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情景,关于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  )

   

A.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B.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C.蜡烛B在桌面上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为了使烛焰的像更清晰,应选择明亮的环境进行实验
2023-07-11更新 | 834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十二中学(五四制)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2 .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蜡烛A,重复做多次实验。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___________
(2)实验中两支蜡烛要完全一样,目的是为了 _______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_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2023-07-06更新 | 1046次组卷 | 10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
3 . 敬老爱亲的小明跟奶奶拉呱时,发现奶奶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__________
(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__________(选填“A”或“B”),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
(3)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__________(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
(4)小明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B”;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B”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小明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的道理。
2023-06-20更新 | 1499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4 . 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红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用支架将薄透明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准备了形状、粗细、高度均相同的A、B两根蜡烛,一把刻度尺和一支铅笔,如图所示。请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问题。
   
①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白纸上的某点,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缓慢移动它的位置,直至从各个角度观察都与蜡烛A所成像完全重合;
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根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uv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仿照步骤①②再做5次实验,每一次实验从各个角度看蜡烛B都再次跟点燃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u/cm

10

12

14

15

16

17

v/cm

10

12

14

15

16

17

(1)实验中寻找蜡烛A像的位置时,把光屏放在其所成像的位置,侧面观察光屏上并没有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2)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理由是__________
(3)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2023-06-03更新 | 343次组卷 | 3卷引用: 北京交大附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卷
5 . 如图所示是小婧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她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前面,拿未点燃的蜡烛B(与A蜡烛大小完全相同)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相应移动蜡烛B,蜡烛B均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__。将蜡烛B移走,在其所在位置放上光屏,发现光屏上接收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

   

2023-05-25更新 | 739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广阳湾珊瑚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6 .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1)小南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此实验中:
①实验中应选用较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②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相同不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人眼观察到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位置的方法是下列中___________的;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转换法
③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大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小渝同学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①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丁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③若不计热损失,该物质在___________(选填“固态”或“液态”)时的吸热能力较强。
2023-05-16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春笋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
7 . 阅读短文回答:
平时我们感觉到自己有多重时,这种感觉来自支持力。如果失去支持,我们就将失去对重力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从高处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因为失去了支持,所以此人将体验到类似太空中才有的失重。但是,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
我们平常说的重力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所以不少人会误认为,人造卫星所在的轨道因为距离地面比较远,因此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很小,所以叫做微重力。这是不对的。根据G=mg,同一个物体我们常用g来衡量重力的大小。距离地球越远,g就越小,然而,就算是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也没有降多少,大约为0.94g,而在1000km的高度为0.75g。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在地面重100N,到了1000km高度,依然受到75N的重力。国际空间站离地球的距离不超过420km,因此,它受到的地球引力并没有减少多少。因此,如果我们把“微重力”理解为微小的重力。或者是微小的地球引力,肯定是不对的。只有当距离地球很遥远时,才会出现地球引力很小的情况。(g取10N/kg)
(1)失重状态下的人造地球卫星_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重力,人造卫星的质量与在地面上时相比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完全失重的空间实验室里,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______
A.用秒表测时间
B.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C.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
D.用刻度尺测书本长度
(3)一个在地面上60kg的人,在距离地面1000km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______N;如果他站立在电梯中的电子秤上,电梯失控,他与电梯、电子秤一起加速下落,则电子秤的示数______ 60kg(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4)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D.
8 .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______
(2)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3cm处,小明沿垂直板面方向将A以3c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2s后放稳,则未点燃的蜡烛B与A相距 ___________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蜡烛B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 ___________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B移去,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 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_____像;
(4)小明把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会发现蜡烛A的像的大小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___________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9 . 用玻璃板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成像又便于 ___________
(2)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适当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这说明像与物体 ___________
(3)移走蜡烛B,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光屏上 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4)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获得多组数据,目的是 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获得普遍规律
2022-08-07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物理试卷
10 . 2022年3月23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了第二次“太空授课”。在天宫内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
A.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探究液体的压强特点
C.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D.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022-08-07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物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