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5254 道试题
1 .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___________和分度值;调零时,弹簧测力计应在___________(选填“竖直”或“水平”)方向上调零;
(2)如题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高为6cm的长方体物块(可塑),测出重力,将它缓慢浸入水中,记录悬停在A、B、C、D、E这五个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深度h,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物块所受浮力Fh变化的图像;___________
(3)分析图像可知:浸没前,h增加,F___________;浸没后,h增加,F_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把此物块捏成高为6cm的圆锥体,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实验所得的Fh变化的图像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5)若继续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还需添加一种材料:___________
2023-06-27更新 | 3241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题
2023九年级·天津·专题练习
2 . 同学们利用以下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生电源(调至6V进行实验)、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定值电阻(5Ω、10Ω、20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要求连线不得交叉);______
(2)连接电路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 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3)开关闭合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R _______(选填“断路”或“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滑片的位置,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请将表格未填写的数据补充完整;

电压U/V

1.0

1.5

2.0

电流I/A

0.2

______

0.4

(5)之后再将另外两个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实验中若定值电阻从20Ω换成10Ω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6)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7)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______(填序号)。
A.20Ω 0.6A
B.60Ω 0.5A
C.80Ω 0.3 A
2023-09-09更新 | 3289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物理分项汇编(天津专用) 专题16 电学实验综合
3 . 小滨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滨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2)小滨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让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小滨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此时,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选“左”、“右” )移动;
(4)小滨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上,则光屏上出现________
A.飞虫的像  B.飞虫的影子  C.仍是烛焰的像
2022-08-24更新 | 601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4 . 某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器材完成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2)实验中应选择与蜡烛①外形相同且______(选填“已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②,移动蜡烛②发现其恰好能与蜡烛①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
(3)将蜡烛①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乙,将玻璃板倾斜,蜡烛①的像将______(选填“仍然”或“不再”)与蜡烛①关于镜面对称。
5 . 如图甲是小亮设计的能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装置。

(1)是小亮设计的能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存在两处错误,请找出一处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重新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A的示数,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通过图乙分析可知冰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处于___________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___________
(4)观察并记录温度计B的示数,绘制出图丙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说明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
(5)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已沸腾,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此时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_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2022-06-17更新 | 3514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云南省中考物理真题
6 . 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可用“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两种方式进行研究;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实验探究】
通过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由实验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理论探究】
第一步:建立模型——选取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进行研究,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理论推导——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推导阿基米德原理;
请你写出推导过程,提示:推导过程中所用物理量需要设定(可在下图中标出);____
   
【原理应用】
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的柱形平底薄壁容器,内装质量为m的液体;现将一个底面积为的金属圆柱体放入液体中,圆柱体静止后直立在容器底且未完全浸没(与容器底接触但不密合),整个过程液体未溢出;金属圆柱体静止时所受浮力______
2023-06-20更新 | 2552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天津市中考物理真题
7 . 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明用一根长约20cm的圆柱状饮料吸管、一段细铁丝、石蜡和水等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制作时,小明先将吸管两端剪平,铁丝密绕成小团后塞入吸管一端,再用石蜡将该端口堵住密封;接着,将吸管置于水中使其处于竖直漂浮状态(图甲),用笔在吸管上标记此时水面位置O;取出吸管,量出O点至封口端的距离H,通过分析与计算,在吸管上分别确定密度值0.8、0.9、1.0、1.1的位置并标上密度值。

   

使用时,将密度计静置于待测液体中,读出吸管壁上液面处的数值即为液体密度。
(1)O位置处的刻度值为_________
(2)吸管漂浮在其他液体中时(图乙),液面下方的深度h_________(用H表示);


(3)管壁上标注的4个刻度值,相邻两刻度值之间的距离_________(相等/不相等);
(4)小明突发奇想,将制作好的密度计内铁丝从吸管上端倒出,缠绕到底部外侧,其它没有变化(图丙),他用这样“改装”后的密度计测同一液体密度,测量结果_________(偏大/偏小/无变化);


(5)若增加塞入吸管中铁丝的质量,则制作的密度计精确程度将_________
2023-06-20更新 | 2444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8 . 小华发现,压缩一个已经充气的气球感到很容易,但想把它压缩得很小却又很困难。由此她猜想被封闭的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体积可能有关。为此她准备了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绳等,进行探究,步骤如下

           

(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刻度部分的长度为_____,则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为了检验是否漏气,不增加器材,方法是______
(3)如图乙所示,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并水平放置,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N,此时外界大气压的数值为_____
(4)取下橡皮帽,拉动活塞,让活塞的底端位于注射器刻度处,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确保不漏气,此时注射器内被封闭的气体体积为.再按照图乙的方式操作,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变为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继续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记下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与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所测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注射器内气体体积810121620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013.31516
①当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N;
②当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时,注射器内气体压强为_____
2023-06-27更新 | 2455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
9 . 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器材有:干电池3节(每节电压略小于1.5V),滑动变阻器3个(铭牌上分别标有“5Ω;3A”“20Ω;2A”“50Ω;1.5A”字样),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阻值为5Ω、10Ω、20Ω的电阻各一个,导线若干。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_____(选填“A”或“B”)端;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为0,移动滑片P,两表指针不偏转;将与电压表“-”接线柱相连的导线从D端拆下,试触C点,电压表指针不偏转,试触B点,电压表指针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______
(3)排除故障后,重新开始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电流表示数为。移动滑片P,逐步增大R两端电压,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以电流I为纵坐标、电压U为横坐标,采用描点的方式,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依据图像,得到的结论是______,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______字样,电源电压为______V;
(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为了能使用上一次的某一组实验数据,断开开关,将R换成,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______A;断开开关,换接未使用过的一个电阻,正确操作后,电流表示数应为_______A。
2023-06-27更新 | 255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
10 . 小明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1)请指出图中小明在连接电路前,操作中的一处不妥之处______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增大______
(3)实验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阻值最大处移到最小处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但不超过量程,电压表始终无示数。经检查是电压表出现了故障,故障应是电压表发生了______
(4)闭合开关后,若发现电压表指针向左偏转,原因是______
(5)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6)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电阻Rx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在第三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_A;

(7)下表是小明记录数据的表格,其不足之处是______;根据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定值电阻Rx的阻值为______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

1

1.5

0.32

4.7

2

2

0.4

5

3

2.5


(8)另一组同学进行实验时,根据自己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UI图像;结果发现绘制的UI图像和其他组绘制的图像不同,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根据图像也可计算出待测电阻Rx______Ω(实验过程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9)若现有两个滑动变阻R1(5Ω,   3A)、R2(10Ω,   2A)可供选取,则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本实验可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选填“R1”或“R2”);
(10)利用如下图已经连好的电路,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______

(11)若实验中只有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U1
②闭合开关S、S1,记下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
③请写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表达式;Rx=______(用UU1,和R0表示);

(12)若实验中只有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保持开关S2断开,闭合开关S、S1,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示数I1
②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S2,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示数I2
③请写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表达式:Rx=______。(用I1I2R0表示)
2022-10-21更新 | 3472次组卷 | 3卷引用:【必考实验】一题到位 实验八 伏安法测电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