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1 道试题
1 . 黑藻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喜爱阳光充足的环境,它是装饰水族箱的良好材料。某兴趣小组以黑藻为材料,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研究,实验装置由烧杯、二氧化碳水溶液、自来水、黑藻和多盏50W的LED射灯组成。同学们将新鲜黑藻置于黑暗处培养24小时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下表分析回答:

组别

烧杯内处理

光源

光照时间(min)

产生气泡数目(个/min)

烧杯内溶液

温度(℃)

自来水(二氧化碳含量低)

30

1盏50WLED灯

60

9

自来水(二氧化碳含量低)

30

2盏50WLED灯

60

14

20%二氧化碳水溶液

30

1盏50WLED灯

60

20

20%二氧化碳水溶液

30

2盏50WLED灯

60

36

(1)我们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细胞内有绿色颗粒状的______,它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过程中发现黑藻枝叶会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最可能是______
(2)如果将表中③组和④组作为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④组比③组排出的气泡数量更多,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强度越______(填“强”或“弱”),黑藻的光合作用越______(填“强”或“弱”)。
(3)若要判断黑藻光合作用的强度,除了检测排出气泡数量这种方法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碘液来检测黑藻枝叶中的______含量,请你预测,碘液染色后颜色最深的应该是第______组的黑藻;进行该实验前需将黑藻置于黑暗处培养24小时,其目的是______
(4)如果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可选择______作为对照实验,依据该实验的结论给棚菜生产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
2024-04-0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将9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芹菜幼苗均分为3组,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营养液和蒸馏水的容器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10天。实验开始前和结束时,分别称取植株的重量,计算其重量增加的比例,结果如表。

组别

培养液

增重比例

植株①

植株②

植株③

平均值

A

土壤浸出液

65%

52%

57%

57%

B

无土栽培营养

88%

63%

62.5%

71.2%

C

蒸馏水

33.3%

37.5%

40.1%

37%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除此之外,其他培养条件均相同,这样设置是为了遵循________的原则。
(2)每组分别称取3株植株的重量,为了减小误差应取________值。
(3)据表可知,芹菜植株生长最快的是________(填“A”、“B”或“C”)组。
(4)结合实验的数据,你能得出结论:________
2024-04-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实验中,利用新鲜萝卜、浓盐水、清水等进行了下列实验,并进行了观察。

(1)萝卜条④明显变长、变坚挺,这说明萝卜细胞发生________(填“失水”或“吸水”)的过程。
(2)萝卜条③明显缩小、变软,说明A烧杯中液体的浓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
(3)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材料,可以推知:A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___(填“浓盐水”或“清水”)。
(4)该兴趣小组认为萝卜条是由细胞构成的,萝卜条吸收的水分会进入细胞的________(结构)中。
(5)根据以上研究,作物一次施肥过多,会出现萎蔫现象,最简便有效的解决办法是________
2024-04-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部分实验步骤,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步骤③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步骤④使叶片里的________溶解到酒精里。
(2)在⑤中,叶片银边部分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叶片的b、c处为一组对照实验,叶片b处变蓝,说明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024-04-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同学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开展生物实践活动。某兴趣小组利用玉米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A

B

C

种子数(粒)

200

200

200

温度(℃)

25

25

0

加入的液体

蒸馏水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萌发数(粒)

187

186

0


(1)实验中加入的液体不能浸没种子,否则种子会因为缺少______,不利于萌发。
(2)该实验共______组对照实验,若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_进行对照实验。
(3)表中A组的种子萌发率为____________
(4)根据A、B组实验结果可知,蒸馏水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实验中仍有少数种子没有萌发,下列情况中最可能导致种子不能萌发的是______
A.种皮破损       B.胚不完整       C.胚乳不完整

(5)为进一步探究蒸馏水对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设计对照实验时,甲、乙两组除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如上图所示。由此可知,图中______组试管中加入的是土壤浸出液,因为该液体中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______,幼苗吸收水分主要通过根尖的______区。
2024-04-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请根据“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步骤示意图回答问题:

(1)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摘取叶片去掉遮光的黑纸片进行酒精脱色处理,让酒精溶解掉叶片中的叶绿素,直至叶片变成________色。
(3)实验结果显示,天竺葵叶片的见光部分加碘后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绿叶在光下产生了________等有机物。
(4)如果将天竺葵植株罩上透明塑料袋后,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散失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2024-04-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图一表示植物体内的某种生理过程,图二表示探究蒸腾作用的实践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一所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和①_________,这种物质通过茎中的__________向上运输。
(2)图二中油滴的作用是__________;A、B两个量筒中液面下降得较快的是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8 . 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哪些生态因素有关,在四个生态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C、D中放入等量的河泥,向B、C、D瓶中放入等量的水藻,四个瓶中各放入种类、数量、大小和生长状况都相同的小鱼,A、B、C放在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定期投放等量的食物,小鱼生存天数如下表:

生态瓶编号

A

B

C

D

小鱼生存天数

3

11

25

2


(1)生态瓶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
(2)如果将装置A和B作为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根据表中数据,B中的小鱼比A中的小鱼生存时间长,原因是____
(3)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____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4)装置B和D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吗?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请说出理由:____
2024-04-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为探究气孔的结构与功能,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一片留有较长叶柄的菠菜叶,将叶片完全浸没在大烧杯的清水中,如图1所示,用注射器向叶柄内注入空气,可以看到有___从下表皮冒出。
(2)为进一步解释上述现象,该同学制作了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如图2所示结构。图中②是指___细胞,用来表示气孔的序号是___
(3)若在菠菜叶片的上下表面涂上一层凡士林,会直接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原料___无法从气孔进入叶片导致的。
(4)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气孔的功能是___的“窗口”。
2024-04-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同学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开展生物实践活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大豆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如下:
   
(1)如果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设置对照实验时,在保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的前提下,应选择____两组实验装置。
(2)不能选择____两组实验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原因是没有控制____
(3)每组装置均用50粒大豆种子而不是5粒,目的是____
(4)连续六天,每天定时观察甲、乙、丙三组种子萌发的情况,并进行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

分组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甲组种子的发芽数

0

0

0

0

0

0

乙组种子的发芽数

0

3

32

45

49

49

丙组种子的发芽数

0

2

33

44

46

48

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____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____不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5)在保证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乙组仍有一粒大豆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乙组种子的发芽率为____
2024-04-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