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1 道试题
1 .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和10粒粒大饱满的豌豆种子,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装置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种子萌发状况

全部萌发

没有萌发

全部萌发

没有萌发


(1)甲和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
(2)甲和丁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____
(3)若想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甲和丙进行对照。从实验结果看,豌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____(填“有”或“没有”)关系。
(4)在每个装置中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原因是____。将装置放在23℃的环境中,而不是放入冰箱,这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
(5)该实验设计想探究的是:光照和温度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如果甲装置中有3粒豌豆种子没有萌发,与丙相比较,还不能肯定光照对豌豆种子的萌发影响,可能原因是____
2024-05-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2 . 下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实验关键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___运走、耗尽。
(2)观察到的现象是:见光部分___,遮光部分未变色。
(3)通过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叶片见光部分产生的有机物是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024-05-1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从种子公司购买了若干绿豆种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装置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各放100粒绿豆种子,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在不同条件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

培养皿

场所

黑暗中

日光下

日光下

日光下

温度

23℃

23℃

23℃

0℃

棉花状态

加适量的水

不加水

加适量的水

不加水

种子萌发的数量

97

0

96

0

请分析并回答:
(1)本实验探究的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____
(2)根据装置甲和丙的实验结果判断,____不是绿豆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如果把装置乙丙相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3)在空气充足的情况下,装置甲和装置丙中都有少数绿豆种子没有萌发,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至少写出两个原因)。
2024-05-1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色植物为自然界和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决定着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为了探究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
(2)图中步骤②的目的_____。步骤③中,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黑纸片的目的是与叶片见光部分形成_____
(3)将绿叶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是使叶片中含有的______溶解到酒精中,经酒精煮过的叶片变成_____色。
(4)步骤④,滴加的液体是______,目的是检验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5)图①中叶片的见光a部位变蓝,不见光b部位不变蓝,可判断被黑纸片遮盖的部位没有产生淀粉,该实验可以说明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
2024-05-0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下图为“天竺葵叶片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

(1)操作①称为暗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操作③的加热方式称为___________,小烧杯内的液体是___________
(3)操作③与操作④之间缺少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___
(4)操作④滴加的试剂是___________
2024-05-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某同学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发现一些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在本实验中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为了设置___实验。
(2)为了让实验可信,应将遮好纸片的植物放在___处24小时,再将植物置于光下几小时。
(3)这样处理后,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水浴加热。酒精逐渐变为绿色溶液,你认为是什么物质溶于酒精?___
(4)用清水漂洗脱色叶片后向叶片滴加碘液,再用清水洗去碘液。预期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色,不遮光部分将变为___色,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___
2024-05-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实验探究
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为寻求更好的灌溉方式,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相同面积的三块样地,播种相同品种、______数量的玉米籽粒。样地的播种数量不宜过少,目的是______
(2)如图所示,分别对三块样地进行灌溉。测定三块样地玉米产量和耗水量,结果如下表。

灌溉方式

产量(千克/公顷)

耗水量(立方米)

7473.6

214.70

膜下滴灌

10694

199.86

喷灌

9216.8

333.17

①“?”处的灌溉方式是______。玉米在绿叶的______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据表可推测,______方式有利于玉米增加绿叶面积,从而有利于______的积累,因此产量最高。
②玉米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尖的______区吸收,然后通过______作用的拉动在玉米体内运输。膜下滴灌耗水量最少,推测原因是覆膜可以______土壤表层水分散失,使土壤保持较高的含水量,从而促进玉米根的生长和发育。
(3)滴灌系统可将无机盐溶解在水中,实现水盐同步管理和合理利用。使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时,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______
①使用水溶性肥料,避免堵塞出水孔
②输水压力越大越好,能够保证出水量
③根据植株不同生长时期,调控供水量
2024-04-2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玉米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 3 个装置,其中玉米幼苗、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相同,请回答问题。

(1)实验前对玉米幼苗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
(2)取三个装置中的叶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溶液的小烧杯里水浴加热,待叶片呈现黄白色后取出漂洗,滴加碘液。预测装置___________(填序号)中的玉米幼苗叶片会变成蓝色。
(3)如果想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可以选择上图中的两个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4)如果选择装置①和③两个实验设计,可以用来验证__________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5)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装置③中清水换成澄清石灰水,并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发现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混浊了,该现象说明植物的_____________作用生成了二氧化碳。
(6)在实验过程中向三个装置中各滴加几滴红墨水,试预测玉米幼苗叶片变红最快的是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024-04-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猕猴桃果实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素有“果中之王”的美誉,是人们喜爱的水果。采摘后的猕猴桃若贮藏不当,容易腐烂,影响其营养价值。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选取大小和成熟度基本一致的猕猴桃果实平均分成四组,分别在1℃、5℃、10℃和16℃下贮藏,并测定果实的呼吸作用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猕猴桃贮藏不当会影响营养价值,因为猕猴桃果肉细胞在贮藏过程中会进行呼吸作用,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消耗果实中的有机物。因此,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强度来衡量贮藏效果。
(2)本实验探究了___对猕猴桃贮藏效果的影响。其中选取大小和成熟度基本一致的果实,体现了探究实验设计的___原则。
(3)由实验结果可知,___℃最适宜贮藏猕猴桃。
(4)在贮藏猕猴桃的过程中,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保鲜袋储藏方法来提高贮藏效果,此种方法的目的是降低贮藏环境中的___含量。
2024-04-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为弄清楚为什么一次性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和清水等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图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现象是萝卜变软,可以推测A烧杯中的液体成分是______;萝卜条②→④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萝卜细胞发生了______(“吸水”或“失水”)现象,B烧杯中的液体______(选填“增多”或“减少”)。
(2)植物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是______。此部位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增加______,有利于提高吸收效率。
(3)根据以上实验原理,请解释用糖拌西红柿时,盘中渗出很多汁液的原因:______
(4)一次性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现象,最好的补救措施是______
2024-04-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