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京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如果要研究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来自(     
A.文献记载B.历史图像C.建筑遗迹D.远古化石
2024-03-2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中国历史记载最为完整,历史遗存最为丰富。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技术变革篇】

材料一:


   

        中国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材料二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三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   大禹治水是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而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他常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1)从材料一看,我国早期人类遗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的房屋结构是不同的,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农耕居民,其中图一、图二的房屋结构名称分别是什么?分别代表了我国哪一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建筑风格会不同。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4)材料四中的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给我们在对待自然方面有怎样的启示?
2023-10-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考古发现是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跟寻考古足迹,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文物

关于北京人的
考古发现清单
6个头盖骨化石,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10万件石器,大量的动物化石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相关结论

——整理自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相关结论。

材料二     殷墟出土的文物

①“甲骨卜辞”,刻辞内容主要包括祭祀、祈雨等贵族的占卜记录。
②车马坑,葬1车、2马、1人,呈现了车辆的大体结构及部分构件的尺寸。
③“后母戊鼎”,重832.84千克,高1.33米,四面及转角饰兽面纹,雷纹作底。

(2)材料二的考古成果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历史?仿照示例说明考古成果①③在当时期的发展状况。
示例:②反映了当时畜力车技术,说明这一时期交通工具的发展。

材料三   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文物

A.《石空寺堡至库车程途》
它是详细记载从宁夏中宁县“石空寺堡”至新疆“库车”丝绸之路驿程内105个驿站及相关情况的文献资料。该书籍弥补了居延汉简等资料对丝绸之路记载的不足。
B.汉代蜀锦护臂
护臂上面绣有汉代的典型图案:云气纹、鸟兽、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还有绣有清晰可见的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是迄今为止新疆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中国”工字。
C.萨珊王朝银币
萨珊波斯是伊朗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政权。从4世纪起,萨珊银币就已在中国各地出现,新疆、青海、内蒙古、陕西、河南、山西、河北、湖北及广东等地都有发现。

(3)把上述三则史料按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写字母即可),并写出你从材料中获取到的历史信息。
2024-01-3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依据是(     
A.史料记载B.化石C.远古传说D.影像资料
2024-01-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5 . 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追溯古老的中华文明”为主题,开展了读史学史活动。下面是其中一个小组列出的学习任务,请你一起来完成。

任务一   【考古遗址一追溯文明起源】

                         


图一   北京人复原头像及其使用的石器                                   图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和房屋复原图
(1)根据图一信息,描述北京人的相貌特征及其生活的时代。
(2)根据图二、简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任务二   【传说记载一探寻华夏之祖】


(3)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图三的黄帝陵拜祭,请你陈述出现这一现象的理由。从图四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

图三 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

任务三   【实物史料一   挖掘历史价值】


(4)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根据图五、图六提供的信息,概述它们共同的历史价值。

               图五       利簋及铭文                                                                    图六     刻有文字的甲骨
(5)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说明其入选的理由。
2024-01-0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双减效果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记载:“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里发现生存在约四、五十万年前的猿人头骨、牙齿……化石。他们已经知道选取砾石或石英,打击成为有棱角的石片……用木柴燃火,烧烤食物。”他记载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2023-12-2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禹州市钧台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A.考古发现B.文献记载C.神话传说D.口述材料
8 .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中国历史记载最为完整,历史遗存最为丰富。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材料一   



(1)从材料一看,我国早期人类遗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2)材料二中的房屋结构是不同的,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农耕居民,其中图一、图二的房屋结构名称分别是什么?分别代表了我国哪一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建筑风格会不同。

材料三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材料四   《史记十二本纪》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


(4)材料四反映的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2023-10-3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育英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如果我们要研究元谋人、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最真实的史料来源是(     
A.神话传说B.甲骨文记载C.考古发掘D.原始人日记
2024-01-3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学习历史的途径多种多样。王老师以体会历史学习的途径为出发点,设计了如下活动提纲,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实物资料——学会推断历史】

(1)根据图一示例完成其他历史推论

示例:图一考古推断出:夏朝时期已经有了青铜器。
图二考古推断出:                                                                                                                                                                                                                                                        
图三考古推断出:                                                                                                                                                                                                                                                      
图四考古推断出:                                                     

任务二 【阅读材料——学会概括历史】

(2)阅读下列四则材料,你能概括出秦朝实施了哪些暴政?
A: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和医药、种植等书;还将提出非议的400多名儒生、方士活埋。
B:秦朝律法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
C:《汉书》记载:“秦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D:贾谊《过秦论》中写道:秦朝各种刑罚无所不用其极,以致“刑戮相望于道”。

任务三 【游览古迹——学会描述历史】

(3)下图所示为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根据以下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导游词,简要说明其具有的历史价值。
2023-11-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