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辽宁 高二 期中 2022-11-25 34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下列与古诗文及民谚记载对应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A.《周礼》记载“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主要成分为CaCO3),蛎房发生了吸热反应
B.打油诗:“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陈醋里的醋酸是弱电解质
C.民谚:青铜和铁器“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半干半湿条件下最易发生吸氧腐蚀
D.《抱朴子·金丹篇》“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HgS发生分解与化合的可逆反应
2022-11-13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2.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
B.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
C.由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中:
D.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溶液显碱性:
B.用银作电极电解稀盐酸:
C.四氯化钛的浓溶液制备水合二氧化钛:
D.泡沫灭火器原理:
2022-11-13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的稀溶液反应生成的反应热,则的稀溶液反应生成的反应热
B.甲烷的摩尔燃烧焓,则
C.已知:下,和过量的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
D.的摩尔燃烧焓,则反应的
2022-11-13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下列有关反应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H>0若能自发进行,其原因是S>0
B.工业合成氨气H<0高温高压的条件都是为了提高平衡转化率
C.向新制氯水中加适量石灰石不能增大溶液中的c(HClO)
D.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都能使化学反应发生,碰撞越多,反应速率越高
2022-11-13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6. 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a测定氯水的B.用装置b蒸馏海水得到淡水
C.用装置c测定反应热D.用装置d比较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022-11-13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下列关于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附近溶液升高
B.通过电解溶液可以实现镁的再生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保护法
D.电解精炼铜时,粗铜做阴极,精铜作阳极
2022-11-13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比较相对大小

溶液中滴加2溶液,再滴加2溶液

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证明

B

探究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密闭容器中盛,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平衡,压缩体积至原来的一半

气体颜色加深,说明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

C

比较相对大小

向等体积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中分别滴加等量的浓溶液

得到沉淀,则

D

比较的酸性

计测定:①溶液②溶液

:①>②,证明的酸性弱于

A.AB.BC.CD.D
2022-11-13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均相NO—CO的反应历程,该反应经历了I、II、III三个过渡态。下图中显示的是反应路径中每一个阶段内各驻点的能量相对于此阶段内反应物能量的能量之差,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更容易与CO发生反应
B.   
C.整个反应分为三个基元反应阶段,其中第一个反应阶段活化能最大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同时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