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如下图历史地图能反映出(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2020-07-27更新 | 1469次组卷 | 54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历史人物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甚至是历史的创造者。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在《战国载记》中认为:“秦始皇宁为中国之雄,求诸世界,见亦罕矣。其武功混耀众所共知不必论,其政治所设施,多有皋牢(注:笼络)百代之概。”并认为汉代所撰成的史籍多叙述秦始皇的淫侈和暴虐,读史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不应被前人有所偏执的记载所左右,需要以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价。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韦慕庭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在他生前确实没有成功,他未能看到祖国的独立和富强,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可以说是个失败者。但是,他对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的巨大影响,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斗争;在他身后,中国革命成功了,中华民族继承孙中山的遗志,终于取得全世界瞩目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又不能说是一个失败者。”

材料三   200多年前,一个人用超凡的洞察力,免疫于最高权力的诱惑,出演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退场,奠定了一种体制的传统。是因为这样一个决定,而不是当了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无法超越的巨人。

事实上,早在北美独立战争打响前半个世纪,生活在北美大陆的人民已经习惯了选举与投票。当共和民主概念深入人心50年之后,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会拒绝那顶看上去很美的王冠。

——摘编自埃利斯《华盛顿传》和《华盛顿真是“因美德而拒绝王冠”?》

材料四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居第二。


(1)你认可材料一、二中梁启超和韦慕庭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吗?请用相关史实进行解释。
(2)秦始皇和孙中山各自创造了怎样的历史?这两位人物有何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华盛顿的事迹。华盛顿“拒绝王冠”,出演“最伟大的退场”说明了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相关史实,阐述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的理由。
2020-07-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五中2020年7月中考历史冲刺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A.周武王B.齐桓公C.秦始皇D.唐太宗
2020-07-05更新 | 1371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0年贵州黔西南中考历史试题
4 .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对每一阶段的学习都要掌握阶段特征。将每个时期的每一件大事都放到这些宏观特征下来理解,有助于正确理解历史。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0-06-2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西省中考仿真试卷历史试题
5 . 秦王嬴政用了十年时间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纷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他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
【开创统一显雄才】

材料一


材料二 秦王嬴政任用许多有才能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的一个布衣,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秦王因为未采纳王翦的建议伐楚失败,就亲自到王翦家当面检讨。


(1)结合战国时期的形势和材料一、二,你知道秦王为什么能“威征六国,一统天下”吗?(写出两点即可)
【巩固统一成霸业】

材料三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三中“第一次”大革命主要是指哪种制度?创立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帝王远去尽评说】
(3)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中与评价相对应的秦始皇的活动史实并依据下表,说说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史实评价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产生重要影响
③修筑长城有利于北方的稳定,也给人们增加了沉重的徭役负担

【客观评价篇】

材料四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4)材料四体现了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启示是什么?
2020-05-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某书信朗读节目第一期朗读的是中国有史可查的第一封家书:公元前223年农历二月,秦军将士“黑夫”和“惊”兄弟二人给大哥“衷”写了一封信:“战事不知要持续多久”。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推断出(   )
A.该信是书写在纸张上的B.信中“战事”是为了统一全国
C.此家书写于公元前3世纪前期D.该信是采用楷书所写
7 .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联欢会上演唱的历史版《菊花台》节选,请帮他将歌词空白处填写完整。

A.秦、西汉、隋、元B.秦、三国、隋、宋
C.秦、三国、隋、元D.秦、汉、宋、元
2020-05-01更新 | 31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年山西省中考考前公益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和西晋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的局面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短暂而亡   ④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0-04-23更新 | 783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平定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国家形势图就是最好的证明。根据下面两幅形势图的相关信息,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春秋时期出现“三家分晋”
②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
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制国家
④秦国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读图学史——时空观念】
(1)对比秦朝与西汉形势图,归纳异同点。

图一 秦朝形势图                                                                                                       图二西汉形势图
活动二【提取信息——史料实证】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概括出民族交融有哪些方式?材料中的孝文帝是如何使鲜卑族实现“整体的汉化”的?
活动三【编写简史——历史解释】
(3)请你根据下列人物的思维导图,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活动四【提升认识——家国情怀】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何认识?
2020-02-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