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 七年级 期中 2023-01-28 15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红(yin)   碌(gū)       古(gèn)       气冲牛(dòu)
B.门(yá)     补(xiào)   (sǒng)     而不舍(qiè)
C.物(shí)   (kǎn)     (zuò)       为人知(xiǎn)
D.可(hán)   (huì)     (zhèng)   目不园(kuī)
2023-01-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心不在焉   妇孺皆知   雄才大略   蜂拥而至
B.通霄达旦   贪赃枉法   无遐顾及   屏气凝神
C.全神贯注   声名显赫   鞠躬尽悴   大庭广众
D.苛捐杂税   低眉顺眼   一如即往   呕心沥血
2023-01-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______,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______,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______,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______!


①淳朴和谦逊       ②美丽和宽广       ③坚韧和刚强       ④纯洁和高尚
A.④③①②B.④①②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作文中的错别字,许多同学都不以为然,认为不会影响作文成绩,不必太较真。
B.羞怯的月儿露出迷人的笑容,慷慨淋漓地用自己的银光抚慰大地山河。
C.小明主动帮助同学学习,还带病参加集体活动,实在可歌可泣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
2023-02-0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对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把“改善”改为“提高”)
B.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前提。(把“前提”改为“关键”)
C.《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受到中小学生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新颖,内涵丰富。(删去“的原因”)
D.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低头族”行列。(删去“随着”或者“使”)
2023-01-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     ;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B.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
C.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
D.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2019-01-30更新 | 2260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哈尔滨卷)语文
选择题 | 适中(0.65)
7. 下面括号中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从阵地上下来,刚进村,有几架敌机袭过来。(句中的“从”“刚”分别是介词、副词)
B.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句中的“因为”是连词,“曾”是副词)
C.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发人深思。)
2023-01-2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8. 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由此得了绰号“骆驼祥子”。
B.“面黄肌瘦,大脑袋,细身子”这是长篇小说《红岩》中“小萝卜头”的形象。《红岩》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区的地下党人英勇斗争的故事。
C.《红岩》中,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主要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白公馆,另一个是渣滓洞。
D.祥子经历了买车的三起三落,与之相伴的是他的命运三部曲“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2023-01-2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               矜:矜持B.射于家圃                  尝:曾经
C.睨之久而不               去:离开D.康肃笑而               遣:打发
10.下列成语中,加点字与“释担而立”中的“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爱不忍B.涣然冰C.手不D.如重负
1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出自《归田录》卷一,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文中“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三个反问句,透露出陈康肃的盛气凌人和傲慢无礼。
C.文中“睨之”“但微颔之”的细节将人物轻蔑自负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D.选文故事虽短,但生动有趣,卖油翁用小绝活、类比法,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做人要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道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023-01-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5.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023-01-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老山界》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6.选文两次写到了“火把”,第一次观察点是____________,第二次观察点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两次写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出红军的喊声笑声,这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B.第⑪段从触觉、视觉、听觉等角度写景,突出了夜晚的寒冷,侧面表现了山的高峻,反衬了夜的寂静。
C.“横着心躺下去”属于心理描写,写出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态度,衬托了红军战士不怕苦的精神。
D.第⑪段写“不可捉摸”的声响,用了四个排比式比喻句,化具体为无形,给人以种种联想和想象。
2023-01-2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邓稼先》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我不能走”

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②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③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④“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

⑤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⑥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⑦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⑧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8.选文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19.“我不能走”是选文中仅有的一处语言描写,这句话里表现出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
20.结尾处引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其用意是什么?
2023-01-2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那年,那灯

①闲时帮母亲收拾旧物,在一口木箱里,看到一个用牛皮纸紧紧包裹着的物件。原来是一盏厚重的煤油灯。恍惚间,眼前似乎摇曳着煤油灯那柔和的光。

②小的时候,家家户户照明用的差不多都是油灯。一节带松脂的树结,一个空墨水瓶装点柴油,这就是最简易的油灯。带玻璃灯罩的煤油灯算是比较高档的,燃烧稳定,灯光明亮。我从小怕黑,天没黑就嚷着点灯,母亲燃起煤油灯,屋内霎时弥漫着一片橘黄的光,朦胧、柔和、温暖。有灯亮,有母亲在,我就觉得踏实。

③那时是我家最艰难的时期,父亲下放到农村,不久身染重病。母亲在镇上的学校教书,白天忙完学校的工作,晚上回家就着煤油灯纳底做鞋,还要教育儿女,照顾父亲。母亲让我每天把灯罩擦得亮亮的,她说灯光亮堂,心里就亮堂,日子才会过得亮堂。艰难的岁月里,是母亲为全家燃起希望的灯。

④灯下,我见得最多的是母亲纳鞋底的样子。她每穿过去一针,手臂扬起,拉紧线索,又钻进去一针,针索来来回回中,“呲啦”的声音富有节奏感。看到母亲熟练自如的样子,有一次我央求她让我试试。我左手拿鞋底,右手捏针,可厚厚的鞋底哪里钻得进针去?母亲教我用顶针帮忙,结果针鼻一歪,针扎进我中指的皮肉里。从此,我再也不敢用顶针。

⑤灯下,母亲不仅给了我物质上的享受,还带给我精神上的滋养。母亲是语文教师,她引导我阅读,指导我写作。母亲靠着微薄的工资养活一家人,百般精打细算,尽可能给我借书买书。多少个夜晚,我做完作业,在那橘黄的灯光下,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对书籍的痴迷,对文字的喜爱,或许那时就随着灯光,一起深深浅浅地印入了年少的心里。

⑥母亲喜欢猜谜语,尤其是字谜,她也培养我的兴趣。记得还是小学二年级时,母亲给我出了一个字谜:“一木口中栽,非杏又非呆,若作困字猜,也没好文才。”我在纸上写写画画,一会就猜出了“束”字,母亲高兴地表扬了我,我自然备受鼓舞。后来,一些难度更大、有一定技巧的谜语,我也能猜出来。有一次,母亲出了这样一个谜语:“炮马士象一盘棋,老帅当中笑嘻嘻。五个小卒当阵卧,为何输了这盘棋?”想了半天,拆字、重组、另解,都猜不出。吃饭也想,睡觉也想,突然眼前一亮:这盘棋没有“车”──欠车? 那就是“软”字啊!

⑦今天,煤油灯早已成了“历史文物”,但一盏煤油灯,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和情感。我轻轻摩挲着这盏煤油灯,用牛皮纸把它重新包好放回原处,就让它在这里静静地躺着吧。岁月深处,灯影摇曳,永恒的灯光带给我温暖和慰藉、希望和梦想,也照亮我前行的方向。

(选自《中国教师报》)

2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⑥段内容。
22.根据语境,赏析第②段加点词“弥漫”的表达效果。
2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4.选文第⑦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25.读了本文之后,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2020-08-31更新 | 504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


请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文题横线上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的词语,使文题完整;②要写出人物的精神品质;③要有自己的感情倾向;④600字左右,书写要工整。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8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易误读常见字
20.65常见易错字
30.65词义辨析  衔接与排序
40.65成语和熟语
5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60.85选用句式
70.65修辞手法  词类(词性)
80.85名著导读
二、文言文阅读
9-120.65欧阳修(1007-1072)  小说类课内阅读
三、诗歌鉴赏
13-140.65岑参(715-770)  诗
四、名句名篇默写
15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
16-170.65小说
18-200.65人物传记
21-250.65散文
六、作文
26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