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1 道试题
1 . 卵叶海桑是一种自然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极低的濒危红树植物(该植物对调节热带气候和防止海岸侵蚀起重要作用。为了解其濒危机制,某科研团队展开了光照时间对卵叶海桑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的研究。研究方案如下:
①六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100粒卵叶海桑种子;
②提供适宜种子萌发的水分、温度和空气条件。对六个培养皿的种子依次进行每天光照时间为0,4,8,12,16,24小时处理;
③观察记录种子萌发情况,第15天统计总发芽率,并进行三次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____对卵叶海桑种子的萌发率有影响吗?
(2)在方案的步骤②中,给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条件时,每组的温度、湿度、空气等条件均____(填“相同”或“不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
(3)每组放100粒种子,而不是1粒,目的是____;三次重复实验后其发芽率应取三次数据的____值。
(4)结果表明:在光照时间为____小时的条件下,卵叶海桑种子不能萌发,说明在有光照的条件下都能____(填“促进”或“抑制”)卵叶海桑种子的萌发;而当光照时间为每天____小时,最有利其萌发,其中____结构会首先发育成根。
(5)即使在条件都适宜的环境中,种子也不一定都能萌发,可能的原因是:____。(写出其中一点即可)
2024-04-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塑料地膜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当塑料地膜长期积存在土壤中时会造成污染问题。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为寻求环保的增产方式,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
(1)选取面积相同的三块地,播种品种、数量均____的玉米籽粒,以控制单一变量。
(2)科研人员为研究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测定了三块样地玉米生产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和表所示。

处理

产量(吨/平方公顷)

无覆盖处理

14.62

地膜覆盖处理

14.30

秸秆覆盖处理

16.40

①与无覆盖处理组相比,地膜覆盖处理与秸秆覆盖处理减少了土壤中水分的散失,加速了根茎叶的组织分化。据图可知,在玉米播种后的前80天均能使玉米的________增加,进而有利于提高玉米的____
②据表可知,秸秆覆盖处理产量____,原因可能是:秸秆覆盖处理可延缓春玉米叶片衰老,促进玉米生长。同时,秸秆可经过微生物分解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玉米根系对土壤中________的吸收,进而实现增产。
(3)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若使用覆盖措施提高产量,结合本题信息提出一条关于覆盖方式的建议____
2024-04-2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在生活中,人们发现受潮的种子容易发芽,这就是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呢?某生物学兴趣小组探究了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实验器材:大豆种子(饱满、胚完整且有生命力)80粒、培养皿、餐巾纸、清水。
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4个培养皿并标记为甲、乙、丙、丁;在培养皿底铺等量的餐巾纸;甲培养皿内餐巾纸保持干燥,乙、丙、丁培养皿内均滴入等量的清水,并保持餐巾纸潮湿;将80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四份,分别放在甲、乙、丙、丁培养皿中的餐巾纸上。实验过程及现象记录如下:

培养皿实验过程及现象

餐巾纸干湿状态

保持干燥

保持潮湿

保持潮湿

保持潮湿

种子数量

各20粒

放置环境

25℃光照

25℃光照

25℃黑暗

0℃光照

实验时间

4天

4天后实验现象

不萌发

萌发

萌发

不萌发

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将表中甲乙两组作为对照实验,控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
(2)如果要探究“光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吗?”,应选择________两组作为对照实验。
(3)如果将表中乙丁两组作为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大豆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和_________________不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5)根据实验结果,你建议在什么条件下保存大豆种子?___________。(写出一条措施即可)
2024-04-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彭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请为某生物兴趣小组完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设计:
(1)实验步骤:

①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在___处一昼夜,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___下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___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溶解___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稀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
(2)结果及结论:如果叶片的见光部分被染成蓝色,遮光部分未变蓝色,则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同时也说明___
2024-04-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下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1)正确的实验步骤是____。
A.①→③→④→⑤→②B.②→④→①→③→⑤
C.③→④→⑤→①→②D.④→③→⑤→①→②

(2)实验前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目的是为了将叶片内的____耗尽。
(3)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目的是设置____
(4)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
2024-04-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某实验小组做了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如图一。请分析回答问题:

(1)实验前为了消耗天竺葵叶片内原有的有机物,需将天竺葵置于____一昼夜,请简述其原理:____
(2)用黑纸片遮盖住叶片的一部分,移至光下,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进行脱色处理并滴加碘液,可以看到叶片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____
(3)为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小组提出用银边天竺葵重复图一实验(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呈白色,缺乏叶绿体),结果发现:银边天竺葵叶片未遮光部分中间变蓝,而白色边缘未变蓝(如图二),这说明____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天竺葵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____运输到其各处细胞,促进天竺葵生长、发育、繁殖。
(5)绿色植物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爱护植被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作为中学生请你提出一条力所能及爱护植被的合理建议:____
2024-04-1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一般情况下,莲子成熟后不能接着萌发,需将成熟莲子的圆头端坚硬的种皮(不透气)破除,才可以使其具备萌发的条件。科研人员探究了莲种子的萌发情况,其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如下:

分组

处理方法

种子数量

萌发率(%)

其他条件

A

未破除种皮,保湿

100

0

温度等均适宜

B

破除种皮,保湿

100

98%

C

破除种皮,干燥

100

0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A组莲种子未破除种皮的情况下不能萌发,B组98%萌发,说明莲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共探究了________种因素对莲种子萌发的影响。B和C作为一组对照,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3)A与C能否作为对照进行实验?并说明理由:_____;能否每组1粒种子代替100粒?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4)莲是双子叶植物,莲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种子的________
(5)若想继续用莲子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以下方案:
增加两组种子进行实验,一组________,一组不罩或罩透明塑料袋,其余操作与________(选填“A”、“B”或者“C”)组相同,都放在温暖的阳光下。
2024-04-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

步骤一:将长势、大小相同的两株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分别置于A、B两个瓶内,密封瓶口;
步骤二:将A 瓶继续放在暗处,B瓶移到光下几小时(如图甲所示);
步骤三:取下A、B瓶的塞子,按乙图所示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燃烧状况;
步骤四:摘取A、B瓶中大小相同的两片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脱色;
步骤五:取出脱色的叶片用清水漂洗,然后平铺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1)步骤一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为了充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___
(2)步骤三中燃烧的蜡烛用来检验瓶内的气体成分,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B瓶内的天竺葵光合作用产生了___(填气体名称),而A瓶内的天竺葵___作用消耗了该气体。
(3)步骤四中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主要是为了脱去叶片中的___
(4)步骤五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结果是:从A瓶中取出的叶片不变蓝色,从B瓶中取出的叶片变蓝色。由此可以得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___,同时可以得出光合作用必须的条件是__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的___中进行。
2024-04-1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将天平已平衡的实验装置(图乙)放于阳光下照射3小时,观察实验现象。图甲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横切面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如图乙,将天平已平衡的实验装置放于阳光下照射3小时后,天平会______(填“向左倾斜”或“向右倾斜”),原因是叶片进行______作用导致的。
(2)叶片是由表皮、[2]______和[5]______三部分组成的。其中结构5内既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______(填“导管”或“筛管”),又有运输有机物的______(填“导管”或“筛管”)。
2024-04-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两组装置除烧杯内盛有的液体种类不同,其余条件完全相同,均处于密封状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两株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中处理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______运走耗尽。
(2)该实验装置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3)乙烧杯中盛有的A液是______,目的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4)如图所示将两组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分别取下甲、乙两组装置中银边天竺葵的叶片,分别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次漂洗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______(填“甲”或“乙”)中的叶片变蓝;细心的同学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该装置中银边天竺葵的叶片中间变蓝,而边缘没变蓝,分析其原因是叶片边缘不含有__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5)移除装置乙中的小烧杯,一段时间后,银边天竺葵吸收的水会通过______作用散失,使玻璃罩内壁出现小水珠。
(6)若要长时间进行该实验,则需要更换水槽内的培养液,并及时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通入空气的作用保证银边天竺葵根部的______作用。
2024-04-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