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文演讲词,完成问题。

自强不息,不可知难而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自强不息,不可知难而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君子也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当自强不息,不被困难、挫折击倒。向光而生,永不言败,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精神。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历史上有许多名人自强不息的例子。

生活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生活总会有希望的,面对人生的挫折,命运的玩笑,我们要在硝烟迷雾中寻找黎明的曙光,前进的方向。逆流而上,自强不息,再大的困难也有解决的方法,在困顿中自强不息,勇于拼搏,艰苦奋斗,锲而不舍,坚定信念。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

向光而生,自强不息,未来可期。

1.对上文演讲词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演讲词观点鲜明,态度明确。
B.这篇演讲词语言平实,感染力强。
C.这篇演讲词低沉婉转,铿锵有力。
D.这篇演讲词思路清晰,结构明了。
2.下列不属于自强不息故事的两项是(     )(     
A.祖逖闻鸡起舞
B.愚公移山
C.张岱湖心亭看雪
D.陈太丘与友期
E.范仲淹断齑画粥
3.任选下列一句体现自强不息内涵的句子,阐释并举例,100字以内。(选用本试卷中的事例不得分)
(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选第_____句(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1-0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教育四署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6年8月30日,取“百柱成林,国学丛集”之理念的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建设竣工,该中心将集中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普通大众学习中国古代典籍、阅读国学相关书籍、进行国学体验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文化场所。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文化工程,某学校组织了一次参观活动。

当他们来到了国学中心的正前方,甲同学就情不自禁地对它的外观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老师说:“穿过国学研究中心的正南门,你们将看到24位从古至今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贡献的先贤铜人像,你们最想看到的是哪一位?跟大家说说你的理由。”

乙同学抢先说:“我想看到 ,是因为        。”

参观结束后,老师让同学们畅说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的建设意义,丙同学一口气说了四条:A.研究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B.让人们客观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C.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某同学说,我不赞同其中的      。老师和同学纷纷点头称是。

1.结合所给文字及图片,帮甲同学描绘国学研究中心的外观特点(含一种修辞)。
2.如果你是乙同学,你最想看到的先贤是 (人物),理由是      
3.丙同学所说的四点“建设意义”,老师和同学不赞同的一条应该是(   
A.研究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B.让人们客观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C.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2019-11-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摘自“360百科‘对联’目录条”

【材料二】

对对子是文人雅士的游戏,题写对联是古代重要的文化活动。常见的题写方式有:

A.拆字:用拆字的方式写成的对联。 B.谐音:用语音相谐的方式写成的对联。

C.回文:用顺读或逆读均可的对联。 D.叠字:用重叠其字的方式写成的对联。

E.歇后:用歇后语格式写成的对联。 F.集句:用集取名句方式写成的对联。

——选自《高中文史拓展阅读·语言科技分册》

1.【材料一】简要介绍了对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这则对联,运用了【材料二】中的____题写方式(填写选项)
2019-11-03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廊下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所给材料,参与崇明生态文明共建,完成下列小题。

崇明县“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有七方面主要任务,第一方面是:“迈向更高层次的生态文明。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与加强治理相结合,重点围绕“水、土、林、气”四个领域,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创造“天蓝、气洁、水清、地绿”的生态环境。围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四个领域,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依托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契机,制定崇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加大生态文明制度探索和创新力度。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凝聚生态文明价值共识,强化生态文明理念。”

1.崇明2016年下列工作中不属于“迈向更高层次的文明”的一项是(      )
A.建设用地减量900亩,推进三星镇市级土地整治项目。
B.继续推进崇明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
C.在岛内主要公交线路试点投运新能源公交车。
D.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10000户。
2.请向你的家人补充提出两条参与生态崇明建设的生活建议。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不随地吐痰。
(4)将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不随意丢弃。
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当你发现有陌生人在公共绿地采摘花朵时,你作为普通游客选用下面哪句话加以制止最为合适?(     )
A.请不要采摘花朵。
B.你怎么敢采摘花朵?
C.不准采摘花朵!
D.可以不采摘花朵吗?
2019-09-2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崇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材料二:

蝉:动物名。同翅目蝉科。四翅薄而透明,雄蝉腹胸交界处有发声器,收缩振动得以产生鸣声,雌蝉则无鸣叫能力。幼虫于地下挖洞穴居,以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为生。待幼虫成熟,则爬上树干羽化。也称为「知了」。(选自《辞海》)

1.从上述两个材料归纳概括关于“蝉”的内容:
2.上述两个材料彼此有何关联?
3.你最欣赏哪个材料?请说理由:
2019-05-07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下表是2018年某中学初三语文一模考试作文情况的相关统计:
作文题材所占比例平均分
学习生活25%47.8
体育运动
(游泳、跑步、篮球)
28%
48.0
艺术爱好
(弹琴、唱歌、跳舞)
30%
48.3
亲情11%48.7
其他6%48.5

【材料二】针对本次一模考试作文情况,初三语文老师纷纷议论:

张老师:学生的生活总归还是狭窄了,写出来的作文还是那么几件事,翻来覆去地写,看到开头就能知道结尾,真让人受不了.......

王老师: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几件事,也交代不清,语言没有逻辑性,能把你绕晕......

李老师:嗯,是啊,是啊。不仅如此,还轻重不分详略不当,铺垫太多,该重点突出写的地方,却寥寥数语几笔带过......


【材料三】听了老师对一模考试作文的讲评,几位同学觉得提高作文成绩有了办法:

赵同学:哦,原来写“亲情类”的作文可以得高分哦,下次不管什么题目我就“亲情”了......

钱同学:我觉得在缺乏有意义的新颖的故事的情况下,我一定要把现有的故事交代清楚,将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并根据中心的需要进行剪裁......

孙同学:我觉得还是开头、结尾围绕中心进行抒情议论,中间时不时地点一下题更实际一些......

1.(1)对【材料一】的主要信息提取不当的一项是(               )
A.作文题材主要集中在艺术爱好与体育运动方面。          B.社会生活方面的材料无人涉及。
C.亲情类均分最高。                                                     D.平均分差距在一分之内
(2)【材料二】中,张、王、李三位老师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指出了学生作文的不足。
2.【材料三】中,三位同学的观点,你认同哪一种? 请简述理由。
2019-05-06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在这个流行“速食”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饿了么”本地生活平台订餐,为了了解原因,体悟“饿了么”企业文化,小明准备展开调研,请你参加。

材料一:“饿了么”以Make Everything 30min为使命,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本地生活平台。

2017年3月1日,”食安服务”APP上线。“饿了么”可在App上将涉嫌食安违规的餐厅同步至监管部门,监管范围覆盖上海所有餐厅。

同年6月14日,“饿了么”推出冷热双温箱,同时满足热菜和冷食两种食物的配送保温条件。

材料二:扶摔伤老人、护受伤婴儿背晕倒路人、夺歹徒利刃、救落水儿童……在云南保山、宁夏、长沙等地,“饿了么”骑手频频出手仗义助人,他们古道热肠,善良、勇敢、乐观,默默穿梭于街巷,可爱的“饿了么”蓝衣骑手们被爱称为“外卖侠”,诠释着当代“骑士精神”。

材料三:“饿了么”不断优化用户端和骑手端APP,针对失聪或听陈骑手在配送工作中面临的沟通障碍,新增了即时通讯工具,提供编辑常用语和一键拨打用户电话按钮功能。

“饿了么”开发智能耳机模块,方便骑手通过语音交互操作手机。避免骑手在配送过程中因为频繁使用手机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日前,“饿了么”宣布获准开辟首批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送餐无人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1.分析上述材料,你觉得以下最符合“饿了么”企业精神的一项是(    )
A.极致   激情   创新B.至诚品质   至美服务
C.踏实   诚信   执着D.成就顾客   追求共赢
2.下图为“饿了么”改进的局部logo,其中还藏了很多小秘密:如字母“e”图案的倾斜角度是57°;字母“e”中间的横线与外弧直径的比值是0.618,是黄金分割比等,请你仔细观察,说说设计者的意图(不局限提及的内容)。

如:字母“e”中间的横线与外弧直径的比值是黄金分割比,象征着“饿了么”对完美的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饿了吗”用科技促就业公平,表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请你从上述提供的材料中找寻事例加以说明。
2019-04-19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18·上海·中考真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8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某学校艺术社团日前在校园宣传展板上,介绍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引发同学们的关注。艺术家们用这样的“奇葩”方式组合,是“奇妙”还是“奇怪”?
交响乐演绎鲁迅作品
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创作了交响乐《鲁迅》,以《社戏》为序曲,共有《闰土》《阿Q》《祥林嫂》等九个乐章,演绎鲁迅的文学作品。
京剧韵白朗诵古诗词
在《朗读者》节目中,京剧名家王佩瑜用京剧韵白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种新奇的朗诵形式,令人眼前一亮;不少年轻人也从中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
                                 
大型杂技剧《神话》借助杂技特有的肢体语言,讲述关于天地开辟、万物起源的中华创世神话。该剧编导表示:“杂技为神话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及想象空间。”
1.由此同学们又想到了一些现象,其中属于艺术类“奇葩”组合的两项是
A.昆曲《牡丹亭》融入电子音乐B.维也纳交响乐团来到上海演出
C.路边的电话亭变身书刊阅览亭D.苏州评弹弹唱《威尼斯商人》
E.中华武术和西洋拳击同场竞技F.儒家经典《论语》翻译成英语
2.细心的同学发现材料中遗漏了一个小标题,请你拟一个供社团选用。
3.社团组织同学们讨论:艺术家们用这样的“奇葩”方式组合,到底是“奇妙”还是“奇怪”?请说出你的见解,并说明理由。
2018-10-05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春天来了,几阵轻风,数番微雨,洗去了冬日的沉重。大地透出了嫩绿的颜色,花儿们也陆续开放了。若照严格的花时来说,它们可能彼此见不着面,但是在既非真实,也非虚妄的园中,她们聚集在一起了。不同的红,不同的黄,以及洁白,浅紫,颜色绚丽;繁复新巧的,纤薄单弱的,式样各出心裁。各色各式的花朵在园中铺展开一片锦绣。

②花儿们刚刚睁开眼睛时,总要惊叹道:“多么美好的世界,多么明媚的春天!”阳光照着,蜜蜂儿蝴蝶儿,绕着花枝上下飞舞,一片绚烂的花的颜色,真叫人眼花缭乱,忍不住赞赏生命的浓艳。花儿们带着新奇的心情望着一切,慢慢地(     )着花瓣,从一个个小小的花苞开成一朵朵鲜丽的花。她们彼此学习着怎样(     )在枝头,怎样(     )着花蕊,怎样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清雅的、浓郁的、幽甜的芳香,给世界(       )几分优美。

③开着开着,花儿们看惯了春天的世界,觉得也不过是如此。却渐渐地觉得自己十分重要,自己正是这美好世界中最美好的。

④一个夜晚,明月初上,月光清幽,缓缓流进花丛深处。花儿们呼吸着夜晚的清新空气,都想谈谈心里话。榆叶梅是个急性子,她首先开口道:“春天的花园里,就数我最惹人注意了。你们听人们说过吗?远望着,我简直像朵朵红云,飘在花园的背景上。”大家一听,她把别人都算成了背景,都有点发愣。玫瑰花听她这么不谦虚,很生气,马上提醒她:“你虽然开得茂盛,也不过是个极普通的品种,要取得突出的位置,还得出身名门。玫瑰是珍贵的品种,这是人所共知的。”她说着,骄傲地昂起头。真的,她那鲜红的、密密层层的花瓣,组成一朵朵异常娇艳的不太大也不太小的花,叫人忍不住想摸一摸,嗅一嗅。

       ……

⑤白丁香正在半开,满树如同洒了微霜,她是不大爱说话的,这时也被这番谈话吸引了,慢慢地说:“花么,当然要比美,依我看,颜色态度,既清雅而又高贵,谁都比不上白玉兰,她贵而不俗,雅而不酸,这样白,这样美——"丁香慢吞吞地想着适当的措词。微风一过,摇动着她的小花,散发出一阵阵幽香。

⑥盛开的玉兰也矜持地开口了。她的花朵大,显得十分凝重;颜色白,显得十分清丽,又从高处向下说话,自然而然便有一种屈尊纡贵的神气。“丁香花真像许多小小的银星,她也许不是最美的花,但她是最迷人的花。”她的口气是这样有把握,大家一时都想不出话来说。

⑦忽然间,花园的角门开了,一个小男孩飞跑了进来。他没有看那月光下的万紫千红,却一直跑到松树背后的一个不受人注意的墙角,在那如茵的绿草中间,采摘着野生的二月兰。

⑧那些浅紫色的二月兰,是那样矮小,那样默默无闻。 她们从没有想到自己有什么特殊招人喜爱的地方,只是默默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世界加上点滴的欢乐。

⑨小男孩预备把这一束小花插在墨水瓶里,送给他敬爱的、终日辛勤劳碌的老师。老师一定会从那充满着幻想的颜色,看出他的心意的。

⑩月儿行到中天,花园里没有再开始谈话,花儿们沉默着,不知怎么,都有点不好意思。

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2.文章“以花喻人”,请用四字词语概括作者比喻的这三种人:像榆叶梅、玫瑰那样
       的人;像白丁香、玉兰那样        的人;像二月兰那样        的人。
3.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内应填入的词应该是                                             
“花儿门带着新奇的心情望着一切,慢慢地(       )着花瓣,从一个个小小的红苞开成一朵朵鲜丽的花。她们彼此学习怎样(        )在枝头,怎样(       )着花蕊,怎样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清雅的、浓郁的、幽甜的芳香,给世界(       )几分优美。
(A)舒展   斜倚   抖动   增添             (B)伸展   斜靠   颤动   更添
(C)舒展   斜倚   颤动   更添             (D)舒展   斜倚   抖动   增添
4.花儿们说得正热闹时,作者笔锋一转,写道:“忽然间,花园的角门开了,一个小男孩飞跑了进来。他没有看那月光下的万紫千红,却一直跑到松树背后的一个不受人注意的墙角,在那如茵的绿草中间,采摘着野生的二月兰。”这样写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2017-05-0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6-2017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