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宣恩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湖北 七年级 期末 2019-11-12 3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chēng怪               dàn不经       hài人听闻
B.tān塌        kǎi          niān轻怕重     hōng堂大笑
C.抽          chéng戒     神情恍        莽莽zhēn榛
D.sǒng恿       xún职        随声附        cēn差不齐
2019-11-04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宣恩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废墟   狭隘   刨根问底   畏罪潜逃B.帐蓬   炫耀   麻木不仁   神采奕奕
C.余晖   钦差   澄辙明亮   步履蹒跚D.滑稽   缥缈   大相径廷   怅然若失
2019-11-04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宣恩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太阳西沉,西边的天空总会有一大片的落辉,我的小村便        在绿荫深处。
②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        
③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         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
A.掩映       迷糊       生生不息B.掩盖       模糊       源源不断
C.掩盖       迷糊       生生不息D.掩映       模糊       源源不断
2019-11-0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宣恩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粮食安全是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
C.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019-11-0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宣恩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     ;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B.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
C.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
D.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2019-01-30更新 | 2258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哈尔滨卷)语文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树丛和臭椿树苗”中加点的“矮”是形容词。
B.“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中加点的“她”是人称代词。
C.《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宋代文学家。《狼》一文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斗争。
D.夸张而又合理的想象是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一文的一个鲜明特点,作者成功的运用夸张和想象,绘出了一幅自欺欺人的群丑图。
2019-11-0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宣恩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7. 诗文名句默写。
(1)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3)_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时光匆匆,多少豪情壮志被岁月销蚀,孔子就在《论语·子罕》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2019-11-0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宣恩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结合名著《西游记》整体内容及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8.“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扣人心弦的精彩情节,请你简要概括该故事内容。
9.猪八戒是《西游记》中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请你简要概括出其性格特征。
10.阅读下面文字,结合《西游记》整体内容,回答问题。

这大圣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沙僧搀住一个,叫道:“二哥,你也搀住一个。”果然搀住,落下云头,径至草舍门外。

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二人一齐叫苦道:“我们这等苦斗,你还咒我怎的?莫念!莫念!”那长老本心慈善,遂住了口不念,却也不认得真假。


选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故事,“大圣”“行者”最终被____________识破。
2019-11-04更新 | 3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宣恩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母亲的手绘》,回答问题

母亲的手绘

崔中华

①母亲八十岁的时候,身体消瘦得像一棵秋天的树,在风中颤抖,在风中颤抖的除了母亲的身体还有她孤独的内心。

②在她独住的小院里,一会儿看不见你们姊妹几个的身影,她就拿起电话,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她都会在电话里用夸张的语气说她身体的不适,姊妹几个马不停蹄的赶过去,她却气定神闲的吃饭或者看电视,全没有电话里夸张的情形。

③母亲真的孤独了,没有孩子们围在身边,她有一种被抛弃的绝望,那种绝望是一种让人窒息的孤独,每次从母亲身边走开,她的眼里就会流露出那种绝望感,她一刻也不想离开自己的孩子。

④姊妹几个商量轮流陪母亲,因为都有工作,上班时间没法陪她,母校的电话让姊妹几个上班也静不下心来,最小的弟弟给母亲买了两只鹦鹉,喂养鹦鹉让母亲有了短暂的寄托,在鹦鹉婉转的叫声中,母亲安静了一段日子。

⑤但好景不长,母亲的电话又多起来,还有她头上的白发。想找个保姆陪她,但她坚决不要,她说自己能吃能动,但你知道母亲是怕多花钱。

⑥你突然灵机一动:母亲虽然识字不多,但她从小给有钱人家帮工,学会画一些花草虫鱼,你对母亲说现在市场上买画的人很多,你让她用A4纸画画,说画一张可以卖一元钱,并拿出二十元钱给母亲,说是别人预定画的钱。

⑦母亲的目光里闪现出热切的光芒,你的话打动了她,她说我画我画,想不到画画还能卖钱。

⑧再去看母亲的时候,母亲把一叠整整齐齐的画稿递给了你,画稿用报纸工工整整地包着。

⑨你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张张翻看母亲的手绘:一只只形态各异的蝴蝶跃然纸上,笔画虽然还有些拙涩,那是多年不画的原因,但蝴蝶的神态却栩栩如生。

⑩母亲看着你,目光里流露出些许的紧张,你对母亲说画得真好,母亲的神态放松了,你甚至看到了母亲目光中些许的羞涩,你对母亲说继续画,要她画的人太多了。

姊妹几个轮流买母亲的手绘,母亲画画的热情格外高涨。她不仅画蝴蝶,还画孔雀、花草,笔触越来越流畅圆润,构图越来越精巧,色彩越来越绚丽,速度也越来越快。

母亲不再给你们打电话,每次去看母亲时她都伏在一张小桌上,一丝不苟地绘画,目光里流露出的不再是绝望和孤独,手绘让她有了寄托,有了对生活的热望。你知道,用物资和金钱是抵御不了老人内心深处孤独的,亲情和精神寄托才是老人摆脱孤独的最好方式。

把母亲的手绘送给了报社、电视台和教育上的一些朋友,她们对母亲的手绘都赞不绝口,去看母亲的时候也要向母亲要几幅,母亲的手绘供不应求,母亲不再孤独,她沉浸在她手绘的世界里,沉浸在儿女们给她营造的浓浓亲情中。

母亲的几张手绘在你案头,累的时候看一看,内心会变得充实和安然。

11.根据划分的文章层次,概括出各层大意。
第一层:第①至③段,写独居的母亲非常孤独。
第二层:第④至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第⑥至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⑥段中写儿子“并拿出二十元钱给母亲,说是别人预定画的钱”,儿子这样做、这样说有何深意?
13.“再去看母亲的时候,母亲把一叠整整齐齐的画稿递给了你,画稿用报纸工工整整地包着”中加点的两个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14.“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结合本文写作意图,说说你对如何尽孝的认识。
2019-11-0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宣恩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草木智慧》,回答问题

草木智慧

顾晓蕊

①下了大巴车,沿着一条清幽的小路向前走,两边芳草萋萋。空气中飘荡着草叶的青涩和花朵的馨香气息。我在一片白桦林处停下,几乎是奔跑着冲进树林中。

②进入白桦林中,我被一双双幽潭般的眼睛吸引,深深地迷醉了。

③那些黑色的弯形节疤,如好看的丹凤眼,眼角微上挑,嵌在光洁直挺的躯干上。或深邃忧伤,或温柔沉静,或坚忍笃定……

④林中的白桦树有几十或上百年树龄,却依然身形如少女,有着不老的容颜。

⑤桦树皮晒干后是中药材,祛除百病,连它忧伤的眼泪,也被称为“森林饮料”。它深情的眼睛,望向更远的远方,与世人的目光接壤,悲伤的泪,化作一汪柔情。

⑥一树攒动的绿,是一树无声的歌啊!白桦树的宽厚与博大,使它将伤痛深掩于时光背后,以一种优雅的生命姿态,越过寂寞、苦寒与萧瑟,成为不老的神话。

⑦如果说白桦树无私的爱,濯洗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到凄美中那充满希望的等待,那么见到豪迈粗犷的“大漠硬汉”胡杨树的刹那,带给我的是另一种震撼和惊叹。

⑧在克拉玛依的乌尔禾区,一片荒凉的戈壁滩上,我第一次见到胡杨林。远看一棵棵胡杨树,虬结盘曲,苍劲古朴,伫立于天地间。它们变幻成各种形态,如龙、如马、如虎、如狼……像活物般朝你奔涌过来,奔涌过来。

⑨我轻轻地走近,用目光摩挲着刻满岁月苍桑的树干,细细地,一寸寸地看着,越看越心惊。你看,这一株胡杨原已干枯,树皮干瘪、粗糙,树的一侧却长出新枝,挂满鲜绿的叶子。那株雕像一般的胡杨,拦腰而断,树枝被剥离一光,露出白骨般的树干。它却死而不倒,挺起一身硬骨,留住最后的尊严。

⑩再往里走,有几株枝叶青郁的胡杨。细看一棵树上竟有三种叶子,有的狭长如柳,有的圆润如杨,有的清逸如枫,分别意味着少年、中年和老年。刚才还眉眼纤细的少年,斜倚春风笑,一转身,便是隔世相望,尘霜扑满面。我一次次地抚摸着它们,有一种力量蔓延而来,传遍我的全身,不由感叹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坚韧,以及永不放弃的爱。

在戈壁与沙漠中行走,我的目光还不时被一些低矮的植物牵动,它们是随处可见的红柳。

红柳的根须蜿蜒于地下,最深可达二三十米,能防风固沙,是沙地中的“铁娘子”,它的枝叶还可入药。红柳的坚毅与淡然,让我想起那么一群人。在寂寥的旷野中,总会遇见许多白色的“大风车”,不知倦怠地旋转着,它的背后是无私坚守的电力人,他们也是扮靓戈壁的“红柳”。

我发现与这里的草木对视,需要一些勇气,每次遥望凝思,都是一次对心灵的叩问。草木是有思想、有大智慧的,在黄沙漫卷的荒野大漠,它们懂得顺应自然,随遇而安,并竭力将根扎深扎牢,尽现生命极致之美。由此而想,在草木面前,人显得那么庸常渺小,理应谦卑些,再谦卑些。

15.文章主要写到了哪几种草木?从全文看,草木具有怎样的智慧?
16.从内容及结构两个角度说说画线的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
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那些黑色的弯形节疤,如好看的丹凤眼,眼角微上挑,嵌在光洁直挺的躯干上。
18.第段运用了联想手法,由物及人,请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体现及表达作用?
2019-11-0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宣恩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9.诗歌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20.全诗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怎样的感情?
21.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2019-11-0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宣恩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非宁静无以   
(2)非学无以广   
(3)年与时
(4)悲守穷
2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4.用“/”给下面两个句子划分节奏,每个句子限画一处。
                                             
25.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26.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请用自己的话归纳。
2019-11-04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宣恩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27. 学校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开展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1)为促进主题活动的开展,学校计划组织“书香满校园”读书月活动,请你为此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0字以内。
(2)下面是某地近年来初中生名著阅读率的统计表,请概括表格反映的主要信息。(概括语句中不出现具体数字)
年份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
初中生名著阅读率45.6%56.7%63.9%74.8%

(3)班级要策划一个读书活动方案,请你补充两项活动内容。
活动主题:阅读名著,陶冶情操
活动目的:通过名著阅读,培养文学素养,提高文化品味。
活动方式:①请本地作家到班上举办名著阅读专题讲座

2019-11-0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宣恩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8. 题目一:

歌手蔡琴说:“我是一个善于捕捉幸福的人。比如,阳光落到桌子上,温暖安静,那一刻好幸福。我喜欢养花,花开放了,我也感到幸福”。是啊,只要用心去捕捉,你会发现,幸福一直都在。


请以“捕捉幸福”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按照要求写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2021-03-18更新 | 409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双语中学等六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29. 以下面的内容为文章的开头续写作文。

窗外,雪花纷纷扬扬的下,校园里一片白茫茫的。上课铃声已经响过了,班主任已经走进教室了,可是丁小溪的座位上还是空着的……


要求:①根据续写的内容自拟题目。②若选写本题,上面一段文字应抄写在第一段。③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字数在600字以上。
2019-11-0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宣恩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易误读常见字
20.65字形  常见易错字
30.65近义词  词义辨析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50.85选用句式
60.65文学常识综合  现代汉语实词
二、名句名篇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  诗  中国诗歌句子默写
三、名著阅读
8-100.65吴承恩(1507-1582)  《西游记》
四、现代文阅读
11-140.65散文
15-180.65散文
五、诗歌鉴赏
19-210.65李白(701-762)  诗
六、文言文阅读
22-260.65诸葛亮(181-234)  议论说理类课内阅读
七、综合性学习
270.65准确、鲜明、生动  宣传标语
八、作文
280.4全命题作文
290.65情境作文(联想与想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