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 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题型:解答题-结构与性质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7 题号:22354749
铁被誉为“工业之母”,铁也是人体必须的痕量元素之一,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结构如图。

(1)血红素中铁微粒()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
(2)血红素中C、N、O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
(3)血红素结构中含有吡咯()单元。吡咯能与盐酸反应,从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吡咯()的沸点高于噻吩()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的中毒是由于与血红蛋白(Hb)发生配位反应,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已知与血红素(Hb)的配位常数如下表:

配位常数K
①写出一种与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的化学式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③实验表明,当,即可造成人的神经损伤。则吸入肺部的的必须低于___________
(5)奥氏体是碳无序地分布在中的间隙固溶体。晶胞结构如图,平均7个晶胞含有1个碳原子,则奥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___(列计算式)。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二氧化碳的捕集、创新利用是世界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
(1)用稀氨水喷雾捕集CO2。常温下,用氨水吸收CO2可得到NH4HCO3溶液。已知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2×105,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4×107K2=4×1011。在NH4HCO3溶液中,c(NH4)___________(填“>”“<”或“=”)c(HCO3);NH4HCO3溶液中物料守恒表达式为________
(2)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低碳烯烃,合成乙烯的反应为2CO2(g)+6H2(g)C2H4(g)+4H2O(g) H。向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g)和n mol H2(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该反应。CO2的转化率与温度、投料比[]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H_______0(填“>”“<“或“=”)。
②图中x1________(填“<”“>”或“=”)x2
③若图中B点的投料比为2,则500℃时的平衡常数KB________
(3)工业上用CO2生产甲醇燃料,进一步可合成二甲醚。已知:298K和101kPa条件下,
反应I:CO2(g)+3H2(g)CH3OH(g)+H2O(l) H=—a kJ·mol1
反应II:2H2(g)+O2(g)2H2O(1) H=-b kJ·mol1
反应III:CH3OH(g)CH3OH(l) H=-c kJ·mol1
①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合成二甲醚的总反应为2CO2(g)+6H2(g)CH3OCH3(g)+3H2O(g) H=-130.8 kJ·mol1。在某压强下,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T1温度下,将6 mol CO2和12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0~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CH3)=______________
2020-02-10更新 | 330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CO2和CH4催化重整制备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H2)是CO2利用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部分反应如下:
反应Ⅰ积碳反应:CH4(g)C(s)+2H2(g)   ΔH1=+74.8kJ/mol       
反应Ⅱ消碳反应:C(s)+CO2(g)2CO(g)   ΔH2=+172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催化重整反应CO2(g)+CH4(g)2CO(g)+2H2(g)   ΔH=_________
(2)催化重整反应中催化剂的活性会因积碳而降低,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
①投料比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有助于减少积碳。
②使用不同催化剂时,反应Ⅰ、Ⅱ活化能如下表所示:

反应

催化剂X 活化能/kJ/mol

33

91

催化剂Y活化能/kJ/mol

43

72

由表中数据判断,使用催化剂___________(填“X”或“Y”)催化重整反应速率较快。
(3)一定条件下,催化重整反应CO2(g)+CH4(g)2CO(g)+2H2(g)中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副反应),则T1___________T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4)恒温下,往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H4、2molCO2进行该催化重整反应。
①2min后测得CO2的转化率为40%,则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CH4)= ___________mol·L-1·min-1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v(CO2)=2v(CO)
D.断裂2mol C-H键的同时断裂1mol H-H键
(5)在恒温、体系总压恒定为P0kPa下,往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H4、2molCO2进行该催化重整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2的转化率为50%。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可以得到平衡常数Kp,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kPa)2(用含P0的代数式表示)。
2024-04-01更新 | 66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采用催化剂存在下臭氧氧化—碱吸收法同时脱除SO2和NO。氧化过程中反应原理及反应热、活化能数据如下:
反应Ⅰ:NO(g)+O3(g) NO2(g)+O2(g)     ΔH1=-200.9 kJ/mol       Ea1=3.2 kJ/mol
反应Ⅱ:SO2(g)+O3(g) SO3(g)+O2(g)     ΔH2=-241.6 kJ/mol       Ea2=56 kJ/mol
已知该体系中臭氧会发生分解反应2O3(g) 3O2(g)。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2 L的反应器充入2.0 mol NO、2.0 mol SO2的模拟烟气和4.0 mol O3,升高温度,体系中NO和SO2的转化率随温度T变化如图所示。

(1)由图像可知,相同温度下NO的转化率远高于SO2,结合题中数据分析其可能原因:________
(2)Q点发生分解反应的臭氧占充入臭氧总量的10%,则此时体系中剩余的O3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反应Ⅱ在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2位)。
2023-06-08更新 | 2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