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025 道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人间最美四月天,比风景更美的,是人的心灵。

请回忆那些让你感知到美好的人和事,以“你________的样子,真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章不得出现影响评卷的人名、地名、校名等,如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④不得抄袭或套作。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作文 | 困难(0.15) |
名校

2 . 席慕容写道:原来,悲愁的来源并不是幸福的易逝,而是因为在幸福临近的时候没能察觉。很多时候,导致不幸的根源,恰恰源于我们对自身幸福的视而不见。我们忘了,幸福从来就不止一种模样。

请以“不一样的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章不得出现影响评卷的人名、地名、校名等,如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④不得抄袭或套作。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编排话剧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小说内容。为此,我们打算将下面这篇小说改编成话剧,请你一起完成编排工作。

娘心堂

杨西京

日头出来一锄把高了,先生拄锄立在自家药材地头。远处,走过来一位白发妇人和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

男孩一走近药材地,就俯身捧起一棵地黄肥厚的叶片,闻闻;蹲下身摇着一篷远志细茎上的叶条,亲亲;立起来摘一把红里透亮的枸杞,嚼嚼。边嚼边哼道:要想不生疮,喝点地丁汤……”

老妇轻轻问:先生,给人家约好了吧?先生点头、畅笑。

先生已行医四十载,祖传只许看病,不许开药店图财,先祖遗训:贪财受惠,败家声,毁身心,辱医道!名方离不开好药,中医疗效很大程度取决于药材的地道和售药者的德行,因而,常为找不到仁心合作者而发愁。

祖孙俩的身世,先生早已明了:老妇八旬有六。同治七年,豫东一做药材生意的夫妇,携子进货,遇匪劫,仓逃时,幼子丢失,恰被老妇撞见,抱回收养。

近时,老妇体衰孤寡,恐死后此子无所靠依,便四处遍访各药铺、种药人,以期能碰到来此做药材生意的其子父母,还子人家,以了心念。

先生为老妇如此义举动容,答应帮忙。一日先生行医时,忽见一外地中年夫妇,打听方圆有没有好闻草药味的十岁左右的男孩。先生大喜,遂约其今日到自家药材地头与这对祖孙见面。

时已近午。(A)老妇一会坐下一会儿立起撩衣擦眼,向东望着。

东边乡间小路上,现出一对匆匆的身影。先生见状,大声招呼。

中年夫妇飞也似地奔到先生面前。先生遂问:您家孩子打小有啥特点没有?

男人冲着嘴角还留着枸杞沫的孩子,说:两脚不会移。孩子速对:要吃五加皮!”“泻药轻煎。”“补药浓熬。”……

男人说:俺家子孙自小遗传有二,一好记药谣,二是凡见炮制后的药材,一闻即嚏。他从包里捧出切好的数种药片,男孩一见,笑嘻嘻抓过来,药香冲入鼻腔,喷嚏接着喷嚏……

⑬“俺哩娃啊……”女人抱住孩子,放声啕啕。男人扑通一声,跪地恩人哪!

B老妇连连撩着衣裳角一会儿擦左眼一会擦右眼。长长吐了口气,笑着说:俺孤寡老婆儿,眼看该入土了,老怕孩子受罪,今儿把孩子还给您,俺死都合上眼了。

闻此,男人抱住老妇左腿,女人抱住老妇右腿,大喊:——”

老妇愣住了!

男人哭着说:那年俺逃回家,俺爹娘一听,俺俩把他们的孙子弄丢了,一气之下,先后去世……我们没有娘了……从今往后,您就是俺亲娘,俺给您养老送终,报您养儿重恩,还儿大义!

孩子明白了,从身后抱住老妇的腰,一口一个奶奶地叫。

爽爽的秋风,暖暖的秋阳。先生对眼前这一家人说:老人家,您有一颗善养天下的娘心’,一有娘心’之盛德,二有娘心’之大义!你两口一有赤子之情,二有赤子之孝。俺的心事不愁了。您俩将药店迁来,俺将这三亩药田资您立家。从今后,俺以娘心’之德行医,您以娘心’之义开店,让百里百姓,看得起病,买得起药!中不中?

⑳“中!一家四口笑着抢答!

一个月后,一串鞭炮声里,药店开张,门楣上大书——“娘心堂

(选自杨西京《河洛儒医》,有删改)

【梳理剧本·理内容】
1.根据你对小说的理解,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小说第②段划线句“俯身……闻闻;蹲下……亲亲;立起……嚼嚼”,句式整齐,使文章的语言节奏明快,有韵律之美。
B.小说第④段通过写先祖遗训和找不到仁心合作者而发愁,刻画了先生医者仁心的特点,为后文资助中年夫妇开药店做了铺垫。
C.文章结构虽严谨,但多次出现的中医药学知识,既和人物形象无关,又与情节发展无关,比较赘余。
D.小说的语言平淡舒缓,平实质朴,同时又使用了一些方言词汇,读来清新朴素,充满乡土气息。

【研读剧本·觅悬念】
2.演员发现在小说的开头作者设置了多处悬念,请找出其中一处,分析其作用。
【走进人物·排剧目】
3.老妇人是整部话剧的核心人物。为了让演绎更加贴近剧本,扮演者对文中老妇擦眼睛的AB两处细节进行解读。请结合内容,分析这两处老妇当时的心理。
【把握环境·选道具】
4.小说第⑲段“爽爽的秋风,暖暖的秋阳”的环境描写,给道具组增添了麻烦。在改编成话剧时,是否可以省略掉?为什么?
【研思主题·探意蕴】
5.探究剧本的过程中,导演发现从不同人物角度出发,小说的主题不同。请结合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文章的主题。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方舟

陈曙辉

完全是一个梦境,完全是一幅图画。

深秋的黄昏,1938年重庆街头,兀现一支奇怪的队伍:澳洲马背着美国火鸡,英国猪扛着北京鸭,荷兰牛驮着长毛兔……押队的人年轻、衣衫褴褛、须发蓬松,好似苏武塞外归来一般。他一看见人群中的罗家伦,走上前,平静地说:校长,我把它们带来了。罗家伦校长一愣。随即两人抱头痛哭。

七七事变后,日机开始轰炸南京。紧急关头,南京中央大学的校长罗家伦决定迁校:我们绝不当亡国奴!搬迁最难的要算学校的各种家当。或笨重或精密的图书馆仪器都已装箱,但农学院那些巨资引进的美国加州牛、荷兰牛、澳洲马、英国约克夏猪、美国火鸡,如何带走?此时的罗家伦做了一回《圣经》上的挪亚,将最好品种每样选一对,装进特别改造的轮船运走。余下大部分他交给畜牧场员工,无奈地说:这些动物,你们杀掉卖掉也好,自己吃掉也罢,绝不能留给日本人!

畜牧场员工没有杀也没有吃。他们在总指挥的部署下,把鸡笼兔笼置于牛背,分牛、羊、猪三队赶至长江边,上了四只大木船。船在枪炮声中驶过长江,开始了挪亚方舟式的动物长征,向着重庆艰难行进。

四条木船全部是人力摇橹,风高浪急,运输不易。我们想象不出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日寇穷凶恶极、畜禽染疾患病、人畜食粮不足、土匪烧杀抢掠……经过2000多公里的跋涉,西迁的动物大军靠着惊人的毅力终于到了重庆。跨越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重庆五个省,水陆兼程。历时,整整一年。

行文至此,这个另类长征的设想、实施总指挥还未露面。主要是人们对他知之甚少,记载甚少。比之抗战中诸多赫赫大名,他是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他叫王酉亭,南京中央大学畜牧场的员工。危急关头,他以高价雇来四条大木船,启动动物长征这一壮举,只因他和校长有着一样的国仇家恨:动物的尸体都绝不留给日军!

王酉亭临危受命,为一所著名大学的转移,将一支哞哞”“咩咩的动物大军,山一程,水一程地送抵目的地。他为严峻的抗战史添加了一页童话,一个传奇

至今仅知王酉亭1949年没有去台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南京去世。

寻找主帅无法继续。只有一个画面留下——

一路风烟模糊了身影,风卷起褴褛的衣角。身后无声移动的动物大军,它们枯槁的皮毛被夕阳镀上了一层金光,仿佛从《圣经》上走下来……

这些真实的故事如一束光,即便渺小,依然伟大,依然在暗夜里奋力发光。

(节选自《散文》杂志,有删改)

美好的情怀总是叩动人心。好故事是如何产生的?小巴和小蜀邀请你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之旅——“像作家一样去阅读”。
【像作家一样去阅读·转换视角】
1.小巴想站在王酉亭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请帮忙将故事内容补充完整。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京中大紧急迁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作家一样去阅读·理解详写】
2.探究时,小巴和小蜀发生了分歧。请结合文本内容,为小蜀阐述合理的理由。

【像作家一样去阅读·赏析夸张】
3.小人物王酉亭身上有着光辉的品质。小巴认为第⑧段中“他为严峻的抗战史添加了一页“童话”、一个“传奇”,加点词的夸张用得好,请你结合内容赏析好在哪里。
【像作家一样去阅读·品评表达】
4.小蜀品读第11段时,感觉意蕴深长。请分析这段文字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像作家一样去阅读·聚焦标题】
5.阅读时,他们联想到了《圣经》,联想到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请结合他们找到的相关材料,谈一谈本文题目《方舟》的含义。
相关材料一:

方舟源于圣经,讲述上帝让挪亚造一艘巨大的方形的船,用来躲避洪水,保护人类和动物。方舟成为拯救人们脱离困境的象征。

相关材料二:

抗战时期,国宝颠沛流离。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展示出中国人在民族危机面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气概和智慧,表现了中国人深沉的爱国之情。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文以载道”,字里行间倾诉的“道”,是仁人志士们理想的追寻、人格的坚守。请你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养竹记》节选   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故作《养竹记》。

(有删改)

注释:①砥砺:磨练       ②夷险:平坦和险阻
1.下列文言文句子和成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仙则       思义B.无案牍之   而获
C.竹本          根深蒂D.思砥砺名       天马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类比,引出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上”“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苔草的神态,映衬出陋室环境的清幽与别致。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比较分析甲乙两文在文中的具体表现,完成下面的表格。

篇名

《陋室铭》

《养竹记》

“物”的特征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_______
竹节贞

“物”的象征

_________象征君子坚定不移、通达正直、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手法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

主旨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
名校
6 . 古诗博大精深,意境深邃。我们一起研读吧。

类别

诗句

作者及出处

草木之思

杨花榆荚无才思,①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个人之思

念天地之悠悠,③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家国之思

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此夜曲中闻折柳,⑤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哲理之思

山重水复疑无路,⑥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体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这一道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理想之思

反映诗人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人生哲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名校
7 . 美德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行动。班级决定开展“孝亲敬老月”活动,请你参加。
【“孝”语设计】
(1)海报是图文并茂的一种艺术宣传形式。即将到来的“母亲节”,同学们准备制作两张母亲节的活动海报,以感恩母爱。请你比较两幅海报,为其分别设计一句话,与画面形成对应关系。

文字设计: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设计:长大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孝”行沟通】
(2)班级还准备去社区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活动前,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提前两天将此事告知父母,征求同意,争取父母的支持,你会怎么对父母讲呢?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经典名著”——《海底两万里》。
(1)下列阅读笔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2)《海底两万里》情节的节奏,时而舒缓,时而紧张,请参看下面的思维导图,选取两个你熟悉的章节,具体分析:凡尔纳如何通过情节的节奏变化,来拨动读者的心弦?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二十四节气是最有诗意的历法,是传统文化的精华。请从下列三幅节气画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运用具体的意象,写出所选节气的特点和诗意,句式不限。

              

节气画:                 立春                                                                    清明                                                                 立夏
示例:惊蛰——一声响雷,一场春雨,越冬的蛰虫苏醒,万物生机盎然。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经典中的美德,是一种精神的丰饶,是一种心灵的晶莹;是     )育生命的甘泉,是穿透黑暗的阳光。现代经典中,有颠沛流离的年代,鞠躬尽cuì     )的爱国情怀;有和平崛起时期,     )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有关怀弱小,悲天悯人的良知;有请教先贤,不耻下问的谦逊。

这些跨越千年的文字,让中华美德贯穿历史长河,熠熠生辉。《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有知信守礼的情操。古文,也是透视美德的一扇窗。《卖油翁》里有熟能生巧的品质。新时代的华夏儿女任重道远,应传承美德,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     )          鞠躬尽cuì(     )          (     )而不舍
2.语段中四个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颠沛流离B.悲天悯人C.不耻下问D.任重道远
3.第二段的正确语序是(     
A.①②④③⑤B.①⑤②④③C.③②④①⑤D.③④②①⑤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