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8 道试题

1 . 五代时期名士谭峭所著《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_________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证实了“影与形无异”;
(3)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5cm处,小丽沿垂直板面方向将A以5c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2s后放稳则未点燃的蜡烛B与A相距_________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4)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
(5)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乙图),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会_________(选填“偏高”或“偏低”)。
2024-02-0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庆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2 . 某同学在家完成光学实践作业: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a)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它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b)如图乙所示,表演“浇不灭的蜡烛”的魔术时,杯中的“蜡烛”是蜡烛通过玻璃板形成的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c)小明发现家中穿衣镜有一定厚度,他想确定穿衣镜成像的反射面,便将笔尖紧贴镜面A,如图丙所示,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说明______(选填“A”或“B”)是反射面。
2024-02-0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3 . 【探究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问题】如图所示,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棋子、玻璃板、方格纸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证据】(1)将方格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______________放置在方格纸上;
(2)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移动棋子B,直至与A的像重合。改变棋子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
(3)移走棋子B,将一张白纸竖直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
【解释】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交流】(1)本实验中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_____
(2)小明改变自己的位置,观察棋子A的像。当他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___。当他向右移动时,像的位置相对于玻璃板将______________(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变”)。
2024-02-0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4 . 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现象可选用_________(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A、B应选择外形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然后移动蜡烛A到不同位置多测几组数据,目的是_________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2024-02-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查考试物理试题(五四学制)
5 . 小宏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小宏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__________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宏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他各支大小不同的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只有用一根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时,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___________相等;
(2)在玻璃板一侧,小宏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的两个像。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换用较__________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
(3)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M前,为确定像的虚实,在另一侧B蜡烛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眼睛应该___________(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观察屏幕;观察到屏幕上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___像;
(4)如图乙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由于室内光线较暗,为了看清硬币的像,应该将光源照向___________(选填“硬币”或“平面镜”)。
2024-02-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3)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实验中出现“重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24-02-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石家庄藁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7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1)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方便确定______________,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平面镜_____________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2)实验时,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边移动边观察,使它与A的像重合,观察时,眼睛应该在如图乙中______________处观察(选填“a”、“b”、“c”或“d”),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如图中的______________(选填“a”、“b”、c”或“d”)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3)如图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玻璃板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的像应是如图丙中的______________;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缓慢平移,他的像______________(选填“向上平移”、“不移动”或“向下平移”);
(4)如图丁所示,若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当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运动。
A.水平向右  B.水平向左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
2024-02-03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天衢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小明看到国家大剧院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个巨大的蛋壳。于是他找来一些器材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支架、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等。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环境中进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_________的位置;
(2)如图乙,将玻璃板垂直于水平桌面放置,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小明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按照图中方式__________(选填“①”或“②”)观察,发现蜡烛B可以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多次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移动镜后的蜡烛B,发现B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填“虚”或“实”)像;
(4)本实验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5)如图丙,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把玻璃板沿CD方向向右移动,可以观察到像__________(选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
2024-02-0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9 . 小杜在照镜子的时候发现: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平面镜成像有怎样的特点呢?小杜用玻璃板(厚、薄各一块)、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白纸、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1)如图甲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___________
(2)实验时,点燃蜡烛A后,小杜从点燃的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像有重影是因为小杜实验时用的是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
(3)改进器材后,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A的位置,并移动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发现均可以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要探究成像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要确保___________(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
(4)在像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
(5)小杜将玻璃板及每次物与像的位置记录在了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
2024-02-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0 . 敬老爱亲的小明跟奶奶闲聊时,发现奶奶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_________
(2)实验中小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实验中选取同样大小的蜡烛A、B是为了_________
(3)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_________(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
(4)如图乙,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移动蜡烛B,发现蜡烛B总能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_________。小明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
2024-02-0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