,最重要的价值是诱发了古人关于四时和四季的意识。
C.《夏小正》中记述时间,融自然现象、人事、文学化的叙事于一体,具有审美的特性。
D.从诗经楚辞到盛唐李杜,诗歌的文学主题虽然随时代而变,但其中对时间易逝的感喟却是不变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分析中国人对时间认识和表现的特征为切入点,揭示了农耕文明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广影响。
B.文章从时间物象化、时间情象化两方面展开论述,既区分了二者的不同,又指出了其相互联系。
C.文章引用古籍对“土”“时”的解释以及桓温、刘勰之语,以翔实的引证材料支撑了观点。
D.文章语言精当严谨,“大致”“可以”“几乎”“可能”“主要”等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分寸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从物候推展出更为宏阔的观念,构建出天地联通的整体系统,完成了对时间的认知。
B.从《诗经·七月》和我国最早的历法《夏小正》中,人们都可以获得对我国古时农事的了解。
C.如果时间观念被抽象化和机械化,没有了诗性的表达,那么时间就可能失去审美品质。
D.《礼记·月令》和《诗经·采薇》的内容不同,却体现了古人对表达时间的相同处理模式。
2021-04-12更新 | 14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记》中的法治思想,主要以两种方式体现:一种是司马迁在篇末以论赞的形式直接发表观点和评论;另一种则体现在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与叙述中,正所谓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在作《史记》时,司马迁参考了当时众多的典籍而加以剪裁,在对材料的取舍轻重中无疑蕴含着撰者的主张。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用战争手段统一中国,并强制性地把秦国的法律推行到新征服的地区,造成这些地区人民的激烈反抗。秦始皇死后不久,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空前强大的秦帝国随之轰然倒塌。

秦朝的快速灭亡,使汉初知识阶层深刻反思秦代统治教训,形成了一股非秦的思潮,而秦朝的严刑峻法是广受批评的内容。贾谊的《过秦论》即是非秦思潮的代表作品,贾谊认为秦王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但继位的秦二世如能攻守异术,对政策进行一些调整,秦朝也不至于骤然覆灭。按照贾谊的主张,秦二世应该虚囹圄而免刑,除去收孥污秽之罪,约法省禁,让天下的人能够自新,以成德统治天下,那样就会避免暴乱之奸:司马迁非常推崇贾谊对秦政的分析与批评,将其言论附在《秦始皇本纪》的篇末。也对秦始皇的政策进行批评,认为他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

与对秦始皇的批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司马迁对汉文帝的赞扬,在他的笔下,汉文帝是一位贤明君主,在汉文帝时期,中国的法治有几项重大的变革,废除收孥,是其中之一。收孥,是由秦代开始的一种残酷制度:如果一人犯罪,其父母妻子等家属都要遭受处罚。汉文帝即位第一年就废除了这一制度,认为法律是政治之本,其作用是禁止暴行,引导民众,如果某人犯罪亲属也连坐,则有悖于法律的根本宗旨,应该予以废除,汉文帝相信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即法律正当民众才会诚实,处罚得当民众才会服从。如果官员不能引导民众遵守秩序,又用不正当的法律处罚,这反而会使民众信奉暴力。

汉文帝时期另一项重大法治变革是废除肉刑,而这是由一位女子的上书所引发的。司马迁叙事以言简意赅而著称,被认为是文省理幽,但他在看似普通的这件事上却不惜笔墨,在《孝文本纪》和《扁鹊仓公列传》两处都进行了详细叙述,足以看出他本人对这一举措的赞同。汉文帝时期,齐国的太仓令淳于意犯罪,按法律应该押解到长安受肉刑。他的小女儿缇萦跟随父亲到京城,在皇宫门阙外上书,说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即便想改过自新也不可能了。还说我愿意舍身去做官府的女奴,来赎父亲的罪过,让他能改过自新。缇萦的上书感动了汉文帝,文帝认为对犯罪者不进行教育而只是施加刑法,残毁肉体,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这不是为民父母应有的作法。他随即下令废除肉刑,成为中国古代司法史上的重要事件。

自《史记》问世以来,历朝历代的学者都在不断地研究它,不断地挖掘它的价值。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审视《史记》这部伟大的作品,汲取其中最为光彩、最有价值的内容,尤其是认真总结《史记》中的法治思想,借鉴上述德主刑辅、礼法合治等积极因素,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具有极其深刻和长远的重要意义。

(摘编自岳庆平:《史记中的法治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的法治思想可以通过研读《史记》的论赞以及对传主事迹的叙述直接获悉。
B.西汉时人们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认为秦始皇施行严刑峻法直接导致农民起义。
C.“收孥”是一种连坐的刑罚,违背了法律的根本宗旨,因此,汉文帝即位后将其废除。
D.缇萦认识到肉刑使受罚之人难以悔过自新;积极营救父亲的同时,推动司法改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述《秦始皇本纪》中的法治思想时,先举贾谊《过秦论》为例,以引出司马迁的观点。
B.文章对比了司马迁对秦始皇和汉文帝的法治措施的不同态度,论证了《史记》反对刑罚的思想。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述研究方法,再分析《史记》对两位皇帝的叙述及评价,最后总结观点。
D.文章论述《史记》中的法治思想,提出要从中挖掘其现代意义,显示了作者古为今用的观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所载的历史内容不是纯客观的记录,而是暗含了司马迁主观意志的叙述。
B.以贾谊为代表的汉初“非秦”知识分子反思秦亡教训,普遍否定秦朝的严刑峻法。
C.偶然因素在历史上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缇萦上书,本为救父,而导致肉刑的废除。
D.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离不开《史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04-12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