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558 道试题
1 . 材料作文

《秋实》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这则小诗至少告诉我们以下几个道理:经历磨难方可收获人生的成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应当常怀感恩之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德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命题作文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莱布尼茨)

君子和而不同。”(孔子)

风景因别样而多彩,人生因不同而丰富。你是否留心过身边的不一样”?对于生活中的不一样,我们是否应该多一些理解、接纳和欣赏

请以“不一样,也挺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德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为什么劝君多读文学书》,回答各题。

为什么劝君多读文学书

聂震宁

①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来,媒体很是热闹了一阵子,莫言成了当下社会一个热门话题。作家本人为此说了一句很大气的话:莫言热不如文学热。莫言为文学呼吁,实在是有感而发,意在告诉我们要多读文学书。

②三国时期文学家曹丕认为,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历朝历代把包括文学创作在内的著书立说当做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学书被不少媒体称为休闲书。其实休闲书是相对于实用书而言的,休闲的文学何尝没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

③文学书可以是闲书,然而闲书不闲。作家白先勇认为,文学最能够投射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文学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教育。如果没有文学的教育,人还处于野蛮的时代。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典故就是明证。吕蒙最初乃一介武夫,将孙权劝学记在心上,发奋读书,变得谈吐儒雅,前后大不一样。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作家梁晓声也有过一个观点:一个人在文艺鉴赏方面的能力,常常决定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年头不是到处都在呼吁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吗?按照梁晓声的说法,恐怕文学书不仅不闲,实际上是成才必读之书。

④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书并不是被轻慢的闲书,而是具有重要社会作用的。《论语·季氏》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孔子这话讲的就是诗歌可以起到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汉书·艺文志》强调诗言志,是讲文学作品最能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寄托美好理想。言志的文学岂可等闲视之!更不用说文学作品往往少陈词滥调、恶八股教条、多创新之举。多读文学书,就可以多接触灵动优美的文学叙述,多呼吸新鲜活泼的文学气息,何乐而不为!

⑤就算文学书是闲书,却也是必读的闲书。胡适对于闲暇曾讲过,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需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如今我们的闲暇时间正多起来,有人做了计算,上班族一年双休日带节假日可休息123天。倘若国人的闲暇时间大都用于吃喝玩乐,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素质将何其堪忧!如果能闲暇读闲书,闲书多读文学书,情形是不是要好得多?著名作家余秋雨说:从根本上说,文学首先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素质。是的,很多人读文学书不是为了一种职业,因为这是闲书。闲书对于很多人虽然是用来休闲的,可休闲的结果却是一种良好素质的养成和提高,这对于一个人是多么有益的事情;而对于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更是经国之大业。因此,劝君多读文学书。

1.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2.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每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1)吕蒙最初乃一介武夫,将孙权“劝学”记在心上,发奋读书,变得谈吐儒雅,前后大不一样。(         )
(2)《论语·季氏》讲“诗可以兴,可以观”。(         )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著书立说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B.文学作品绝不能称为“闲书”,因为文学没有休闲娱乐功能。
C.一个人的文艺鉴赏能力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D.文学作品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
4.文章认为文学具有教育作用,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文学对青少年有何教育作用。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德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

截至2020年底,中国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总长度4.8万公里。在我国,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1000千伏输电线路的自然输送功率约为现有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的4-5倍,输电距离增加了2-3倍,电阻损耗只有其25%-40%,而且可节约线路走廊土地资源,具有大容量、长距离、低损耗、占地少等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对电力的需要。特高压已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优先主题之一。

【材料二】

特高压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效益明显。与输煤输电相比,西部北部大型煤电基地的电力通过特高压输送到东中部负荷中心,到网电价比当地煤电标杆上网电价低0.06-0.13元/千瓦时。从2009年我国第一条特高压投运至今,充分验证了特高压的安全性,在特高压电网的有力支撑下,我国电网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特大型电网。另外,特高压输电工程的电磁环境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噪声明显低于500千伏输电工程。

【材料三】

中国76%的煤炭、80%的风能、90%的太阳能分布在西部北部,80%的水能分布在西南部,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能源富集地区距离东中部电力需求中心1000到4000公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有限与需求快速增长、煤电运输紧张与能源资源配置能力不足、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困难等矛盾?自称电工班班长的刘振亚亮出高招:建设电力高速公路——特高压电网。未来特高压的发展将有良好的前景,对减少装机容量、节约电源建设投资等起到明显效果。

【材料四】

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特高压电网已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破解了能源电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实现了能源从就地平衡到大范围配置的根本性转变,有力推动了清洁低碳转型。未来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开发。

1.下列各句的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特高压可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对电力的需要,将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优先主题之一。
B.从2009年至今,在特高压电网的有力支撑下,我国电网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特大型电网。
C.我国存在化石能源资源有限与需求快速增长、煤电运输紧张与能源资源配置能力不足、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困难等矛盾。
D.特高压电网已经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有力推动了清洁低碳转型。
2.指出文中画线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1000千伏输电线路的自然输送功率约为现有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的4-5倍,输电距离增加了2-3倍,电阻损耗只有其25%-40%。(         )(          )
3.阅读材料二,概括我国特高压的特点。
4.阅读材料三和材料四,说说我国特高压的发展前景。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德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各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加点词语。
(1)服:                    (2)间:
2.翻译下列句子。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间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德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
名校
6 . 按教材原文填空。
(1)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___________,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丁零洋》)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德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号东坡居士
B.范仲淹——唐宋八大家
C.《战国策》——分国编次
D.《儒林外史》——吴敬梓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德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驳船       惋惜       无精打彩
B.簇新       绰号       千钓之力
C.飞窜       要决       不屑置辩
D.蠢笨       练达       开卷有益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德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洞(suì)       (yùn)       (táng)
B.行(wō)        (ōu)        (xià)
C.滩(yū)        (tāo)       (yì)
D.隐(mì)        (yàn)       刻(qǐng)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德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包括文学、科学、哲学、医学等领域,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展现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观后令人心潮澎pài__________;伏生为了将《尚书》传承下来,他和家人用生命护书,用行动诠释了“薪火相传”;宋应星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凭借锲__________而不舍的精神最后写出《天工开物》;司马迁忍辱负重著书立说,完成妇__________皆知的《史记》;正如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所说:“现在《史记》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把家国情怀深深地注入中华民族后世子孙。”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心潮澎pài__________             ②锲__________而不舍             ③妇rú__________皆知
2.语段中“现在《史记》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把家国情怀深深地注入每一个中华民族后世子孙”有语病,请选出修改的正确的一项(     
A.现在《史记》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把家国情怀深深地侵入中华民族后世子孙。
B.现在《史记》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把家国情怀深深地注入中华民族后世子孙的血液里。
C.现在《史记》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深深地把家国情怀注入中华民族后世子孙。
D.如今《史记》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深深地把家国情怀注入中华民族后世子孙。
昨日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第四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