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争霸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戎狄多居山间,车战难以施展,步兵作战灵活敏捷,故戎狄擅长于步战。晋国吸取戎狄军事文化优势,逐步变车战为步战。”上述史料表明春秋时期的战争客观上促进了(     
A.政治变革B.国家统一C.民族交融D.思想解放
2 .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他辅佐齐桓公,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使得齐国国富兵强。

材料二   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做霸主,相互征战。《史记》记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战国时期,经过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后,逐渐形成了七个实力强大的国家。各国统治者竞相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材料三   改革规定:宗室、贵戚凡没有军功的,不得列入宗室的属籍,不得享受贵族特权;斩敌军官一人,赏爵一级,田一顷,宅地九亩。合并乡村城镇为县,全国统一划分为41县,县设令和丞,由国君任免,代替了以往的分封采邑制。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改革使得齐桓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春秋时期的典型时代特征是什么?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竞相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概括材料三的改革内容。(不得照抄原文)。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给我们哪些启示?
2022-11-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地图能一定程度反映人类历史的演进。如图历史地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出这一时期(     
A.社会制度不断完善B.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C.民族融合不断加强D.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4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动荡与变革之中。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常用的铁质农具有犁、锄、铲、镰、凿、锤等。常用的铁制手工业工具有斧、削、锯、锥、凿、锤等。铁制农具的应用,使在农业上比较广泛地使用牲畜成为必要。春秋时期用牛耕田,已经是人们习见的事。

——白至德编著《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


(1)根据材料一,简述铁器和牛耕的应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材料二   公元前580年,晋大夫邵(xi)至公然与周王室争郾(hóu)田,双方各不相让,竟然到晋侯那里打官司。……这说明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已经丧失,土地王有的概念已不起作用。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2)材料二中,晋国大夫与周王室争田事件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实?

材料三   七国本身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国家。……七国疆域内的各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趋向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交往十分密切,大多逐渐与华夏族融合起来。

——张岂之《中国历史》


(3)材料三中,战国时期的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在春秋时期,有的大国曾吞并了30多个小国,有的大国甚至吞并了四五十个小国。相传西周时期有1800国,到春秋时期兼并为100多个,在政局上起作用的有十几个。到战国时期,只有7个大国十几个小国。

——白至德编著《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


(4)材料四反映出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归纳这种趋势出现的因素。
2022-11-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以下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春秋时期,周王室所直接管辖的土地变小B.春秋初年,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
C.春秋末期,吴国和越国北上进行争霸战争D.春秋时期,各国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
2022-11-1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周来说,正是它所分封的诸侯国最终取代了天子的荣耀,周的地位甚至连一个小国都不如。失去约束的诸侯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了争霸的历程,一位当时出生在山东的文人记录了这一切,他把这本记录历史的书叫作《春秋》。

——CCTV纪录片《春秋争霸》

材料二   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历时近300年,100多个诸侯国家竞相争霸,战争不断。从表面上看,诸侯国的强弱变迁,乃至霸主的兴替,全部取决于战争,但实际上,战争只是一层表象而已。

——CCTV纪录片《春秋争霸》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它所分封的诸侯国最终取代了天子的荣耀”?“一位当时出生在山东的文人”是谁?
(2)材料二中提到了“霸主的兴替”,请你列出春秋时期出现的两位霸主。
(3)试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评价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鏖战犹酣——兼并战争谋华夏一统】

材料一


图1春秋争霸形势图     图2战国七雄形势图


(1)春秋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其中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位于图1的处(填序号)。在各国的变法中,影响最大,成效最大的变法位于图2中的处(填序号)。从图1到图2反映出的变化有哪些?
【革故鼎新——变法图强促社会进步】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2)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涉及哪些措施?
【凿山分水——作堰淘滩为百姓造福】

材料三     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石犀》


(3)材料三中的“李太守”指的是谁?从“商君”“李太守”身上你学到了怎样的精神?
(4)结合时代特点,为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8 . 某班学生在历史课前收集了“夏商周的更替”“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等方面的佐证史料,他们这节历史课要探究的主题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C.远古传说D.原始农耕生活
9 . 阅读下列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

(1)图一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反映了分封制的崩溃,奴隶制逐步瓦解。(     
(2)图二时期诸侯兼并战争,从本质上看是新兴地主阶级上台后,为打大地盘,掠夺人口和社会财富的战争。(     
(3)从图三看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至陇西,北至长城带,南到象郡。(     
(4)在图一时期称霸,又在图时期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诸侯国有齐国和晋国。(     
(5)从图一到图二再到图三局面的形成,反映了走向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2-09-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榆树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并识图,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1)材料一显示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2)怎样理解“民到于今受其赐”这句话?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3)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A.秦、楚、齐、燕B.齐、楚、秦、燕
C.燕、齐、秦、楚D.燕、齐、楚、秦
(4)下列成语出自春秋时期的是(     
A.退避三舍B.纸上谈兵C.完璧归赵D.朝秦暮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