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643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材料一:

前段时间,建议取消强制自动续费冲上微博热搜。提出这一建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安庭对记者表示,自动续费往往涉及的是小金额、小问题,但是却关系到千千万万用户对于公平消费的感受。安庭指出,一些网站利用不透明的方式来引导用户进行自动续费订阅,自动续费前不通知、默认勾选自动续费选项、提示文字故意使用浅色小字等各种套路乱象充斥其间。开通自动续费功能容易而退出难。安庭表示,一些App在取消自动续费订阅方面设置障碍,如缺乏明确的取消渠道或流程,或者需要用户通过复杂的步骤来取消订阅。其实,对于自动续费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1年公布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提出过相关要求。但安庭发现,虽然《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已作出相关规定,但仍有付费App对此阳奉阴违、对退订服务层层设碍。而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是从法规层面进一步规范自动续费。

(摘编自光明网2024年3月26日)

材料二:

定期自查自己微信或者支付宝的续费管理,把不需要的自动续费或自动扣款关掉……”不少网友给出了避坑指南,这实属无奈之举。维护、规范消费市场秩序,不能仅靠消费者吃一堑、长一智和受害者联盟抱团取暖,而是需要有法律、制度层面对商家行为的刚性约束。将于今年7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此外,相关部门应制定较可行的实施细则,明确商家在提供此类服务时必须履行的义务,让消费者维权时有据可依。同时,对存在违规行为的企业,也要果断亮剑处罚,以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摘编自工人日报2024年4月4日)

材料三:

如何查出自己微信订阅了哪些自动续费服务?

1.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自动续费涉及的是小金额,但是因为涉及的人数多,所以总金额很大,致使这一问题冲上了微博热搜。
B.网站自动续费的套路和乱象众多,如自动续费前不通知、默认勾选自动续费选项、提示文字故意使用浅色小字等。
C.开通自动续费功能容易而退出难,原因是有的商家不允许取消,或者需要用户通过复杂的步骤才能取消订阅。
D.对于自动续费问题,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一次对其进行了监管。
2.结合材料说说解决自动续费问题,政府、商家和个人分别需要做哪些工作。
3.小文奶奶的手机经常出现被扣费的问题,请你参照材料三的图片对奶奶做一番解说,查出手机自动续费的服务。
昨日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班级开展“白居易的出发与到达”主题学习,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别州民

白居易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注:①州民:杭州百姓。本诗是诗人卸任杭州刺史离开时所作。耆老:这里泛指地方乡绅,年长者。②甘棠:传说周武王时,召伯巡行南国,曾憩于甘棠树下,后人追思其功德作《甘棠》诗。后世常用“甘棠”称美地方长官有善政。③湖:指西湖(旧称钱塘湖)。
【乙】

白居易传(节选)

·欧阳修

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度支有囚系閨乡狱,更三赦不得原。又奏言:父死,絷其子,夫久系,妻嫁,债无偿期,禁无休日,请一切免之。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蔽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河朔复乱,贼取弓高,粮道。于是,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坐视贼,无能为。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久之,以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复拜苏州刺史,病免。

(节选自《新唐书》)

注:①度支:唐代掌管财政收支的部门②閨乡mǐn:地点名称。③絷zhí:束缚,拘绊。④鲠:直。⑤叵:不可。⑥钟泄:钟,集聚;泄,排。⑦左庶子:太子侍从官。
【丙】

后来有元稹、白居易二人在政治上都升沉了一番;他们却继承杜甫写实的表现人生的态度。他们开始将这种态度理论化;主张诗要“上以补察时政,下以泄导人情”,“嘲风雪,弄花草”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反对雕琢字句,主张诚实自然。他们将自己的诗分为“讽谕”的和“非讽谕”的两类。他们的诗却容易懂,又能道出人人心中的话,所以雅俗共赏,一时风行。

(《经典常谈<诗第十二>》)

1.下列对甲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着重描写送别的场景,“遮”“满”两字最能突显父老乡亲对诗人的留恋、不舍。
B.次句化用“甘棠无一树”的典故,旨在表达对自己为官期间毫无建树的自责愧悔。
C.第三句以朴质的语言概述当地百姓困苦的生活,饱含对底层百姓同情和对现实的批判。
D.最后一句采用对话形式,“留”与题中的“别”呼应,将挂怀之情寄予湖水,深化主旨。
2.解释加点的字词。   
(1)犹宜以贤者子孙___________                  
(2)进曰_______________
(2)是子我自拔 _____________                    
(4) 粮道_______________
3.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若黜之是蔽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
4.在甲诗的探究学习中,请结合乙文画线句子解决以下问题。
(1)简述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的前因。
(2)《别州民》中为何有“一湖水”“救凶年”之说?
5.“出发”是选择,“到达”是收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从艺术创作、为官从政两个方面来阐释一下白居易的“出发”与“到达”。
昨日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
3 . 小文在整理一份有关读书方法的资料时,不小心把资料顺序打乱了,请你将画横线部分的资料进行还原,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边读书边思考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考是一件主动的事,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们必须时常有意而思之,主动提升这项能力,才能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①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②由此可见,读书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认知,二是内化。
③读而不思,则如闭门造车;思而无意,则会浅尝辄止。
④其中关键在于“精”字。这个“精”并非反复多次,而在于深入仔细。
⑤认知转向内化,要义便是阅读时要思考书中内容。
A.③①④②⑤B.①④③②⑤C.③②⑤①④D.①③④②⑤
昨日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
4 . 回溯经典,同学们感受二十四节气的万千变化。

节气里有风物之美。春有“(1)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生机勃发;夏有“晴川历历汉阳树,(2)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的草木葳蕤;秋有“终古高云簇此城,(3)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的壮阔辽远;冬有“(4)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生生不息。节气里有人生之美。在人生的夏至时节,我们应有“(5)___________,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的淡泊从容;在人生的立冬节令,我们应有“(6)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激昂乐观;在人生的立春时节,我们应有“刚起头儿,(7)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的憧憬向往。倘若将节气智慧对应人生,生命便有了风骨。

昨日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5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言文中有不少词语都与古代礼仪有关,如《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揖”“拜”等,这里的“揖”指的是拱手行礼。
B.作为一位姑娘,张老师弱冠年华便有献身乡村教育的梦想,大学毕业后她便重返桑梓,教书育人。
C.古人的称谓很有意思。出于礼貌或尊敬,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如称王维为王子安;也可以对人称号表尊敬,如苏东坡;还有用籍贯来称呼的,如称岑参为岑嘉州。
D.小澄想了解俄国诗歌,老师向他推荐阅读普希金的《致大海》和《园丁集》。
昨日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南菁初中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6 .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自古至今,已融入中华民族精神的血液之中。九年级(1)班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探究汉字】
(1)小澄同学通过网络,查到“强”的甲骨文体(如图一),他发现这个字左边部分和右上角合在一起,就是“弘”, 而右下角像“虫”。《说文解字》提到:“强,蚯也。”所以,根据字形,我们可以推测“强”的本义是:气势弘大的虫子。随着字形演变,“强”的本义不再使用,引申出其他意义,如“自强不息”中 “强”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请你再写出一个与“自强不息”的“强”意思最接近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解说图标】
(2)小澄在查阅网络中发现,清华大学的校训中包含“自强不息”,请结合以上注解,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向大家介绍清华大学校徽图案设计及内涵。

注解: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清华大学校训,来自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的题为“君子”的演讲。
【补写事例】
(3)下面是同学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稿部分内容,请你结合语境,在《送东阳马生序》《秋天的怀念》《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中任选一个,为演讲稿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何谓自强?自强是直面困苦的意志,在艰难面前不灰心丧气;自强是身处低谷的坚持,在逆境面前不轻言放弃。翻开课本,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强不息的真谛是在残忍现实中顽强拼搏,是跌倒后奋力爬起。
昨日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南菁初中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7 . 结合语境,完成题目。

扬州民歌来源于民间,唱于市井。东去的扬子江和南下的大运河孕育了扬州民歌的独特个性:既有大江的澎湃,也有运河的隽永;既展示了苏北平原的辽阔,又浸润着江南水乡的秀美。民间小调、劳动号子,有许多是【甲】______的曲调:《茉莉花》芳香四溢,《杨柳青》清新扑面,《拔根芦柴花》情趣盎然;宝应的《绣兜兜》蜿转,高邮的《数鸭蛋》轻快,仪征的《胥浦农歌》高亢……【乙】洋溢着泥土芳香的扬州民歌会被永久地传承并保护下去。

(1)给加点字注音:(     )
(2)指出画波浪线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修改:“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3)填入【甲】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歌可泣B.慷慨激昂C.耳熟能详D.如雷贯耳

(4)【乙】处句子有语病,应修改为: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
8 . 名句默写。

行走,让你遇见万千景象,遇见陶渊明的桃花源:“①____________,鸡犬相闻”;遇见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凄神寒骨,②____________”;遇见孟浩然笔下汹涌澎湃的洞庭湖:“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行走,让你听见王勃唱离别之歌时的昂扬高亢:“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听见女子徘徊城头轻轻吟叹:“一日不见,⑦____________”的绵绵深情;听见君子“悠哉悠哉,⑧____________”的艾艾愁肠……

漫步诗丛,你肯定收获满满,那么记下这一路的芬芳吧。浩瀚典籍渺如大海,文海拾贝也乐趣无穷。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9 . 【材料一】

①春暖花开,“新春战袍”马面裙热度不减,频频亮相。如今,包括马面裙在内的新中式服饰不但在景区频频亮相,还成为日常穿搭。事实上,带有中国元素、传统特色的国货“潮品”越来越得到市场认可。

②“马面裙又称马面褶裙,是汉服的一种,也是中国明清时期汉族女子着装的典型款式。马面裙在中国的热销得益于近年刮起的‘新中式’国潮风,即流行兼具中国传统风格与现代设计感的服装。”这是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初的文章对马面裙的介绍。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3月25日, 有改动)

【材料二】

——2024年中国国潮经济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调查报告

【材料三】

①“我们的审美方式和潮流这些年一直在发生变化。”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认为,这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刚打开国门时,人们觉得外来的一切都很时髦。随着时代发展和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很多人经过文化教育、现实了解、中西比较,辨别能力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提升。

②随着时代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蒸蒸日上,开始追寻审美表达上的丰富性,比如通过“物”来传达精神旨趣和审美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国潮”设计贯通着当今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美学风格和时代气象。

③根据某网购App数据,2023 年国货“潮品”消费中,“95”后、“00”后正成为消费主力,占国货“潮品”消费的82.6%,其中“00”后消费占比近六成。年轻一代展现出强大底气和文化自信。他们从小接触互联网,在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经济腾飞的背景下成长起来,不仅眼界开阔、对新生事物接受度更高,而且拥有平视世界的底气和更为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消费心态上,他们不盲从外国品牌,乐意接受本土品牌,并以此为傲,愿意通过社交媒体等分享自己的审美偏好。

(选自人民网2022年8月15日,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马面裙仅仅是春暖花开时在景区频频亮相,并没有真正成为日常穿搭。
B.中国国潮经济的市场规模在逐渐扩大,同比增长率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可见带有中国元素、传统特色的国货“潮品”越来越得到市场认可。
C.中国人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后,开始注重通过“物”来传达精神旨趣和审美态度,这也体现时代的进步。
D.年轻一代正在成为国货“潮品”的消费主力,他们拥有平视世界的底气和更为坚定的文化自信,所以在消费心态上他们支持本土品牌,反对外国品牌。
2.从材料三看,年轻一代为何成为国货“潮品”消费主力?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说材料二中关于国潮市场规模2024——2028年预测的依据。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10 . 沧浪亭记

[宋]苏舜钦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佑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有删改)

【注释】①僦(jiù):租赁。②崇阜(fù):高山,这里指高高的码头。③并(bàng):通“傍”。④杠:独木桥。⑤北碕(qí):北边曲岸上。⑥幅巾: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此指装束随便。⑦锱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⑧磨戛:摩擦撞击,可理解为斤斤计较。⑨鄙:庸俗。
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澄 川 翠 干 光 影 会 合 于 轩 户 之 间 尤 与 风 月 为 相 宜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其地阔:______________               (2)水之又竹:______________
(3)日光下______________               (4)不盈寸:______________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自然美景,往往有净化心灵的作用。在这一文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