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2021原创)改革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的阶梯,而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某校齐老师以“改革与制度创新”为主题设计下列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其中,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史实溯源——了解制度创立】

(1)在中外历史的制度创立中,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史实?二者所示史实内容的共同点是什么
任务二【现实展示——探究制度改革】

史料1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曾经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然而,它在1991年却突然解体了。这还的从苏联后期的改革说起。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他开始实施经济改革方案,又转向政治改革,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局势失控;各地分裂趋势加剧。外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出现问题,加之西方“和平演变”战略……至1991年底,苏联解体。

——依据教材改编

史料2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2)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就老师设计的两段史料进行探究,于是课堂问题生成:(前)苏联改革与中国改革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类型的改革。但二者改革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请你联系实际、分析史料加以阐述。
任务三【未来憧憬——承载制度梦想】
(3)制度创新抒写出光辉华章。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今年(2020年)我们隆重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上海浦东开发30周年……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请以“春天的故事”为题,写我国改革开放或制度创新的小短文。(要求:150字左右)
2021-04-2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万唯原创】山西历史原创试题4.29
2 . 历史材料涉及的古今中外历史人物不胜枚举, 怎样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是一个难题。如果学生不善于在历史学习中,寻找评价历史人 物的规律,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常常会错误地认识历史人物,就会误读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命为“制”,今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这位中国的凯撒不仅是一位征者,而且还是一位天才的管理者,无人能与之比 肩,他把秦国的祖先们所创立的军事和民事中央集权制扩大到了整个帝国,通过大规模 的人口交换,他成功地瓦解了最顽固的地方分权制。......把帝国划分为36个郡,每个郡均由一位文职长官、一位军事长官和一位监督官直接管理。他的丞相李斯,统一了整个帝国的书写文字标准,这对今后来说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因为方言的差异常常使得标准的书写语言成为唯一可以理解的交流工具。此外,他还“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

——(法)勒内·格鲁塞《伟大的历史·中国的凯撒》

材料三:“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国家的赋税,主要由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1)材料一是关于皇帝制度的描述,依据该材料概述这一制度的特点。
(2)材料二中“中国的凯撒”指的是哪位帝王?根据该材料,概括这个皇帝巩固统治的三项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3)材料三记载的内容反映出了这位皇帝的统治存在哪些问题?
(4)对于这位皇帝,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高度评价他的功绩,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而另一些人则咒骂他“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陈登原《国史旧闻》),指斥他是一个暴君,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根据你的评价原则和方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一下这位皇帝。(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00字左右)
2020-11-09更新 | 2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青岛市局属四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和制度的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泛指新征服的东方地区)的大批封建(分邦建国)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指以镐京和洛邑为中心的区域)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的“新皇帝”是谁?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   主父偃说(劝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建立侯国)。彼人人(诸侯王的儿子们)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削藩)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班固《汉书主父偃传》


(3)根据材料三,“上”是指哪一皇帝?材料反映了当时“上”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上”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材料四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汉武帝用哪些措施来“规范、整齐”思想的?

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5)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4 . 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式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秦始皇首创的“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的制度是什么?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在全国推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汉初在地方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诸侯王拥有哪些权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可抄袭原材料作为答案)
2020-01-19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间大学士只各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职官志》


(1)材料一中这段话反映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的做法?“丞相”在哪个朝代开始设置?

材料二:它的设立与雍正初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关系……它所承办的均为军国大政,且有人事咨询权……但是,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2)材料二中的“它”指什么?“它”的设立有何标志?
(3)“它”是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依据材料二说出“它”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材料三:清朝前期编纂了一批类书、政书、宇典、律例、军事方略、诗文汇集……在《四库全书》编纂期间,凡是不利于清朝的,或是触犯了他们的忌讳的,都要加以删除和窜改,或是大量地进行销毁,甚至连宋代的书,写道抗金的,明代的书,写道抗元的,也遭到同样的厄运。

——孔立编《中国历史小丛书》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宋代的书,写道抗金的”可能被删除的一位英雄物。说出清朝统治者在思想领域的这种做法被称为什么?这种做法产生了什么影响?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明清时期我国君主集权呈现什么特点?
6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朝廷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探究二经济篇
(3)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就培植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粮食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
(4)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一例,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了社会发展。
探究三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5)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感悟篇
(6)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7 . 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喜欢看科幻小说吧!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科幻世界的时空隧道来到秦朝。瞧,秦始皇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1)记者甲问:“尊敬的始皇帝,据说您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请问在中央主要由哪些官员负责呢?”
“始皇”答曰:
(2)记者乙问:“陛下,您在地方废除了分封制,那您会采取什么新的措施来加强管理呢?”(2分)
“始皇”答曰:
(3)记者丙问:“尊敬的始皇帝,您认为您做的哪些事情可能会受到后人的赞誉?(至少写3个)哪些事情可能会受到后人的指责呢?”(至少写1个)
“始皇”答曰:
8 .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朝行政系统简表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易为淫乱,……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不削而稍弱矣。”                                   

------《资治通鉴》

材料三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请回答:
(1)秦统一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请结合所学将材料一补充完整。
                                    
(2)结合材料一图示以及所学,秦统一后确立了谁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地方上秦朝采取了什么制度?为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出2点即可)
(3)材料二中的“上”“陛下”是谁?主父偃的建议是什么?这一建议有何巧妙之处?
(4)材料三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请分别写出魏蜀吴这三国的建立者。
2017-07-20更新 | 4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惠民县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一年级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
──《礼记·王制篇》


(1)①材料一中的“王”指的是?
②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的什么制度?
③该制度的基础是?
(2)①材料二中政治制度的名称是?
②对应材料四中哪个的朝代?
③其创立者是?
(3)①材料三中的政治制度首创于材料四的哪个朝代?1分)
②其中尚书省行使哪种权力?
(4)①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是?
②材料四中元朝在政治制度方面有什么创新之举?
③从材料四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中国古代上述政治制度的共同作用是?
2016-11-27更新 | 10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深圳市石岩公学九年级3月质检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