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5 题号:14112199
Ⅰ.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已知达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体积分数减小。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图乙判断,在t3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
②a、b、c对应的平衡状态中,C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是状态___________
③各阶段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K1K2K3
K1、K2、K3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用“”“”或“”连接)。
Ⅱ.高温下,CO2与足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实现反应:
(3)向压强为p,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2,650℃时反应达平衡,CO的体积分数为40.0%,则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气体分压(p)=气体总压(p)×体积分数,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Kp),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用含p的代数式表示),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的混合气体,平衡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1)世界水产养殖协会介绍了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净化鱼池中水质的方法,其装置如图所示。请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醇可利用水煤气合成:CO(g)+2H2(g) CH3OH(g) △H<0. 一定条件下,将1molCO和2molH2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当改变温度或压强时,平衡后CH3OH的体积分数 φCH3OH)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状态M,平衡时的CO转化率为10%
B.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是a<b<c<d
C.恒温恒压时,在原平衡体系中再充入适量甲醇,重新平衡后体系中甲醇的体积分数不变
D.当体系中 n(CO)/n(H2)的值不随时间变化时,体系达到平衡
(3)二氧化硫和碘水会发生如下二步反应:
反应活化能
第一步SO2+I2+2H2O4H++SO42—+2I9.2kJ·mol-1
第二步I2+ II323.5kJ·mol-1

一定条件下,1mol SO2分别加入到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碘水中,体系达到平衡后,H+、I3、SO42—的物质的量随n(I2)/n(SO2)的变化曲线如图 (忽略反应前后的体积变化)。

①有人认为X点的I浓度小于Y点,你认为该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当n(I2)/n(SO2)=4时,请在下图画出体系中n (I)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________

③化学兴趣小组拟采用下述方法来测定I2+II3的平衡常数(室温条件下进行,实验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已知:I和I3不溶于CCl4;:一定温度下,碘单质在四氯化碳和水混合液体中,碘单质的浓度比值 即是一个常数(用Kd表示,称为分配系数),室温条件下 Kd=85。实验测得上层溶液中c(I3)=0.049mol/L,下层液体中c(I2)=0.085mol·L-1。结合上述数据,计算室温条件下I2+ II3的平衡常数K=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18-10-02更新 | 419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炭资源至关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的干馏。煤的干馏反应中△S_____0(填“>”“<”或“=”)。
(2)煤的液化。原理是C(s)+H2O(g)CO(g)+H2(g)     △H= akJ/mol;CO(g)+2H2(g)CH3OH(l)   △H=bkJ/mol。则反应C(s)+ H2O(g)+H2(g)CH3OH(l) 的△H=______kJ/mol。
(3)煤的气化。原理是C(s) +2H2(g)CH4(g) △H。在1L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碳,并充入2 mol H2,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①有关图1、图2 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填标号)。
a.氢气的反应速率v(Z) >v(X) >v(Y)
b.T1<1000K
c.平衡常数K(X)=K(Y) >K(Z)
d.工业生产中,当温度为T2 时,压强越高,经济效益越好
②图2 中A 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煤生产水煤气和半水煤气。
①工业上用煤生产作为合成氨原料气的水煤气,要求气体中(CO + H2) 与N2的体积之比为3.1-3.2,发生的反应有C(s)+H2O(g)CO(g) +H2(g).C(s) +1/2O2(g)CO(g)。从能量角度考虑,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如图3是反应CO(g) +H2O(g) H2(g)+ CO2(g)     △H<0 中CO 和CO2 的浓度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曲线,则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写出1种即可)。若t4 时刻通过改变容积的方法将压强增大为原来的2 倍,在图中t4~t5区间内画出CO、CO2浓度变化曲线,并标明物质(假设各物质状态均保持不变)。________
2018-04-28更新 | 229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v1(填>、=、<),且c3_______1.0 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__________
2019-11-14更新 | 2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