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1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觉醒年代》刷屏,到《长津湖》强势领跑电影市场,再到剧集《功勋》以豆瓣破9分的成绩占据剧集年度榜单前三的位置,“主旋律”题材作品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浓烈爱国热情和致敬英雄的浪潮。“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敬仰历史,也关注当下。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英雄文化在今天盛行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很多思考。

英雄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形象、最难忘、最震撼的文化记忆,伟大的时代呼唤英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各行各业的无数英雄,在平凡中奉献,在“无我”中成就“大我”,才成就了今天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辉煌。可以说,没有英雄,就没有英雄文化;没有英雄文化,就难以出现英雄。

英雄文化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丰沃土壤,是赓续传承民族基因的精神底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时代新人。时代新人主要是指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青年。英雄文化对青年的培育、塑造意义深远。只有引导青年形成颂扬、崇敬、效仿英雄模范的风尚,使其继承英雄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斗争精神,才能树立民族的骨气、底气、正气。

(选自《人民论坛》,有删改)

材料二:

江苏省徐州市一名12岁男孩与母亲对话的视频近日冲上热搜,让亿万网友感触。不少网友写道:“很抱歉以这样的方式了解‘三属’优待证。”

相较于退役军人优待证,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三属”优待证。“三属”优待证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遗属优待证”,面向符合条件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等其他优抚对象发放。男孩持有的就是“三属”优待证。

这张证的“重量”值得每个人了解。优待证卡片本身很轻,内涵却很重。每一张优待证都代表一份牺牲、一种付出。“三属”在刷优待证时,并不只是为了优惠。正如男孩妈妈所说:“我们在出行、旅游时用这张证,不是为了优惠优待。而是这时,我们能感受到孩子爸爸还在我们身边。”这张证不仅值得人们了解,更值得人们尊重。

(选自《中国国防报》,有删改)

材料三: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红色旅游成为人们表达爱国热情的一种方式,既能满足出行的需求,又能感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带来的精神震撼,红色旅游已然成为一种新业态。

假日期间,各地深挖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红色体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重温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奋斗力量。基于同程艺龙景点大数据的分析显示,国内红色旅游景点及相关旅游产品种类丰富,红色旅游景点的游客年龄结构相对年轻。红色旅游已经不再仅仅是老年人的最爱,它已然成为广大年轻人群喜欢的旅游主题。各地充分运用红色旅游景区所承载英雄模范的号召力和身边典型的带动力,讲好英雄故事,融合业态吸引人。红色主题博物馆也将利用好红色资源,打造革命博物馆特色IP。同时,运用新技术,吸引更多年轻人,激励大家坚守信仰、不忘初心。

(选自《中国旅游报》,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英雄文化在今天盛行,“主旋律”题材作品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浓烈爱国热情的浪潮。
B.每一张退役军人优待证都代表一份牺牲、一种付出,这张证的分量值得每个人了解。
C.国内红色旅游景点的游客年龄结构相对年轻,红色旅游已然成为年轻人喜欢的主题。
D.国内红色旅游景点及相关旅游产品种类丰富,要讲好英雄故事,融合业态才能吸引人。
2.根据【材料三】国内红色旅游需求结构图,分析各地可开发哪些资源吸引年轻人学习英雄文化?
3.习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讲话时提到:“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如何让英雄成为时代最闪耀的“顶流”?
2024-05-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滨海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仰望一朵治愈的云

①赵辉永远记得,在他27岁生日的前一天,天空中出现了一朵巨大的积雨云。那时节,他本应无心仰望天空,因为他的博士论文屡次没有获得理想的实验数据,可能在理论猜想上就出现了谬误,需要修改研究方向。这意味着,赵辉不可能如期毕业。

②那段时间,赵辉心情郁闷,每天机械化地领材料、做实验、改论文,无心茶饭。这一天,他照例在下午三点钟才想起来,要去学校西门取外卖,匆匆吃完早已凉了的午饭,他骑着自行车往实验室赶,忽然听到前面的女孩赞叹:“那朵云,真是奇观哦!”赵辉停车仰望,湛蓝天空中赫然出现一朵巨大的积雨云。那是一朵近乎完美的蘑菇云,云底部分由发亮稠密的小云团组成,仿佛无数雪白的蚕茧在团聚,每个“蚕茧”都在悠然发光,而在云底之上,是展开的扇形云团,纤薄如庞大的水母,飘冉如高达数千米的轻纱帐篷,带着从云底喷薄而出的能量。

③赵辉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击中。他判断,那朵云正好在离学校老图书馆不远的地方。他蹬车抵达了那朵云的正下方,发现那些蚕丝一样堆叠的浓厚云底,将周围的天空衬得更加湛蓝了,而蘑菇云的顶部正在缓缓地收拢,很像天空中摇曳的巨大降落伞。那一刻,赵辉的心被惊讶、震撼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欣喜占领了。在折返实验室的路上,他吹起了口哨。很快,他就被自己的欢快吓了一跳,原来这仰望天空的瞬间,把他从实验的不顺利、改论文的纠结以及竞争所带来的压抑中拔了出来。

④他从各个角度拍了蘑菇云的照片,放到了师兄弟群里,群里一片惊叹。紧接着,有人发出了从实验室的窗户拍到的蘑菇云——在被太阳照射的西面,出现了璀璨的宝光现象。

⑤赵辉记得,在这个群里,已经很久没有生活际遇的分享,更别提对自然景观的感叹了。所有人都被尽快毕业、尽快找工作的压力裹挟着,做学术似乎成了一种煎熬。

⑥长达数年的研究生涯中,赵辉的师兄弟靠奋力举铁来解压,师姐们靠一天数杯咖啡来抵御倦怠,赵辉从来没有想到过,在学业的缝隙里,抽出几分钟仰望天空,就能得到安慰。是的,这朵云忽然启迪了他——也许,留在一流的学者身边,把手头的前瞻性实验做得更扎实一点,比潦草地混个毕业文凭要有意义得多。能在校园里多看一年云,也没有什么不好吧。

⑦从此,观云让赵辉体会到了另一种生存意义,带着“跳出尘世外,坐看迷醉景”的悠游。赵辉有时会带着导师布置的任务,去外地的科研机构做实验。在飞机上,他会开着舷窗遮光板,戴上墨镜,细赏云天风景。他发现,飞机在起飞阶段,低空经常会形成像涌流的浓厚水雾一样的云,它们像平贴地面的瀑布一样,很容易因太阳的斜射而出现漂亮的宝光。一旦飞机爬升到万里高空,在离机翼几十米地方的卷云和卷积云,又仿佛带着天庭宝物的光辉,散发着丝质的光亮和棉花糖的甜意。

⑧研究半导体技术的赵辉终于成为发烧级的观云爱好者,这帮助他抵御了毕业前后的无尽彷徨。有一次,他去研究院面试,考官连珠炮般的追问弄得他有点窘迫。走出面试现场,赵辉意外遇见了低到几乎擦到高楼楼顶的跑马云,夕阳西下,它们一朵接着一朵,飞快移动,仿佛奔赴一次重大的聚会。它们严肃又倨傲,有时如长啸,有时如低吟,就像海涅在诗歌中所述的“苦痛的灵魂”。赵辉放下对面试的种种猜想与懊悔,开始拍摄这些令人震撼的云,并以延时摄影的方式,做成小视频,传给远在老家的父母看。

⑨老母亲看了赵辉拍摄的“跑马云大片”后,说:“能拍云,能吃得下饭,能意识到与其担忧狂风暴雨,不如在狂风暴雨之前欣赏这些永不再来的云……孩子,这个法子好,我终于对你放心了。”

(选自《今晚报》,有删改

1.梳理情节,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情节心情
1博士论文需要修改
2惊讶、震撼、欣喜
3放下猜想与懊悔

2.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标题“仰望一朵治愈的云”的理解。
3.任选角度,欣赏句子
它们严肃又倨傲,有时如长啸,有时如低吟,就像海涅在诗歌中所述的“苦痛的灵魂”。
4.母亲的话富含哲理,请举例说一说这句话对你的启示。
能意识到与其担忧狂风暴雨,不如在狂风暴雨之前欣赏这些永不再来的云。
2024-04-3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3 .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①《舌尖上的中国》是由陈晓卿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美食类纪录片。该节目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它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 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②是什么让《舌尖上的中国》这么火?

③首先,这部纪录片独特的视角和瑰丽的影像呈现,将中国的美食文化展现得绚丽多彩。无论是小巷中的街头小吃,还是山野间的野味美味,每一道菜品都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和味蕾,凝聚着人们对食物的热爱和对传统的敬仰。它们通过摄影师的镜头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④其次,①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一次美食的探索,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展示。它不仅展现了各地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更揭示了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这种深入的挖掘和展示方式,为中国美食纪录片树立了全新的标杆。

⑤此外,纪录片中融入了丰富的人文情怀。每一道美食背后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展现出每个地方独特的风土人情。无论是渔民的辛勤捕捞,还是农民的辛苦耕作,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创造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美食传统。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品味着美食的鲜香,更感受到了人们对食物的敬畏和热情。

⑥最后,这部纪录片给予了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通过大自然的美景、古老的乡村和喧嚣的城市,我们仿佛走进了这些美食的故乡,亲身感受到了那份真实和独特的魅力。每一位主人公都是自己故事的讲述者,他们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传统,将这份热爱和情感传递给了观众。

⑦因此,《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国美食纪录片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通过独特的风格和深入的探索,将美食与文化融合得如此完美,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爱和赞誉。它的成功不仅改变了中国美食纪录片的制作方式,更让人们对中国美食和传统文化的热情再度点燃。

【文本二】

①捋面是面条的“老祖宗”,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水引”。晋代瘦阐《恶饼赋》描述水引为“细如委綖, 白如秋练”。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九《饼法第八十二》记载有水引的做法:先用冷肉汤和面,“绥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 宜以手临铛上,接令薄如韭叶,逐沸煮。”即将面团先揉搓成筷子粗细、一尺长短的长条,放入盘中盛水浸着。锅里水烧开时,用手将浸好的面条在锅边捋成韭菜叶那么薄,下水煮熟。从《恶饼赋》和《齐民要术》中对水引的描述可知,水引是一种水煮的长面条。与后世的面条不同,它不是用刀切的,而是手工捋成的。当时的社会上层人物有嗜食水引的,据萧子显《南齐书·何戢传》记载, 南齐高帝萧道成十分喜爱吃水引。

②在古都安阳, 这种古老的面条就是王家捋面。

③王家捋面生产技艺2018年入选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入选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④在祖传捋面制作工艺的基础上, 王家捋面的第六代传承人规范了捋面的制作流程,他将捋面的制作规范为清水和面、 三饰三揉、 分块擀片、 切条饰面、 煮制卤汤、 手工捋面、单锅煮面、捞面浇卤等8道工序。和面时,还要加入适量的鸡蛋清和少许盐末, 以增加面团的韧性,使煮出来的面条更为筋道。和好的面团,饬30分钟,再揉一次。如此再三,三场三揉,达到“三光”标准,即面光、盆光、手光。②将揉饭好的面团,按500克一份,揪剂分块,先在面案上擀成大圆片,再用刀切成2厘米宽的长条。在湿度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场上5分钟左右,然后用手捋面下锅,沸水煮50秒,快速出锅。煮熟的捋面晶莹透亮,犹如凉皮。煮熟的捋面需浇卤食用,捋面的配卤根据食客的口味和时令不同,有鸡蛋西红柿、五花肉白菜、鲜牛羊肉、排骨、茄丝、时令鲜蔬菜等不同类型。制卤时,各种辅助性调料的配比均采用祖传秘方,用量精确。

【文本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属性。这些风味小吃、地方美食能够进入非遗名录,一方面因为它们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制作技艺有特色,另一方面因为它们至今依然活力四射,能紧跟时代脚步,满足人民生活生产需要。小吃虽小, 大有味道,服务百姓“大民生”,连接振兴地方经济“大产业”。时代在变迁,各地应挖掘更多有特色、有内涵的美食,加强保护、重视传承,让这份独特的“烟火气”长久延续,让人民生活更加有滋有味。透过日常美食,我们看到的是蕴藏在中国文化深处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图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信仰、审美情趣最生动的展现。

(以上文本均改编自网络资料)

1.对文本的理解要准确严谨。根据文本内容,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中国人因地域不同,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但都有着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
B.《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美食类纪录片,首次点燃了人们对中国美食和传统文化的热情。
C.文本一以议论性语言为主,从四个方面逻辑严密地阐述了《舌尖上的中国》爆火的原因;文本二以记叙和说明性的语言为主,介绍了安阳捋面的悠久历史及具体的制作工序。
D.三个文本均围绕美食文化展开,其中对特定工艺进行了介绍。
2.论述性文本中,作者常使用某些词语来推进论证或转换话题;说明性文本中,作者常采用一系列数字来进行说明。请结合文本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分析。
①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一次美食的探索,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②将揉饬好的面团,按500克一份,揪剂分块,先在面案上擀成大圆片,再用刀切成2厘米宽的长条。在湿度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饬上5分钟左右,然后用手捋面下锅,沸水煮50秒,快速出锅。
3.班级拟参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安阳拍摄美食宣传片《传统捋面——舌尖上的非遗》。请结合以上三个文本,从拍摄素材选取方面提两条建议,并阐明理由。
2024-04-3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4 . 阅读下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磨之思

陈白云

两块圆石轮回转,路在脚下走不完;雷声阵阵轰隆隆,雪花飘飘不觉寒。这个谜语,生动地描绘出乡村石磨的形象。石磨转,粮食转,身体转,日月跟着转,生活就活起来了。

②小时候,我常跟随祖母,看她围着方格子围裙,手握磨柄不停地转着。不知流了多少汗,那些糯米和麦子,才由颗粒变成粉末,最终成为盘中餐。每一口食物,都来之不易。现在回想起来,那是祖母用勤快的脚步,丈量着人生的长度;用滴水穿石的韧劲,提炼着生活的纯度。祖母和石磨的组合,像阳光,在我心里不停地闪耀。

③石磨一面分八瓣,一般每瓣被凿出十二条斜沟,越向圆心越深,越向边缘越浅。石磨再硬,终有磨损之时。在五谷杂粮和时间的考验中,磨槽逐渐变钝,棱角不再分明。石头有生命,磨盘会呼吸。石磨出了问题,好比人身体有恙,需要精心调理。家里的磨坏了,父亲修。祖母说,久病成良医,你爸悟性高,拿得住粉笔,也提得起铁锤。

④左邻右舍的石磨坏了,大都请父亲帮忙,他们相信父亲。

⑤修石磨,工具就两样——锤子和铁錾。不光靠体力,也靠巧劲,讲究力道、准度和角度。简单中蕴含着不简单。

⑥乡邻请父亲修磨,他大多时候都带上我。来到主人家,顾不得寒暄,父亲就投入工作。他左手扶錾,右手持锤,时快时慢,时轻时重,心无旁骛,似乎与眼前的石磨融为一体。在微小的烟尘与火花中,父亲拿着錾仿佛拿着毛笔,随心所欲又不逾规矩。

⑦修磨最考验手上功夫,一个字,稳。千万次的击打,只为一锤定音。最初,从练錾功开始。等控得住錾把,掌握了抡锤力度,再打石缸、石槽一类物什。这属基本功。检验把控力,寻一方磐石,錾一个平面,线条越直、细、密,技艺就越高。在一寸宽度内,凿下三至九条錾痕,分别代表不同的级别。做到一寸十条,那是高手中的高手。及至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再练钢扁錾。

⑧父亲使用钢扁錾,如使木犁。錾子在他手里听话得很,每一次敲打,力度大小均恰到好处,錾头在石磨的槽沟里匀速前进。在悦耳的叮当声中,美丽的蓝色火花不时迸射出来。我试过一次这种錾,锤子落在它身上的一瞬,似弹簧一样跳跃,抖得我虎口发麻。

⑨只有经过錾功的锤炼,过了这一关,才有底气修石磨。

⑩修石磨,还得眼到手到心到,藏着明气力、暗功夫。手起锤落间,除了齿棱锋利而刚直,还要保证八个扇瓣中的沟槽深浅相同、步调一致。一旦失手,錾坏的棱角很难再修补。必须再往下加深一层,整个磨面至少削掉两毫米,所有的沟槽再往下刻两毫米。宁愿慢工出细活,也不敢有丝毫大意。父亲说,认真是修磨之本,石头也认人,如果偷懒耍滑,它会让你下不来台。

⑪一盘石磨修下来,父亲带的铁錾会磨损不少,人也似乎瘦了一圈。父亲对待手上铁錾,是用新不用旧,这与他在生活上的俭省迥然不同。

⑫随着父亲发出最后一声嘿哟,工作收尾。父亲刷扫石尘,用清水冲洗石磨,石磨立即鲜活起来,如新的一样。合上石磨前,父亲还会仔细检查上盘的木把手是否松动,需要用楔子加固的就加楔子。如果磨芯磨损,就要再做新磨芯。这些细节虽不是分内事,但父亲都会一并做好。他说,修好一盘磨,就要让主人用起来得心应手。

⑬父亲教书之余与石磨打交道,一锤一锤、一錾一錾,不偏不倚,规规矩矩。

(节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1.“简单中蕴含着不简单”的“简单”与“不简单”分别指什么?
简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简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的人物形象。
3.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简析选文第④段的作用。
5.文章题目为“石磨之思”,请简析作者在回忆石磨的过程中都想到了哪些内容?
2024-04-29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5 . 遂昌街

戴涛

①遂昌街全长五百七十米,隐藏在一片高楼的背后。

②它虽离外滩的大钟还不到三千米,且随着上海行政区域的调整,它原来隶属的南市区整体并入了拥有外滩南京路的黄浦区,可在上海市民的认知里,遂昌街还是那个遂昌街,依旧是一百年前从十六铺码头上来的外省打工者的聚集地。

③李松林出生在安徽六安,一九七零年生人。一九九六年,他二十六岁,刚结婚两年,他对妻子说,我想跟赖宝去上海挣钱。妻子问,儿子才一岁呢,你就不管了?李松林应,可不是不管,是想让他过上好日子。

④赖宝带着李松林还有村里一个年轻人来到了上海,他拿出一张字迹模糊的纸说,我有一个远房舅公住在遂昌街,我们先去找他。

⑤李松林跟着赖宝他们坐了好几趟公交车,问了好些人,终于找到了遂昌街,找到了纸上写的门牌号码,开门的是一个中年的湖北女人,赖宝说出了舅公的名字。

⑥湖北女人摇头,不认识,我房子是向一个浙江人借的。赖宝顿时傻了眼。

⑦没有了方向的赖宝带着李松林他们在上海瞎转悠了两天后说,我想回家了。同村的年轻人说,我也想回去。可李松林摇头,不,我不回去,我和老婆说好了到上海挣钱的,不能说话不算数。

⑧李松林一个人留在了上海,可如何挣钱,却是一片茫然。为了省钱,他每天逛到半夜后就睡到公共浴室里,然后天刚亮就走人。这天凌晨他走出浴室,脑子里未曾想好该上哪,可腿已经迈向了遂昌街。

⑨尽管大马路上还车稀人少,遂昌街上已是一片生机。人们从低矮的二层房子里出来,就在鹅卵石和块石铺成的、老上海人称之为“弹格路”的两旁,有生煤炉的,有刷牙刷痰盂的,还有外面跑来吆喝卖菜的。李松林边走边看,越看越觉得亲切,越看越觉得这就是他要的上海。

⑩这时他看见有个四十来岁,脸上长满胡子的男人从一条小弄里推出一辆三轮,三轮上放着一只煤炉,煤炉上放着一只平底锅,围着炉子有几个铝盆和一些大口玻璃瓶。

⑪出于好奇,李松林一路尾随着三轮,三轮到了遂昌街的入口处便停了下来,这里已经有十来个人排好了队在等候。

⑫“胡子”停下三轮与他们打招呼,随后动作麻利地在铝锅里舀了一勺面糊,在平底锅上绕上一圈,一张煎饼的模样便呈现出来了,再打上一个鸡蛋,然后问,要小葱还是香菜,辣椒酱还是甜面酱,完了再撒上一点儿碎油条,最后将煎饼一折四,像个折叠好的小被子,放进一个塑料袋里,买的人便提着袋子满意地走了。

⑬第二天李松林一早上就到小弄口等“胡子”,然后又跟随着三轮到街口,默默地看着“胡子”操作。“胡子”自然也注意到了他,卖完煎饼果子后就问李松林,小伙子哪里人?李松林答,安徽人。“胡子”自我介绍说,俺是山东人。接着又问,你从安徽跑到上海想干啥来了?李松林吞吞吐吐说,我也不知道,就想在上海干点事。“胡子”咧咧嘴,你倒像十年前的俺。走,到家去唠唠。

⑭“胡子”的家在一排有近百年历史的二层老房子的三层,李松林跟着“胡子”踩着十分狭窄的楼梯,爬上了搭出来的三层阁楼,弯着腰进门便一屁股坐在了床上。李松林脸上显露出了吃惊的表情,你就住这?“胡子”瞪了李松林一眼,这是在上海,你想住哪?     

⑮哦。李松林表示了理解的意思。接着“胡子”开始讲正事,俺在上海打拼已经十个年头了,也挣了一点儿钱,现在老婆生病了,俺想回去,打算在家建个饲养场……

⑯听完了“胡子”的计划,李松林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你真打算把这里都交给我?

⑰是的,全交给你了。

⑱那要多少钱啊?

⑲你身上有多少先给俺多少,不够的,等你挣了再给。

⑳可我还不会做煎饼果子呢。

㉑没事,跟俺学两天就会了。

㉒两天后,“胡子”走了,李松林就正式成了遂昌街的人。

㉓随着上海城市的建设,市容管理愈来愈严了。这天他煎饼果子做到大半的时候城管来了,李松林赶紧朝遂昌街里跑,城管追了几步就不追了,可城管背后的食客依旧紧追不放,直追到李松林停下三轮,就地继续做煎饼果子。李松林突然觉得自己像一条鱼,遂昌街还有这些食客就是一条河。

㉔后来有一天上午城管又来了,还没等李松林推起三轮车,就有人上来抓住了车,李松林想挣脱,一使劲,车翻了,炉子里烧红的煤球弹了出来,正好落在他的胳膊上。

㉕一个领导模样的人对李松林说,我们送你上医院吧。李松林死也不肯去。那人叹了口气说,以后你就早一点儿收工,我们也会晚一点过来。

㉖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李松林已和当年的“胡子”一样,在遂昌街也已经生活了十个年头。这天晚上,住在街对面三层阁的“小苏北”特意跑来告诉他一个消息,旧城改造,整个遂昌街马上都要拆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3年12月)

1.小说充分利用“反转”形成文本张力,推动情节,彰显主旨。请概括本文的几处“反转”。
2.本文塑造了遂昌街“打工人”群像,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其群体特征。
3.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
(1)李松林突然觉得自己像一条鱼,遂昌街还有这些食客就是一条河。(揣摩人物心理)
(2)那人叹了口气说,以后你就早一点儿收工,我们也会晚一点过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
4.你认为下列两个结局哪一个更合理?结合主题阐明理由。
A.这消息让李松林一下像失了魂似的,冷静之后,他想起了“胡子”,回家吧。
B.这消息让李松林一下像失了魂似的,冷静之后,他推起三轮车,去寻找下一条遂昌街。
2024-04-29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6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甲:火爆出圈——哈尔滨旅游的成功密码

①当北国的冰雪与南方的暖风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个冬天,哈尔滨以其独特的冰雪魅力,在社交媒体的助推下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随着南方小土豆、冰雪大世界、冻梨切块等话题的热度攀升,哈尔滨彻底火出了圈。

②客观上,哈尔滨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为其在旅游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同时,政府在开发旅游资源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世界著名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等景区,通过精湛的冰雕艺术和壮丽的雪景,为游客呈现出一场场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盛宴;滑雪、滑冰、雪地摩托等冰雪运动也备受游客喜爱,让人们在体验刺激与快感的同时,深感北方冰雪文化的独特韵味。

③哈尔滨旅游的火爆并非仅靠冰雪魅力,真诚的服务态度也是这座城市赢得游客青睐的重要因素。在面对2023年12月18日“冰雪大世界退票事件”争议时,哈尔滨相关部门没有选择辩解或找借口,而是迅速道歉、整改并赔偿,展现出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这种真诚的态度不仅赢得了游客的谅解和支持,也为哈尔滨旅游树立了良好口碑。

④现在,从机场到景区,从酒店到餐馆,哈尔滨市民和商家们始终以热情好客的态度迎接每一位游客。这种真诚与热情让游客在感受冰雪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怀。

(摘编自《网界》,有改动)

乙:变“流量”为“留量”

①随着哈尔滨旅游爆火,各地文旅部门也纷纷利用社交媒体“花式整活”。河北、吉林文旅“听劝”式改名,河南、山西文旅深夜更新视频,内蒙古、重庆文旅请来明星代言……文旅部门卖力吆喝,热情展示大好河山、特色美食,内容更新频率之高、花样之多,让网友直呼“卷疯了”。

②然而,文旅产业说到底拼的是产品和服务。从冰雪大世界提前开业,到推出免费往返的“地铁摆渡票”,再到建立处置问题“不隔夜”机制,哈尔滨的走红,离不开网络的助力,更源于当地深挖旅游资源、优化公共服务的持续努力。

③文旅产业在营销和宣传上光靠“抄作业”可不行,必须实事求是地挖掘、彰显自身优势和特色。如:西安创新展示唐诗、秦腔等历史文化资源;乌镇精心呵护特有的民居水阁、老宅深巷;重庆凭靠洪崖洞、长江索道、李子坝轻轨等景观打造“8D魔幻城”形象……这些旅游地长盛不衰的秘诀,在于放大自己优点、展现自己长处,做到差异化发展。倘若陷入千城一面的同质化竞争,就算能在网上“火一把”,最终也难免昙花一现。

④说到底,旅游业要尊重市场规律,扎实练好内功。“网红城市”也要着眼长远,量力而行,靠内在的硬实力成长为“长红”,才能变“流量”为“留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有改动)

1.哈尔滨旅游火爆出圈的原因有哪些呢?请概括作答。
2.甲乙选文均以“哈尔滨旅游爆火”事件开头,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3.如果将甲乙选文放入同一个杂志栏目中,它们适合放入下面哪个栏目?请做出选择并简述理由。
A文旅出圈B.文旅热下的冷思考C.文旅联动
2024-04-2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7 . 开始筹备展览会啦!你可以借助资料,完成任务。
“走读深圳”主题展览筹备说明
目的走读深圳,感知深圳形式主题展览
时间5月6 日下午3点地点学校展览厅
展区主题成果
深圳       —山海之城攀登深圳十峰,行走最美海岸线海报
深圳        -地铁网络打卡网红地铁站, 关注深圳地铁网络小视频
深圳       —古往今来探访深圳古迹, 抚今追昔话深圳采访记录
深圳·   一湾区核心了解深圳规划, 放眼深圳未来发展模型演示

1.山海之城组为展览会设计了如下活动海报,请你参与讨论。   

小宝:山海之城组把深圳知名的山峰和美丽的海岸放在海报里作为背景,呼应了“攀登十峰,行走海岸”这个主题。

小安:嗯,海报体现了深圳“山海连城”的地理特征。“西湾”的“湾”指河水弯曲处,在地名中,指海岸凹入陆地,便于停船之处。“东西涌”的“涌”读作“chōng”,指水从某处流出,在地名中,指水中的平地。

小宝: “涌”字是一个多音字, 也读作yǒng, 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的两句,就有此字。

小安:这个海报还暗示了深圳的精神特征。你看,海报用了市民中心的图标作 diǎn zhuì______(写汉字),从莲花山上fǔ kàn ______(写汉字)市民中心,就像看到大鹏展翅。

小宝:市民中心“大鹏展翅”的造型与深圳被称为“鹏城”相关。深圳自建立特区,发展迅速,如展翅高飞的大鹏,搏击风云,勇往直前,似《北冥有鱼》中所写的“鹏”:水击三千里,_________

小安:这么说,“鹏城”这一别称,契合了_______(填选项:A敢闯敢试 B开放包容   C务实尚法 D追求卓越)的深圳精神特质。

小宝:有道理,但深圳被称鹏城,也有地理和历史的因素。深圳东部的大鹏半岛形如展翅的大鹏鸟,历史上的“大鹏所城”是明清两朝的海防重地。在2024甲辰龙年大鹏所城楹联(对联)征集活动中,下面这副对联荣获桂冠。小安,结合我们的讨论,你分析一下这副对联好在何处。

筑一城以戍边防,让民有其依,国无所畏;

同百粤奋追新梦,正龙腾在海,鹏翥于天。

【注】①翥: 读zhù, 指鸟向上飞

小安: _________________

小宝:如此看来,这个海报设计很有深意!

◎地铁网络组
2.地铁网络组准备在20日组织同学打卡网红地铁站——岗厦北,计划早上8点在1号线宝安中心站B口集中。结合换乘图,以下信息不正确的一项是(     

保安中心地铁站至岗厦北地铁换乘图
A.请各位组员20号早上8点在1 号线宝安中心站B 口集中。
B.我们需要先搭乘1号线再换乘11号线去往岗厦北地铁站。
C.在1号线宝安中心站选择岗厦北方向,2站后在前海湾站下车。
D.在 11号线前海湾站选择岗厦北方向,6站后即可到达目的地。
3.地铁网络组在录制岗厦北打卡视频时配合画面有如下的解说词,下面这段解说词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提及深圳地铁,我们不得不提岗厦北枢纽,它是深圳首个一次建成的四线交汇站点,为国内目前最大的轨道交通单体工程。
B.位于岗厦北枢纽核心区的采光天井,名为“深圳之眼”。作为岗厦北枢纽“内景”的“颜值”担当,它一直备受关注。
C.在设计上,以核心天井为基点,运用“费马螺旋”数学原理施工天花吊顶,赋予空间“汇聚、包容、国际化”的文化特征。
D.“深圳之眼”是利用参数化算法搭建出极具视觉冲击力、有规律可循、汇聚包容的空间形态,是科学与美学的结合体。
2024-04-2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8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阳关内外,故人不绝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朝诗人王维这一家喻户晓的诗句千百年来留给我们太多的遐想,让阳关这个边陲官驿被世人所知。那么诗句中的阳关到底在哪里?它在历史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②阳关的得名,一般认为是因阳关在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现在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因移民村落而命名的:从西汉元狩二年起,有一批来自颍川郡阳关聚的百姓迁徙到现在的阳关所在地,这些移民建立村落,并以阳关聚来命名自己的所在地,阳关因此得名。

③西汉的敦煌是与西域诸国商业贸易的都会,而敦煌郡的阳关在西汉与西方世界交流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汉时期,西域各国使者一般由阳关入塞,途径龙勒置等驿站,而敦煌郡是他们进入汉地的首站。进入敦煌郡后,负责传递文书的驿站会派专人护送他们继续往东行进;待他们从长安返回西域时,敦煌郡的驿站还会再派人将他们护送回国。由此看来,阳关实际上是出敦煌往西域的必经之关隘。《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各国的里程时,都要记载本国到阳关的距离。

④敦煌郡的阳关还是西汉到西域的物资存储与转运的来往必经之地。西汉经敦煌运送到西域的军队士兵、官员和家属以及军备物资,都是经过阳关前往西域地区的;西域各国使者向西汉政府贡献的名马、骆驼、酒曲等特产也是经由阳关到达敦煌,然后前往长安等地的;同时,西域商团携带着大量的商品物资赴敦煌、长安进行贸易。不仅如此,西汉先进的铁器和冶炼技术、医药和医学技术、丝绸和纺织技术、纸张和造纸技术等,也是经由阳关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传播的。另外,西汉在西域的行政管理机构——西域都护,其与西汉中央政府的信息沟通,都是经由阳关往来的。可见,敦煌在汉代发展成为物资交流、文化交融和信息交会的都会城市,阳关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⑤作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阳关长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唐代高僧玄奘从天竺取经归来,东进阳关返回长安;边塞诗人岑参曾两次赴西北边塞任职,也屡经阳关,更留下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的千年佳句。阳关迎送往来的使者,保护过路的商旅,见证了东西文化交流的辉煌历史。

⑥今天的阳关,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荒凉之地,已然成为见证古代丝绸之路辉煌的重要遗迹,它代表着一个文化符号,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1.围绕“阳关”,第②-④段依次说明的内容是:
(1)_____________
(2)阳关是沟通西域的要地。
(3)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第③段,西域各国使者从西域到长安,途经点的排列顺序最准确的一项是(       
A.西域→敦煌→龙勒置→阳关→长安
B.西域→阳关→敦煌→龙勒置→长安
C.西域→阳关→龙勒置→敦煌→长安
D.西域→龙勒置→阳关→敦煌→长安
3.作者两次引用“西出阳关无故人”,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引用诗句是为了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阳关”,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的②-⑤段是围绕着“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诗句展开对阳关的说明的。
C.结尾再次引用表明历经千年的阳关见证了辉煌的历史,也代表了丰厚的文化。
D.作者两次引用“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诗句,首尾呼应,增强了文学色彩。
4.第⑤段不能与第④段调换顺序,请说明理由。
2024-04-2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9 .    

葛亮

数年前,在四川的嘉绒地区,当地如中国内地多数正在开发中的旅游区一样,经历着变革。山民们面对生活机遇,有了希望与冲动。他们在路边拦住游客,小心地用汉语表达做生意的意图。一个藏族女人希望我们能租借她的马。她说完这些,羞涩地低头,似乎在提一桩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同意了。上山路上,地形陡峭,马踯躅而行。藏族女人赶着一匹幼驹,负载着行李。路程到了将近一半,突然遭遇雪暴。马匹无法前进,我们只有在一处避风的地方休息。天光黯淡下来,气温骤降。有旅伴窃窃抱怨。夜色渐浓,终于有了小小的躁动。这时候,我们看见,藏族女人悄悄卸去幼驹身上的重物,将自己的军大衣脱下来,给它裹上。然后倚靠着马鞍,轻声吟唱起一支歌谣。这歌谣安谧静和,令人恢复自制。后来,我们找到一间牧人的小屋,度过了寒冷的一晚。风停雪住,在温润的高原阳光里,我们看到了墨蓝色的大海子,也记住了这个叫英珠的女子和她的歌声。

这样的声音,来自这世上的大多数人。它们湮没于日常,又在不经意间回响于侧畔,与我们不弃不离。这声音里,有着艰辛,却也听得到祥和平静的基调。而主旋律,是对生活一种坚执的信念。这世上少了传奇与神话,也不太会有大开大阖的面目。生活的强大与薄弱处,皆有了人之常情作底,人于是学会不奢望,只保留了本能的执着。

写过一篇小说,主角平凡得常见于巷陌,但是他的名字叫“英雄”。小孩子眼中的英雄,多半是平凡人。因为平凡人可触摸,有温度;同时,他是有理想的人,虽则这些理想多是关乎生计。这些理想虽微薄,却是极有胆识的体现。所以,他就担当了一个时代弄潮儿的位置。他是幸运的,因为赶上了变革的关隘。有机会,有闯劲,便有了成功,并且一而再地成功。到底是平凡人,所谓境界,是被拔高的英雄品质。我们的这位英雄也许确被成功冲昏了头脑,个性与境遇发生了冲突,最后走向了悲剧的方向。

有的故事,不太能看到浓重的悲意,令人难过却相对持久。我想说,令人难过的并不是悲剧本身,而是人之常情。

记忆里头,另有一些艺人,在家乡的朝天宫附近。那时的朝天宫有些凌乱,也是因乱,所以带有了生气。有一个很大的类似跳蚤市场的地方,市场里有卖古玩的,真的假的都有。有做小买卖的,完全与艺术无涉,甚至还有敲锣鼓耍猴卖艺的。当然,还有一种艺人,是有真本领且脚踏实地的。他们往往有自己一担家当,左边放着原料,右边摆着成品。这决定了他们的创作是即兴表演式的。比如吹糖人的、剪纸的,都极受孩子们的欢迎。而马师傅就是其中的一个。马师傅的老家是江苏无锡。那时候年纪小,并不晓得马师傅为什么要跑来南京讨生活。凡到朝天宫我是直奔他那里而去的。马师傅总戴着度数很高的眼镜,陈旧的中山装上有些油彩的斑点,神情的专注是从未变过。时间久了,他也就认识了眼前的小朋友,用吴语口音很重的南京话和我交谈。马师傅做的最多的是一种娃娃,叫大阿福。这种泥人虽然喜庆,但近乎批量生产,马师傅说叫作“耍货”,是为讨生计而做。而作为一个创作型的艺人,其实高下在于能不能做“细货”。这“细货”按传统应取材于昆山的戏曲,人形雕琢完全来自手工,姿态性情各不相同。马师傅有一整套的工具,从小到大,排在一块绒布里,最小的一个,用来雕刻五官的,听说是一根白鱼的骨刺。对于戏曲的诠释,是他摊上的招牌。红衣皂靴的男人,瞠目而视;身边青衫女人,则是期艾哀婉的样子。我至今也不知道是出于哪一出戏文。

这些人,非出自本地,却身藏了城市的一种残存的秉性,与城市同声共气。然而他必然也凋落,带着无奈与些许的黯淡离开,犹如夕阳晚照。

就是这样一些人,在缭绕的人间烟火中渐渐清晰。他们的人生,已是水落石出的格局。经年的快与痛,此时此刻,已成一波微澜。

他们在我身边一一走过,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我愿意履践我的成长轨迹,用一双少年的眼睛去观看那些久违的人与事。目光所及,也许亲近纯净,也许黯然忧伤,又或者激荡不居,但总有一种真实。这种真实,带着温存的底色,是叫人安慰的。

他们是一些行走于边缘的英雄。

“一均之中,间有七声。”正是这些零落的声响,凝聚为大的和音。在这和音深处,慢慢浮现出一抹时代的轮廓。这轮廓的根本,叫作民间

(选自《小山河》,葛亮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有删改)

[注释]①一均之中,间有七声:“均”,读yùn,是古代音乐术语,用来确定音律的工具也叫“均”;“七声”则是乐器演奏的七个音律。
1.本文用三个故事来表现“一均之中,间有七声”,请概括这三个故事。
2.下列对文中议论部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②段的议论侧重阐明,要用祥和平静的心态、坚执的信念面对生活的艰辛。
B.第④段的议论表明,不要太在意人生经历的悲欢,更要关注人的性格品质。
C.第⑥段的议论带有文学色彩,如“夕阳晚照”表达了最终离场的必然结局。
D.第⑧段的议论是对上文的总结,见证岁月变迁的“他们”体现了生活的真实。
3.有比较,才有鉴别。从下面的《背影》《昆明的雨》中选择其一,与上文第④段画线句进行比较,说说两者的语言风格有何不同。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朱自清《背影》)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汪曾祺《昆明的雨》)

4.“这轮廓的根本,叫作民间。”这篇散文正体现了葛亮创作的民间立场,请结合上文以及链接材料,阐述作者的民间立场。
【链接】

在文学创作中,民间立场通常指的是一种以普通民众的视角和价值观为基础的创作态度和方法。

2024-04-27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地理大区和经济大区。东北地区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然而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该地区发展亦陷入僵局。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东北振兴正式启动。202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为东北地区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指引了方向。

材料二

东北地区同俄罗斯、朝鲜、蒙古接壤,同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同欧洲陆海通道相连,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对外开放的潜力巨大、优势明显。但是受种种原因影响,东北地区开放进展不快,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尚未形成。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外贸依存度低,利用外资总量不多,开放环境亟待改善等。现在,东北正在不断增强开放意识、前沿意识,聚焦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                  。东北已经深刻认识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是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需要,更是我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拓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维护国家安全、争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需要。

材料三

哈尔滨第一波火爆,缘起于冰雪大世界的退票风波。由于园区排队时间过长,引起游客不满。哈尔滨立即采取了一连串以退为进的神操作。景区各级领导现场办公,致歉,整改,退票,充分展示了哈尔滨的诚意,也成功地转,实现逆袭。随后,哈尔滨为了招待全国各地的游客,更是将真诚服务做到了极致。松花江上升起热气球,商场里演出交响乐,室外建起温暖驿站,连长年生活在深山中的鄂伦春族都牵着驯鹿为游客助兴……哈尔滨市民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想游客所想、尽自己所能。一次悉心引路,一番热情解答,一碗姜水热茶,一段顺路搭载……他们用爱心装点城市,用行动温暖他人,让路让景让利给远道而来的朋友。哈尔滨文旅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元旦假日第3天,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

1.阅读以上三则材料,判断下列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东北地区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
B.因为外贸依存度低于全国水平,利用外资总量不多等问题使东北发展全面陷入僵局。
C.哈尔滨的旅游服务,有诚意、有新意、有温度,带来丰厚回报。
D.2024年元旦假期第三天,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数和旅游总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2.根据材料二的文字内容和图表,在文中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恰当的一项是
A.2013年—2022年东北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逐年增加,增幅波动较大。
B.2013年—2022年东北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和增幅均逐年增加。
C.2013年—2022年东北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和增幅波动增加。
D.2013年—2022年东北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逐年呈大幅度增加。
3.阅读三则材料,说说东北越来越好的三点原因。(每点不超过10个字)
2024-04-2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延庆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