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图文转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观察漫画,完成下列题目要求。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
(2)看了这幅漫画,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你最想表达的意思。
2024-01-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某初中对在校学生就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读书兴趣及占比例读书计划及占比例读书笔记及占比例读书笔记及占比例
深厚13%有计划11%写得怎样10%每读必做0%
一般48%有时有计划32%怎么写的14%凭兴趣做24%
无兴趣39%没有计划57%写了什么76%从不做76%
研读以上材料,写出你的结论与建议。
2024-01-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银川第十五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少年正是读书时,学校开展“走进文学馆”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某文学馆展厅《前言》中的文字。请阅读文字,依次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或在拼音处填入汉字。

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_____藏于根深叶茂的文学之树。文学,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炼精 cuì_____,陶冶身心。一分一秒的华年,一句句清风的低语,莽莽雪原、茵茵绿草、酸辛与欢喜、诀别与重逢……一并装入生命的全部流程中,酝______,沉 diàn_____


(2)小明同学在某文学馆收藏的报刊中,查阅了“儿童文学”的相关资料。请阅读资料,完成①②题。

现代文学史上,一大批新文化知识分子们开启了“儿童的发现”。如鲁迅、冰心、老舍、郑振铎等,在【甲】的儿童文学领域,优秀作品几乎【乙】了小说、童话、散文、诗歌、科幻、寓言等不同文体面貌。


①下列对文段中提到的相关作家的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作品有《四世同堂》等。
B.冰心,著名文学家,著有《金色花》《荷叶·母亲》。
C.郑振铎,福建长乐人,著有《猫》《秋天的怀念》等。
D.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②在文段甲乙处分别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花团锦簇   【乙】覆盖             B.【甲】花枝招展   【乙】覆盖
C.【甲】花团锦簇   【乙】涵盖             D.【甲】花枝招展   【乙】涵盖
(3)参观完冰心文学馆、余光中文学馆、许地山文学馆后,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参观感言。下列参观感言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参观人员素质的优劣,是提升冰心文学馆办馆品质的保证。
B.自余光中文学馆开馆以来,让各地专家学者纷纷到此参观。
C.文学家们怀着热忱的心为我们留下和创作了许多宝贵作品。
D.位于漳州古城区的许地山文学馆是中小学生课外实践基地。
(4)学校文学社向全体同学征集“走进文学馆”活动稿件,以下是一位同学的来稿,作为编辑,你想添加“其中百分之八十是中小学生”这句话,最恰当的位置应在     处横线上。(只填序号)

冰心文学馆在固定展览的基础上,精选三百多幅照片和资料,制作了一套流动的《永远的爱心——冰心生平与创作展览》,A,已先后在北京、上海、厦门、南平、泉州、青岛等地成功展出,B,参观人数愈十万人次,C,社会反响热烈,D,成效显著。


(5)学校文学社对三座文学馆展开了一次实地调查活动,请阅读以下调查表,完成①题。

“走进文学馆、了解文学家”调查统计表

调查项目
调查对象
参观文学馆
的次数
对文学家的
了解程度
首次参观多次参观较为熟悉一般了解不了解
冰心馆78%22%24%72%4%
余光中馆83%17%12%41%47%
许地山馆91%9%5%13%82%
①请从以上统计表中,至少写出两条不同的结论。
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2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直属)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4 . 观察下图,按要求答题。


①上图是八(1)班绘制的中学生阅读情况图表,请你帮他们从两张图表中各得出一个结论。
2023-09-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直属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5 . 【巧解构图】如图是《读者》杂志的“蜜蜂”图标,请写出该图标的寓意。

解读:_________________
2023-08-3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文学,我们的精神家园。漫步其中,我们与优秀的的文学作品对话,提高审美品味,让自己变得纯净、高贵而深刻。文学部落《小橘灯》班刊编辑部面向全班征集班刊的名称、创意图标、栏目设置,内容包括班刊的名称、创意图标及简介、栏目设置、未来愿景等任意两项。
2023-08-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9-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自《人工智能产业报告》)

材料二:

超写实数字人小诤成为全球首位数字航天员,在航天新闻报道、知识科普等领域和年轻人群建立了沟通;“故宫最大裸眼3D文物”实现了22倍高清放大文物,让观众在千里之外也可体验到实物展也难以感受的丰富细节;“光影焕新智能修复引擎”技术让张国荣“跨时空”举行了高清演唱会……

材料三:

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要实现更好地服务全球用户的目标,没有捷径可言,必须要通过助力效率提升、攻克深度学习、丰富场景创新、重塑AI产业“四步走”稳步推进。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现有的互联网产品都将值得在更先进的AI技术加持下,深入挖掘、重新链接场景,用更精准、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式进行创新。

(材料来自《人民日报》)


(1)请你阅读材料一,概括主要信息。
(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认识。
2023-07-0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
8 . 随着我区“空天地一体”智慧网络监测体系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智能生态。下面是一位同学为“塑料都用到哪儿了”实践活动搜集的两则材料,请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注:塑料包装中很多是不可回收的快递塑料包装袋、胶带等垃圾。
每年,1300万吨塑料流入海洋
海洋垃圾中,一次性塑料占50%
海洋塑料垃圾占全球垃圾的60%至80%
受到塑料危害的海洋生物种群数量已达817种

【材料二】

塑料袋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弃之不用”并不容易。与其等到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不如现在就采取有效措施,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将塑料“绳之以令”。具体而言:一要“堵”,从源头上遏制;二要“疏”,让各方共同参与。


(1)根据材料一图表中的主要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2)针对材料二的说法,请你列举出目前银川市禁塑行动的具体措施加以印证。
2023-05-1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宁夏盐池县五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9 . 小语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阅读了《经典常谈·〈说文解字〉第一》,为了检测大家的阅读成果,组长小语给大家出了下面两道题目,邀请你一起来参与解答。
(1)【任务一:辨析观点】下列说法与《经典常谈》一书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
B.秦朝李斯所作的《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C.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分别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D.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
(2)【任务二:实践运用】下面三个字是由象形字“手”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你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争”字所给示例,用七字句描述“友”“尊”的形体结构和字义。
汉字
结构两手相向互拉扯
字义互不相让争长短
10 .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7月27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举办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研学活动开始。

7月28日早晨,研学团队乘车前往单家集和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在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同学们参观了纪念碑、革命旧址公园,观瞻红军领导人故居、三军会师纪念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每个同学都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细品着其中的每一个历史故事。

“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要努力学习,沿着前辈足迹,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今后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陈宇阳说。


材料二:

中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方式


注:以上为各种方式的人数占比。

(刊载于2022年8月4日,有删改


材料三:

“红色文化”片区应如何集中、系统地传承?总的归纳下来就是三句话、九个字,即“做研究、抓重点、讲故事”。首先得把史料掌握准确、研究透彻才可能讲好。其次,“红色文化”很多,我们要“抓重点”,突出关键要素来讲,这样才能让人印象深刻。再就是要善于挖掘能打动人的故事,把故事讲深、讲透、讲活。

(刊载于2022年7月27日,有删改)


(1)请给材料一的新闻拟一个标题。
(2)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图表,简要概括你的发现。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作为中学生我们能够为“红色文化”的推广做些什么。
2023-01-17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