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80 题号:15812971
碳中和的含义是减少含碳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合适的技术固碳,最终达到平衡。
(1)下列措施对实现“碳中和”不具有直接贡献的一项是_______。
A.采取节能低碳生活方式
B.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C.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被
D.燃煤锅炉改烧天然气
(2)二氧化碳加氢制备甲醇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问题。
已知:(I)CO2(g)+H2(g)=CO(g)+H2O(g) ΔH1=+42.3kJ/mol
(II)CH3OH(g)=CO(g)+2H2(g) ΔH2
(III)CO2(g)+3H2(g)=CH3OH(g)+H2O(g) ΔH3=-49.4kJ/mol
①ΔH2=_______
②在260°C、5MPa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III),原料气体积组成为V(CO2):V(H2):V(N2)=1:3:l,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则H2的压强为_______MPa,反应(III)的平衡常数:Kp=_______(MPa)-2(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Ni-CeO2催化CO2加H2形成CH4的反应历程如图1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含碳产物中CH4的物质的量百分数(Y)及C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下列对CO2甲烷化反应体系的说法不合理的有_______
A.存在副反应CO2+H2CO+H2O
B.存在反应CO2+4H2CH4+2H2O
C.含碳副产物的产率均高于CH4
D.温度高于360°C后,升高温度,甲烷产率将继续保持不变
②CO2甲烷化的过程中,保持CO2与H2的体积比为1:5,反应气的总流量控制在36mL·min-1,260°C时测得CO2转化率为40%,则H2反应速率为_______mL·min-1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可以保护大气环境。含氮废水氨氮(以存在)和硝态氮(以存在)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需经处理后才能排放。
Ⅰ.空气中污染物NO的处理
(1)已知:             
       
有氧条件下,与NO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相关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2)NO也可以利用电化学手段将其转化为脱除,装置如图所示,电极为多孔惰性材料。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Ⅱ.工业上含氮污水的处理
(3)石墨烯负载纳米铁能迅速有效地还原污水中的,纳米铁还原废水中的可能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纳米铁还原的过程可描述为:纳米Fe失去电子生成在纳米铁表面____________在纳米铁表面____________
(4)一种将氨氮废水(以为主)中的氮元素转变为脱除的机理如下:

①理论上参与Ⅰ、Ⅱ中反应的_________时,氮的脱除效果最好。
②废水溶解氧浓度(DO)对氮的脱除率的影响如右图所示。当1mg/L<DO<2mg/L时,随着DO的增大,氮的脱除率下降,其原因除了随着DO的增大,厌氧氨氧化菌活性降低,还可能是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氮氧化物的任意排放会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可采用多种方法消除。
已知:CH4(g)+4NO2(g)=CO2(g)+2H2O(l)+4NO(g)       ΔH=-654kJ·mol-1
CH4(g)+4NO(g)=CO2(g)+2H2O(l)+2N2(g)     ΔH=-1240kJ·mol-1
H2O(g)=H2O(l)     ΔH=-44kJ·mol-1
(1)CH4还原NO2
①CH4将NO2还原为N2并生成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下列措施中,能提高NO2的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
a使用催化剂       b.充入NO2       c.恒容下,充入Ar惰性气体
d.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e.降低温度        f.及时分离水
(2)CH4还原NO
在2L密闭容器中通入1.00molCH4和2.00molNO,在3MPa,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CO2(g)、H2O(g)、N2(g),反应时间(t)与NO的物质的量[n(NO)]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min0246810
n(NO)/mol2.001.200.800.600.500.50
由表中数据计算,2~4min内v(CH4)=___________mol·L-1·min-1,该温度下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用分压表示,分压=物质的量分数×总压)。
(3)C还原NO
①反应C(s)+2NO(g)=N2(g)+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据此判断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___0(填“>”“<”或“=”)。
②以上反应可分为如下四步反应历程,写出其中第三步的反应:
第一步:2NO=(NO)2
第二步:C+(NO)2=C(O)+N2O
第三步:___________
第四步:2C(O)=CO2+C
(4)除上述方法外,还可用电解法将NO转变为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通入NH3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08-23更新 | 134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GeorgeA.Olah提出了“甲醇经济”的概念,他建议使用甲醇来代替目前广泛使用的化石燃料。工业上用天然气为原料,分为两个阶段制备甲醇:
(i)制备合成气:CH4(g)+H2O(g)CO(g)+3H2(g) △H=+206.0 kJ·mol-1
(ii)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H=-90.67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合成气反应中,平衡混合物中CO的体积分数与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判断T1和T2的大小关系:T1___________T2(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
(2)工业生产中为解决合成气中H2过量而CO不足的问题,原料气中需添加CO2,发生反应 CO2(g)+H2(g)CO(g)+H2O(g) △H=+41.17 kJ·mol-1。为了使合成气配比最佳,理论上原料气中甲烷与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

(3)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0.5 mol CO和1 mol H2,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H。实验测得平衡时H2的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图2中X代表___________(填“温度”或“压强”)。图3中正确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pK(pK=-lgK)与X的关系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AC”或“AB”)。
②若图2中M点对应的容器体积为5 L,则N点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L2·mol-2
(4)为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碳排放,用CO2代替CO作为制备甲醇的碳源正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
①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研究表明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的原料气中加入一氧化碳可以降低CO2与H2反应的活化能。在200~360℃、9 MPa时,合成气初始组成H2、CO、CO2物质的量之比为7:2:1的条件下研究甲醇的合成反应(如图4所示)。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先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后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02-27更新 | 1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