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057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旧循南隍,与江并流以东。唐人高骈始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渚。渚者,合江故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弗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濑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

既而主吏请记其事,余以为蜀田仰成官渎,不为塘埭以居水,故陂湖潢漾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

(节选自吕大防《合江亭记》,有删改)

【注释】①沱:沱江。②江:长江。③府:成都府。④从茆:杂草丛生。⑤治事:处理政事。⑥濑:激水。⑦官渎:官渠。官方修建的水渠。⑧埭:堵水的土堤。⑨陂湖潢漾:泛指河川湖泊。陂,池塘;潢,积水池;漾,小的湖泊。⑩潴水:水积聚,此指蓄水。⑪蹲鸱:植物名,俗称芋头。⑫俾:使。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作文以记之                                 引凄异(《三峡》)
B.不物喜,不以己悲                           分人(《曹刿论战》)
C.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                           未复有能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D.陂湖潢漾之胜比他方为少                    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2)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唐人高骈始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渚
4.甲、乙两文同是因重修名胜而写,所绘之景也有相似之处,请体会两文的写作意图有什么不同。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

2 . 人生最好是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

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3 . 请将“花开无声”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享受平凡

马亚伟

①幼时我一度以为自己是个天才。从小到大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几乎每次都考第一名。一位数学老师曾说过,我是他教过的学生里面最聪明的,没有之一。那时候的数学题没有能难住我的,我觉得自己就像个所向披靡的大英雄一样,战无不胜。

②可是事实证明,我先其量也只是个考试型人才。走向社会以后,我才发现自己不仅不是天才,甚至比一般人还要笨一些。大概是在我20多岁的时候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那个阶段我懊恼无比。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而现实却一次次把我打入尘埃,巨大的落差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继而对世界产生了怀疑。大概到了30岁的时候,我接受了自己的平凡。芸芸众生,绝大多数都是像我这样的平凡人,天才只是极少数。生活中那些做出点成绩的人大多也不是天才,不过是平凡人默默奋斗多年的结果。于是,我开始安于默默无闻,并且学会了埋下头来做事,不再有任何抱怨。

③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也是一次破茧成蝶的成长。三毛说:平凡简单,安于平凡,真不简单。到了40岁,我没有实现自己期望的目标。认真想想,好像没什么像样的成绩和建树。不过,我真的学会享受平凡了。这种状态,不是因为麻木和无奈,也不是阿Q似的自我安慰,而是真正地享受其中。人生百态,平凡最真。很喜欢这种松弛而自由的状态,不会苛责自己,也不会被别人苛责,活出了云淡风轻的境界。对于平凡人来说,平凡就是幸福。

④享受平凡,活得轻松。从某种角度来说,平凡是人生最舒适的状态。因为平凡,所以没有聚光灯照射的压力和不安。如果你处在风口浪尖的位置,一定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身上的一点瑕疵都无法掩饰,而且还会被很夸张地放大。而如果你接受并认可了自己的平凡,就不用殚精竭虑维护完美人设,你可以放任自己有一些小缺点,也可以宽容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不跟自己较劲,活得就像一片自由舒卷的云,轻松自在,无忧无虑。放松自己,享受平凡,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状态,生命质量得以提升。

⑤享受平凡,活得快乐。认可了自己的平凡,便不会给自己增加太大压力。平凡的人容易满足,会把平庸琐碎的小快乐当作珍宝。比如一次小小的升职或加薪、一顿跟家人团聚的晚餐,一杯爱人递过来的热茶,都容易让我们获得巨大的满足和幸福。因为标杆不高,快乐和幸福不再那么遥不可及。平凡的人之所以幸福指数高,就是因为对生活和人生的要求少。不再好高骛远,让无法触及的目标左右心情和生活;学会了脚踏实地,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平凡的人快乐多,随手可拾的幸福,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身边。

⑥享受平凡,并不意味着放弃奋斗。我们依旧对生活抱有热情和憧憬,不过我们对幸福人生的理解更加深刻通透了。我们懂得了如何取舍,懂得了生命中哪些东西是最重要的。为了心中的目标,我们依旧在努力。

⑦能够享受平凡的人,是活得最清醒的人。真正的享受平凡,是一种看透生命本质的淡然和豁达。我们曾经渴望命运的波澜壮阔,曾经渴望人生的辉煌灿烂,经历过千回百转,才明白平凡是人生的最终归宿……

1.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
2.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两句话哪个适合作选文的论据?为什么?
A不要光赞美高耸的东西,平原和丘陵也一样不朽。——英国作家菲·贝利
B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
4.生活中总有一些平庸琐碎的小快乐,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模仿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将空格处补充完整,并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平凡的人容易满足,会把平庸琐碎的小快乐当作珍宝。比如____________,都容易让我们获得巨大的满足和幸福。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陪伴

万吉星

①大麦村的冬天总是如此寒冷。天空像被蒙上了一层灰布,空中不时飘着零星的雪花。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一条条车辙印儿向远方蜿蜒。

吱呀——吱呀——刺耳的声音从三轮车的链条处传出。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儿穿着厚厚的棉袄窝在车斗里,黝黑的脸颊肉乎乎的,被风吹得黑里透红。

前面骑车的是一个老头儿,裹着绿大衣,皮肤皱巴巴地贴在骨头上,身体微微前倾,正用力蹬着三轮车,发出沉重的喘息声。

爷爷,我可以下来自己走。小男孩儿稚嫩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⑤老头儿一笑,露出泛黄的牙:没事儿,狗蛋,这点儿路可碍不着咱。说完更加卖力地蹬车,像在证明自己的强壮。

狗!是狗!爷爷停下,停下!是小狗!狗蛋激动地叫起来。在路边的垃圾堆里,有一只灰黄的、看起来四五个月大的小土狗卧在里面,紧闭着眼,打着哆嗦。

⑦爷孙俩走到小狗前面蹲下。狗蛋太想养一只狗了。平时爷爷去地里干活儿,家里就剩他一个人,实在是有些孤单。

爷爷,咱养它吧。狗蛋抬头,眼里充满期盼。

⑨老头儿犹豫了一下,伸出手摸了摸孙子的头,说:好,狗蛋想养咱就养。老头儿把狗蛋和小狗都放到车斗里,说:坐好,咱回家。

吱呀——吱呀——三轮车的声音重新响起来。

⑪老头儿是个木匠,手艺不错,村里经常有人找他做个凳子、做张桌子。他做工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脸上的皱纹似乎都紧绷了起来。狗蛋则在旁边与小狗玩得不亦乐乎。

小黄,握手,坐下,好狗!小黄仰起头叫两声,非常骄傲。它已经比刚被捡回来时大了两圈。

小黄,等爸爸妈妈回来,一定会夸你的。狗蛋满怀期待地说道。

⑭老头儿停下手里的活儿,愣了一愣,对狗蛋说:狗蛋,想爸妈了?过了腊八就是年,他们马上就回来啦。

⑮那天晚上,爷孙俩多给了小黄两块肉。爷孙俩在桌边吃饭,小黄趴在桌腿旁。热气盈满了屋子。窗户透出暖黄的光,在黑夜里格外亮眼。

爷爷,往左一点儿,右边再高一点儿,好了。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爷孙俩在门口贴春联,忙得热火朝天。老头儿把字倒过来贴在大门上。福到喽!福到喽!狗蛋在旁边拍手叫好。

吱——大门突然被打开。

狗蛋,我们回来了!门外传来许久未听过的声音。爷孙俩愣了愣,狗蛋最先反应过来,张着双臂跑了出去:爸——妈——你们终于回来了!

⑲爸爸把狗蛋抱起来,说:儿子长高了,也壮实了。

来,快进屋,屋里暖和。老头儿从屋里出来,虽没多说什么,但满眼笑意。晚上,一家人忙活了两个钟头,做出了一桌团圆饭。四个人围着一张小方桌,狗蛋好奇地听着爸妈讲述城里的新奇事物: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还有晚上也不会黑下来的街道。

㉑“爸,这几年我们在城里打工攒下些积蓄。我们准备初五就回去,把狗蛋接到城里去上幼儿园,毕竟城里的条件要好一些。儿媳给老头儿边夹肉边说道。

老头儿看了看碗里的肉,手微微颤抖,用筷子夹起来放到嘴里:好啊,狗蛋长大了,和我在这小村子里也待久了,该去大城市见见世面喽。

㉓狗蛋也很想到城市里去看一看,说道:爷爷,我会经常回来看你的,我给你带好吃的、好玩儿的回来。

㉔老头儿欣慰地笑了笑,摸了摸狗蛋的头,没说什么。他知道,孙子一出去,一千多公里的距离,常回来怕是难喽。

㉕大年初五,狗蛋抱着小黄,一家四口到村口等去火车站的大巴车。大巴车从远处缓缓驶来,老头儿弯下腰,紧了紧狗蛋的衣领,嘱咐道:去了城里要照顾好自己,要吃饱穿暖,别被人欺负。

哧——大巴车在四人面前停下,车门打开。爷爷,我走了。狗蛋抱着小黄上了车,回头说道。

㉗老头儿笑了笑,用力地挥着手。大巴车发动,开走了。路过的人冲着老头儿喊:张爷,孙子走了?

走了,都走了。老头儿凝望着刚开出不远的大巴车,眼里淌下几滴泪。

㉙大巴车开出没多远,却突然停下。老头儿有些紧张,以为出什么事了,看到大巴车重新启动才放下心来。狗蛋从车窗探出头来,喊了句话,老头儿听不清,挥了挥手。

㉚这时,只见有东西从车旁跑了过来,是小黄!

㉛小黄跑到老头儿身边,绕着他转圈。老头儿笑了,说:走喽,小黄,咱们回家。

㉜大巴车转过山脊,消失不见。

㉝老头儿转身,步履有些蹒跚,一步一晃往村里走去,小黄跟在他身后。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23年第9期,有删改)

1.小说以“陪伴”为主题,聚焦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生活,讲述了祖孙三代人之间和陪伴有关的故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
前面骑车的是一个老头儿,裹着绿大衣,皮肤皱巴巴地贴在骨头上,身体微微前倾,正用力蹬着三轮车,发出沉重的喘息声。
3.选文第⑨段中老头儿为什么“犹豫了一下”才同意狗蛋收养小狗的请求?
4.选文第㉔段和第㉗段都写老头儿“笑了笑”,含义有什么不同?
5.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小狗在选文中的作用。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6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对知识的记忆是有时间限制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般在24小时内就会忘记30%以上,在3天内就差不多会忘记70%左右。

所以在两个来月的暑假时间,孩子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复习,每次开学,老师也会安排一次收心考试,从考试结果可以看出,暑假没复习的孩子,成绩惨不忍睹,而复习了的孩子,成绩就相对比较优秀。

孩子不愿意复习的原因在于没掌握好的复习方法,只会把书本拿出来一页一页翻,对于高年级的孩子,要想把以前学过的知识都复习一遍,太难了,也非常耗费时间,这样孩子自然也就不愿意去复习了。即使有的孩子硬着头皮复习,也没有把学过的知识建立一个知识体系,知识在他大脑里面还是单一存在并且是片面的。

因此建议用思维导图复习的方法。这种方法有趣又简单,并且能够把知识串联起来,从而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异同,形成一套套知识体系。效率也非常高,只要不断进行练习,形成习惯就可以了。

通过画这些导图,可以把以前学过的所有知识都综合起来,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也能找到这些零散知识点之间的异同,也就方便了孩子的理解和记忆。这样也避免一本一本书去复习,一个知识点就是一幅图,画完贴在房间的墙面上,没事看几眼,也就记住了。并且画导图也是一种乐趣,孩子更喜欢的是画,而不是死记硬背,通过思维导图复习就能大大提高孩子复习的效率,提升孩子学习的兴趣。

(节选自《历史那点事儿》)

【材料二】

一些当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生在真实性活动情境和有思维图像生成中学习课堂内容,他们就能够建构一个更加整合的、有用的知识基础。真实活动类似于他们在外部世界可能遇到的活动。例如,当学生给真实的人写故事、散文和信,而不是完成人为的写作练习时,他们的写作技能在质和量上都能够表现出更大的进步。当学生建构他们的地图而不是完成包括地图解释的课本练习时,他们对怎样使用和解释地图获得了更彻底的理解。而且,当学生使用数学完成真实生活中的任务时,他们也更有可能检查他们在数学问题上的答案,尤其是确保他们答案的逻辑意义。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思维导图的关键词记忆,迫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事物的关键点;思维导图的色彩及图形可以充分刺激大脑,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的能力。在学生预习时或是老师教学完成后,学生自己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来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此学生自己探索整理出来的内容,比老师直接灌输知识,印象会更加深刻,理解也会更加透彻。

(节选自奥姆罗德《教育心理学》)

【材料三】

刘同学坦言自有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做一个知识网络结构方面的思维导图,自己动手系统梳理各科知识结构网络。下面是他提供的一篇满分作文的《文章写作思维导图》。

1.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将暑假复习学过的知识和没有复习学过的知识的孩子考试成绩加以比较,发现复习了的孩子成绩比较好,说明人对知识的记忆有时间限制,需要反复记忆。
B.复习时如果不能把学过的知识建立一个知识体系,知识在大脑里面还是单一存在并且是片面的,那么复习的效果并不好。
C.材料二通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学生在真实性活动情境中学习课堂内容的效率会更高。
D.思维导图的使用,用在复习旧知识上,要比预习新知识效果好。
2.面对马上到来的中考,小李同学发现好多知识点记不住。请你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说服她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复习。
3.我们在文章写作时会采用怎样的基本思路?请结合材料三的《文章写作思维导图》,补全下面这位同学的发言。
我在文章写作时,首先要确定好_________:加标题时,可采用事件加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的方法;在写作顺序上,按照_________进行写作。同时,要考虑文章的________,按照总分、总分总及分总等结构安排内容。(意思对即可)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释】①却望:回头望。②千门:泛指京城。③川原:郊外的河流原野,这里指家乡。④秦关:秦地关中,即长安所在地。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的首联都紧扣题目中的“望”字,描绘了春日长安城凄惨破败的景象。
B.甲诗中“家书抵万金”写出消息隔绝、久盼不至时的心情,易使人产生共鸣,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C.乙诗首联中的“闲”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春草的自由舒展,反衬诗人内心的愁苦。
D.两首诗都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的感时伤世及思家之情。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
8 . 古诗文默写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诗人因朋友远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极致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9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三”独具魅力。请从《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中选取一部,写出一个运用“三”字叙述的故事,并谈谈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10 .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这首诗是他答谢白居易之作。
B.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如“孤”“鄙人”“在下”等;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如“卿”“大兄”等。
C.《简·爱》的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这部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让主人公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人生理想和爱情故事。
D.《朝花夕拾》中《狗·猫·鼠》一篇表现了鲁迅对动物的喜爱,呼吁人们与动物和谐共处。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