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兰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另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

(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这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的像,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16-12-07更新 | 3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南充卷)物理
2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如图甲所示。

(1)选取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关系。
(2)将白纸放在玻璃板后烛焰像的位置,纸张承接不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像。
(3)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____运动(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
3 .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沿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MN,取两枚相同的棋子E和F。

(1)小明将棋子E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面的棋子F,直到它看上去与棋子E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
(2)为了让坐在右侧的小亮也看到棋子E的像,小明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棋子E的像______(填“会”或“不会”)向右平移。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亮看到棋子E的像的光路图______;(D点为小亮眼睛所在位置)
(3)小明拿走棋子F,再将棋子E横放,这时他看到的应该是下图中的______种情形。
4 .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跟它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_____,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像的不同点是_____,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要想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则光屏应从图乙的位置向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小明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是因为这样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乙,对这两支蜡烛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______(选填“甲” 或“乙”)的一侧观察;
(4)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乙, 都不能使它与蜡烛甲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甲的两个像.形成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
6 . (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表格图象
时间/min01234567
温度/℃90939699100100100100
结论水沸腾过程中,不断___热,但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上述实验中水的沸点_____℃。

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图像
_____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过程方法实验中,用_____代替平面镜,运用了换元法,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123
物距/cm51015
像距/cm51015
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
问题讨论如图,把纸板NOF__________,在NOF面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
2016-12-07更新 | 8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青岛卷)物理
7 . 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_____
(2)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 _____放置。沿玻璃板画一条直线MN代表 _____的位置,然后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所成的像。这个像是由于光的 _____形成的;
(3)图乙是某小组同学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关系。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_____;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 _____。有同学将白纸沿直线MN对折后发现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所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又可表述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_____
8 . 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玻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的关系。
(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7更新 | 6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梅州卷)物理
2014·福建福州·中考真题
真题
9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竖直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
(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
(2)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_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的像,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2016-12-07更新 | 1110次组卷 | 6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福州卷)物理
10 . 完成下面的探究性实验
(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玲玲同学进行该实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P、Q两个面都可 以作为平面镜使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她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点燃蜡烛A,然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如图a甲所示,进行实验.玲玲按照图a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
实验序号l234
物距u/cm4.25.06.810.0
像距v/cm3.74.56.39.5

【分析与论证】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小于物距;
【交流与评估】
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 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 ______ cm;
(2)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如图b所示,实验时,控制磁场方向相同,改变导体ab的运动方向;

步骤一: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b甲所示,电流计指针 ______ ,这是因为 ______
步骤二:导体竖直上下运动,如图b乙所示,电流计指针 ______ ,这是因为 ______
步骤三: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b丙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产生
综合上面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 ______
2016-12-07更新 | 20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南昌卷)物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