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  )
A.东周开始B.西汉建立C.秦朝灭亡D.秦灭六国
2020-12-3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学习历史要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由分裂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造就了老子、孔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到战国时期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归来。

——李白《古风》


(1)根据材料一中的孔子创立了什么学派?举出两个其在教育上至今仍有借鉴的理念?
(2)材料二中“商君治秦,法令至行”体现了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主张?试写出这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3)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与材料三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
3 . 中国历史上在长期的民族交融和政治管理中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共同体。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篇》


(2)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家”是指什么?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首领传位方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3)观察图一、图二,请你判断它们分别是哪一朝代的版图,并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2020-11-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李白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称赞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
(2)阅读材料一,李白在诗中刻画了秦始皇怎样的形象?请你根据诗意用两个以上的成语来形容。
(3)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秦朝采取的哪两项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什么积极意义?

材料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古代中国的统一大业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4)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政治上确立了什么制度?
(5)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秦始皇在经济、军事和交通方面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
2020-10-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秦于________年统一全国。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据此判断秦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B.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
C.商鞅变法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D.秦国积极策划,策略得当
2020-09-17更新 | 789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它能帮我们构建历史时空概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一、图二信息,从图一到图二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图三信息,写出秦朝的相关史实。
秦的都城:▁▁▁   秦统治地方的制度:▁▁▁ 秦的疆域南达:▁▁▁
(3)概括从图一到图三历史发展的趋势。
(4)西晋时期迁入山西境内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他们的内迁带来哪些影响?
2020-08-12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成语典故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与秦统一六国有关的是
A.退避三舍B.围魏救赵C.纸上谈兵D.破釜沉舟
2020-08-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它能帮我们构建历史时空概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诸侯国建立与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建立的目的是什么?
(2)从图二到图三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图四信息,写出秦朝的相关史实。
秦的都城:▁▁▁▁▁       秦统治地方的制度:▁▁▁▁▁     秦的疆域南达:-------------
(4)按照下图提示,概括从图一到图四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020-08-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在历史发展中,杰出历史人物对推动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毛泽东曾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商鞅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历史学家翦伯赞说:“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1)从材料一看,商鞅变法产生了什么效果?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商鞅和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用的共同思想主张是什么?
(4)请从材料三中毛泽东和翦伯赞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中,任选其一,结合史实阐述理由。
2020-08-0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