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3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汉代重在‘尊’,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这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     
A.以法治国,巩固统治B.顺应自然,保障民生
C.统一思想,加强皇权D.选贤任能,反对攻伐
昨日更新 | 53次组卷 | 4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历史上,中国实现真正的统一是从秦朝开始的。秦朝开创了后世沿用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约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一个统一的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材料二

(1)秦国于哪一年由谁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统一伟业?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哪两项措施?秦王朝还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2024-05-0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制度的创新与改革推动历史的发展进程。

材料一   从部落联盟时代到夏王朝的制度演变

材料二   西周的制度创新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三   战国时期的改革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①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②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④商鞅还在秦国范围内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确立了新的政治秩序,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材料四   某朝的制度创新

某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请结合材料一,将①②处的“制度”名称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说明西周进行创新的新制度是什么?
(3)材料三中①—④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面横线上,使秦国确立了新的政治秩序的是,使秦国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的是。
(4)材料四是某朝代的制度创新,除制度创新外,为巩固统一,该朝代还有哪些创新措施(至少两条)。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和创新的认识。
2024-04-11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张老汉是秦朝的农民,他听说儿子在长城的西端服劳役,他儿子劳动的地方应是(       
A.山海关B.辽东C.临洮D.嘉峪关
2024-03-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统一六国后,为了让全国各地的人民知道秦国的法令与治国政策,最有效的办法是(       
A.统一货币B.统一度量衡
C.统一文字D.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2024-03-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追求大一统是中华民族的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建构大一统社会是诸子追求的学术主题之一。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   开创大一统王朝的治理实践。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摘自崔瑞德、鲁唯一《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三   大一统实现了思想统一。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一中“乱象时代的原因并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目的。
(2)据材料二,说明秦朝的“成就”(建立起怎样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为巩固这一成就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3)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措施产生的影响。
2024-03-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秦统一后推行的什么措施?
(2)材料二漫画反映的是秦实现统一、创新制度的重要举措。列举两项秦统一全国后为国家长治久安而采取的政治制度创新措施。
(3)综上所述,这些措施的推行有何作用?
2024-03-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三

朝代统治政策治世局面
西汉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文景之治
东汉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光武中兴”


(1)材料一中李白诗句歌颂了秦始皇的哪一丰功伟绩?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秦始皇采取什么措施?
(2)依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政策?汉武帝为了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3)请比较材料三表格中的统治政策,找出“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4)综上所述,秦汉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024-03-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末李贽在《藏书》中说:“是圣是魔,未可轻易议。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以“秦始皇的功与过”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评价历史人物。


请依据上面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150—20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2024-03-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材料二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经历了由夏、商外服制即邦联式统一走向周代分封制即联邦式统一,再走向秦汉中央集权制统一这样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疆域也总是随着中华民族不断壮大而滚雪球式地向四方扩展,历史上后一个王朝的疆域一般而言总比前一王朝要大一些。

——董恩林《问学求通——董思林自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汉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2024-03-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