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8 道试题
1 . “中国梦”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日报要论选》

时间社论标题
19781223《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1992224《改革的步子再大一点》

(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两个社论的历史背景。展望未来,请你为2078年12月份某一天的《人民日报》拟写一条社论标题,并说明理由。

材料二   《中国昨天与今天:1840-1987国情手册》

表一:国营工业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情况表

被调查的国营工业企业其中实行厂长负责制的
工业企业比重%
19875月末工业企业数(个)577273258756.5
1-5月累计工业总产值(亿元)2211.41589.571.9

表二:深圳、汕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统计表

19851986
深圳32925万美元46860万美元
汕头3314万美元6176万美元
(2)材料二中的表一体现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哪一内容?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概括表二反映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此现象的政策性因素。

材料三   阅读大事年表

2012中共十八大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2013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阐述了中国梦宏伟蓝图,向“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
2014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5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
筹建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6国际货币基金将人民币纳入了SDR一篮子货币
2017中共十九大将▲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根据上述大事年表,请写出▲处对应的内容,并根据大事年表中的信息归纳两条主题线索。
2 .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导人民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时间

大事

时间

大事

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27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军到达井冈山

1980年

决定在广东、福建设立经济特区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35年

遵义会议

199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

中共七大召开;抗日战争胜利

201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13年

习近平正式提出强军目标

1953年

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周恩来首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6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

1966年

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2021年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1)中共一大确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写出井冈山会师后军队改编后的名称。哪次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有何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何意义?
(3)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3-05-3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局面。   

材料一:

人物面临危局应对之策结果
列宁1917年,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迫害布尔什维克党人发动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实施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
毛泽东大革命失败,国民党血腥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②、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和欧洲的位次

19281937
世界世界欧洲
工业总产值521
机器制造业421
电力1032
643
533

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就是中国道路的世界贡献,这种贡献具体体现为生存性贡献、发展性贡献、制度性贡献、文化性贡献、和平性贡献。

——摘编自《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

1949年以来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节选)

时间事件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
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中国第一次派部队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择一项史实,说明该主题。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四:



(1)将材料一的表格填写完整。依据材料一,概括上述人物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时的共同智慧。       
(2)在二战中,苏德战场最终以苏联的胜利而告终。依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克敌制胜的原因。       
(3)从中国道路的制度性贡献、和平性贡献中任选一个主题,运用大事年表中的相关史实(至少选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秉承的发展理念。
2019-06-24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4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1953年~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情况表:

1953~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
粮食总产量166.83169.52183.94192.75195.05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1)材料一中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
1978党的   A (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破性进展,农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年中央决定试办B、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C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我国的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 D

(2)请将表格A、B、C、D四处内容填写正确。据材料二,指出1984年后,我国改革的重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全党同志一定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


(3)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历程。面对日益强大的祖国,你有什么感想?
2021-07-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A____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年中央决定试办B____、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C____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

材料四 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伟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标志着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据材料二,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创的新道路。
(3)请在表格A、B、C三处填写出正确的内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特点。
(4)据材料四,你对中国共产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有怎样的认识?
2023-05-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开拓进取,逐渐走向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纵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彪炳史册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不惧风险考验,冲锋在前,带领人民接受了血与火的熔铸淬炼,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的启示》


(1)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遇到诸多考验,但都化险为夷,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考验应对措施
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的失败实现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
国民革命的失败A
攻打大城市受挫B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C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共派周恩来等人多方协商,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选择D

(2)通过上述表格的梳理,体现了共产党怎样的革命精神?

材料二:新中国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3年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及。
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特点。

材料三:

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杨洁篪代表中国发言


(4)今年3月份的中美“2+2”高层战略对话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中国代表团发出了中国的声音。结合所学分析杨洁篪敢于“亮剑”说明了什么?结合上述材料思考中国要想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应该怎么做?
2021-04-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7 .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回答,图一事件的历史意义?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从图二所示会议开始,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图二所示的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的决策?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大事年表

时间

会议

确立的指导思想

1945年

中共七大

毛泽东思想

1997年

中共第十五大

A

2017年

中共第十九大

B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回答,在答题卡上填写出A、B两处的内容。

材料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一国两制”最早在哪一地区得到落实。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道路建设过程中带给我们的感悟。
2021-07-1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年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
(1)材料一图A说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什么问题的重要性?图B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特殊地位?图C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简述这场会议的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怎样的指导方针?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作用。
(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综合上述党的奋斗历程,谈谈你对第一个百年目标得以实现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下是依据周扬主编的《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一书目录编制而成的表格。

序号入选大事时间入选理由
93抗美援朝1950—1953年(1)
94(2)1964年打破国际核垄断
98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中国改革开放新纪元


(1)大事年表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有助于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阅读上表,完成表中对应的内容。

材料二: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2)材料二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哪一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会议上做出的什么历史性决策。

材料三: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3)材料三是某节目的颁奖词,请写出这两位科学家的姓名。在祖国华诞70周年到来之际,请为祖国献上一句祝福语。
2019-07-1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952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20世纪50年代美国修订《社会保障法》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20世纪6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实行
1984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欧洲联盟建立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制

请阅读大事年表,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