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怀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易中天《先秦诸子》

材料二   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大教育家,他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材料三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利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跨世纪大辩论”是指什么?阐述这场大辩论的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及“自由讲学”的途径。我们还可以借鉴他的哪些教育智慧?
(3)据材料三,分析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和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汉武帝的这一举措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2023-12-2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________”自称;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学派,各陈其说,史称“________
2023-12-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着“礼崩乐坏”所代表的旧的政治秩序的崩溃,以及私学和士人兴起的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和阴阳家先后出现,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主张在互相批评中不断地融合,创造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任意一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列出一位代表人物及其一项主张即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阐述你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2023-12-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战国时期,伴随着政治、经济方面激烈而深刻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种思潮、学派的交锋与激荡,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

所谓百家争鸣,指的是两种社会现象:一种是各个学派独立地阐述自己的学说思想,学派之间相互问难,进行辩论。另一种是游说诸侯。战国的诸子百家主张学以致用,为了救世,必须以其所学去游说诸侯,推出自己的政策主张、治国方略,不可避免与诸侯及其官员发生争鸣,因而各学派的巨子几乎都是伶牙俐齿、口若悬河的雄辩家,像韩非那样口吃,只是个特例……当时文人学士游说之风很是盛,一个很平凡的士,通过游说,一经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执政大臣。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战国时期出现各种思潮、学派的激烈交锋,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
(2)百家争鸣指各学派之间相互问难,进行辩论及游说诸侯的社会现象。(     )
(3)道家代表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
(4)百家争鸣时期各学派的巨子全部都是口若悬河的雄辩家。(     )
(5)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反映。(     )
2023-12-1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时做了如下学习笔记,这些笔记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阶段特征是(       
1、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2、各国变法
3、铁器、牛耕的使用
4、百家争鸣
A.早期国家的产生B.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D.民族关系的发展
2023-09-20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主要原因是(     
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023-09-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战国时期,旧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学术思想领域活跃,形成了“__________”局面;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________”。
8 . 战国时期,促进了思想文化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高峰的是(     
A.独尊儒术B.统一文字C.百家争鸣D.礼乐制度
9 . 小明同学所在的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采用了编制年代尺和收集史料的方法。

【编制史尺】

材料一



(1)请写出A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统一的王朝名称?都城在哪里?这个王朝的灭亡带给我们什么教训?

【回忆史实】

材料二

目录

卷一五帝本纪第一

卷二夏本纪第二

……

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

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

老子韩非列传

……老了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遵去。……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2)材料二判为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写出该部史书的名称。说明老子的思想主张。他创立了哪个学派?韩非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3)材料中的局面历史上被称为什么?你赞同春秋战国期间那个学派的观点?
(4)除了上述材料外,你还有哪些好的学习历史的方法
10 . 社会的大动荡必然引起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大变化。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大变化”体现在(       
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道教的兴起C.“焚书坑儒”政策的实施D.太学的创办
2023-07-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