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5 道试题
1 . 不同时期的文化政策营造了不同的文化环境,对历史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国在兼并形势下,竞相颁布优惠的人才政策,对不同的学说采取宽松政策。此时,统一的意识形态尚未木形成,从而为不同流派的思想得以传播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于凯《战国史》

材料二   秦简出土情况简表(部分)

秦简名称

秦简时限范围

其中记载的重要资料

云梦睡虎地秦简

战国末期至秦代

《秦律十八种》《法律答问》《为史之道》

青川郝家坪秦简

战国晚期至秦代

两件木牍,其一为秦王颁布的《更修田律》

——梁俊《秦朝帝王与秦朝文学研究》

材料三   西汉研习儒学的儒生数量统计表

统治时期

人数

汉武帝

50人

汉昭帝

100人

汉宣帝

200人

汉元帝

1000人

汉成帝

3000人

——根据(东汉)班固《汉书·儒林列传》整理

(1)材料一所说的“不同流派”有哪些?据材料一概括“不同流派思想得以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秦的统治受哪一学派影响。
(3)材料三儒生数量的变化与哪项政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的影响。
2024-02-2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金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争鸣、互相吸收。郭沫若深刻地指出,春秋战国时代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

——摘编自王立《百家争鸣与大一统》

(1)根据材料,简述各家学派之间的关系。
(2)郭沫若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4-02-1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3 . 在当今中国人的主流思想文化观念中,既有儒家的“济世”和“中庸”,道家的“变通”和“隐忍”,还有法家的“法治”和“一统”。由此可见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基础的是(     
A.问鼎中原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尊王攘夷
4 . 寻迹文化源,共享文明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之根】

【思想之源】

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大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

【科技之光】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艺术之美】

(1)下图中的文字使用了哪些造字方法?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秦朝对汉字的发展有何贡献?
(2)图片人物依次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被后世称为什么?“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其思想主张有何政治目的?
(3)写出图片人物的代表著作。材料中这段文字出自谁的著作?该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什么精神?
(4)写出图1青铜器的名称,你认为它有可能采用的铸造方法是什么?图2作品的作者是谁?他独创了什么书体?
2024-02-1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庆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拨开历史的层层帷幕,拂去岁月的重重尘埃,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多元一体】

材料一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言,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摘编自央广网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原因。

【文字起源】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文字叫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诸子百家】

材料三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华局面。

——改编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3)材料三中“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这种局面的出现对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技术创新】

材料四



(4)材料四的技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发生在哪个朝代?对此项技术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

材料五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5)根据材料六,谈谈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024-02-1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笔记中有“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变法、改革”“百家争鸣”由此可以推断他正在研究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
C.社会大变革D.统一国家的建立
2024-02-1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三新联盟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中国历史》

材料二   A.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B.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C.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D.兼相爱,交相利

材料三   孔子和韩非的邮票图:


                           孔子                                                                                                                      韩非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阅读材料二的名言,填写序号至下列对应的学派。(只填序号)
学派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名言




(3)孔子政治上推行“为政以德”,应以“礼”为规范,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据此各举一例他们的治国主张。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2024-02-1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威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8 . 春秋战国是一个变革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铁制农具                         ②打制石器                    ③骨耜

材料二:


                    图1春秋争霸形势图                                                                                                 图2 战国形势图

材料三: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人民生活灾难深重,中原各地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加强,为秦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

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闻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节选


(1)将上述中国古代先民使用的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从中,你能提炼出怎样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形势图,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形势的变化。
(3)材料三所述当时思想界呈现什么状况?结合材料根据所学概述其时代特征。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024-02-1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忠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家争鸣所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同时这个时代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也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归纳百家争鸣的背景。结合所学回答百家争鸣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两汉时期文化艺术的成就是辉煌而巨大的。其中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以叙事的特色反映了人民的喜、怒、哀、乐。另外这一时期的舞蹈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使这一时期的舞蹈文化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由于疆域的扩大,国家的富强,道路畅通,中、外各族乐舞文化的交流、交融,使两汉乐舞文化迅速发展和提高。

——摘自百度文库《汉文化》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代文化艺术的特点。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交融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新的整合。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往的意义。
(4)综上所述,分析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4-02-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黄巾起义             ②百家争鸣
③祖冲之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       ④盘庚迁殷
A.④②①③B.②①③④C.④①③②D.②①④③
2024-02-1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