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小明站在博物馆的展厅透过玻璃板欣赏艺术品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展台上的壁纸及自己在玻璃板后的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展厅上粗测展室长度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实验报告的相关内容。(提示:如图所示)

(1)实验目的:测量展室长度d
(2)实验器材:_________
(3)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
①小明相对于玻璃板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展室长度d
(5)这份实验报告中漏了“实验原理”,请你给他补上。
实验原理:___________
2024-02-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初中部实验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性练习物理问卷
2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______。现有两块厚度不同(3mm和5mm)的玻璃板;应选用 ___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为完成实验探究,需要在 ___________(填“较暗”或“较亮”)环境中进行;
(2)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取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___________,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 ___________(填“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
(4)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 ___________的关系;
(5)取走白板,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 ___________cm。
2024-01-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中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3 . 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_________的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的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像;
(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
(2)在如图乙所示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拿大小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 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发现无法让B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______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该实验用到了等效替代法,是用 ______等效替代了 ______(两空均选填“蜡烛A”、“蜡烛B”、“蜡烛A的像”、“蜡烛B的像”);
(5)图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在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像和物相对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请你简单描述操作:______
2023-09-2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第一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过关性练习物理试题
5 . 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选较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为了更好地观察到蜡烛所成的像,该实验最好在比较___________(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中进行;
(2)有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点燃,再移动蜡烛B,同时透过玻璃板观察,当蜡烛B与蜡烛A在眼睛中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该现象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
(3)用刻度尺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分别用uv表示,则v___________u(选填“>”“<”或“=”) ;
(4)在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放一光屏,直接在玻璃后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看不到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
(5)用方格纸替代白纸,能更方便探究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___________关系;
(6)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玻璃板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6 .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______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   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某同学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的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____
2023-06-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金澳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7 . 阅读短文回答:
平时我们感觉到自己有多重时,这种感觉来自支持力。如果失去支持,我们就将失去对重力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从高处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因为失去了支持,所以此人将体验到类似太空中才有的失重。但是,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
我们平常说的重力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所以不少人会误认为,人造卫星所在的轨道因为距离地面比较远,因此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很小,所以叫做微重力。这是不对的。根据G=mg,同一个物体我们常用g来衡量重力的大小。距离地球越远,g就越小,然而,就算是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也没有降多少,大约为0.94g,而在1000km的高度为0.75g。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在地面重100N,到了1000km高度,依然受到75N的重力。国际空间站离地球的距离不超过420km,因此,它受到的地球引力并没有减少多少。因此,如果我们把“微重力”理解为微小的重力。或者是微小的地球引力,肯定是不对的。只有当距离地球很遥远时,才会出现地球引力很小的情况。(g取10N/kg)
(1)失重状态下的人造地球卫星_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重力,人造卫星的质量与在地面上时相比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完全失重的空间实验室里,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______
A.用秒表测时间
B.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C.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
D.用刻度尺测书本长度
(3)一个在地面上60kg的人,在距离地面1000km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______N;如果他站立在电梯中的电子秤上,电梯失控,他与电梯、电子秤一起加速下落,则电子秤的示数______ 60kg(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4)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D.
8 . 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实验中,发现玻璃板后出现两个明显蜡烛A的像,其原因是她选用的玻璃板_______(选填“太厚”或“太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2023-04-2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滨海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三月测物理科试题
9 . 某学习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所示,A、B两蜡烛大小相等。

(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实验时用镀膜玻璃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
(3)用形状相同但不点燃的另一支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观察是否与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是为了研究像与物的__关系,这种确定像与物关系的方法是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像;
(5)如图2甲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则实际时间为__
(6)实验中,若不小心将玻璃板碰倾斜如图2乙所示,则蜡烛A的像在蜡烛B的__(选填“上方”或“下方”)。
2023-04-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10 . 小欣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了如下器材:相同的两根蜡烛、平面镜、玻璃板、白纸。

(1)此实验应在 ______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进行;为了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果,应该选用 ______ (选填字母序号);
A.2mm厚的半透明玻璃
B.1mm厚的半透明玻璃
C.2mm厚的平面镜
D.1mm厚的平面镜
(2)如图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在蜡烛 _____ (选填“A”或“B”)侧观察,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为了让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欣同学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4)在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时,小欣移开后面的蜡烛B,用白纸作为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然后 ______ (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白纸,此时将______(选填“看到”或“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5)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2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 ______ (选填“A1”、“A2”“A3”)。
(6)为了感受平面镜成像,小欣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当她以0.2m/s的速度向平面镜走近,经过3s后,小欣和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______ m,小欣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挂钟的指针如图3所示,则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______
2023-04-0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花城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