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感受大运会的成都味道

①了解一个城市的方式有很多种,通过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视角解码成都魅力,无疑成了这个夏天很多人的选择。当国宝含量超高的开幕式沸腾了成都的夜,当吉祥物蓉宝可爱爆表吸引关注,当赛场上的挥汗如雨与火锅旁的酣畅淋漓撞了个满怀,成都凭借成功举办这一国际体育盛会,备受瞩目。88日,成都大运会闭幕,属于青春、属于拼搏的光芒仍在人们心中闪耀,成就梦想的热情仍在这座城市激荡。

②如果说美食是了解一座城市的开始,那么萦绕舌尖的味道则是读懂一座城市的关键。成都地处天府之国,更有满满人间市井,在成都开启专属于大运会的寻味之旅,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偏好的那款成都味道

③味道里的麻辣,是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川菜的辣,成就了名扬四海的成都小吃,也孕育了成都人性格里的热情似火。从为运动健儿加油鼓劲的一声声雄起,到成都学子为中外记者准备的一封封手写信,再到赛场间隙全体观众齐声合唱的民谣……这样的成都温度,不仅出现在比赛场馆、媒体中心,也蔓延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④走进街头巷尾,不论是马路上贴着欢迎来到成都的网约车,还是餐馆里热情的经营者,不论是一句句带着四川口音的问候,还是一张张真挚和善的笑脸,最是真情动人心。

⑤味道里的鲜香,是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川菜始于麻辣,归于鲜香,正如大运会不只为了比赛竞技,更为让青年人有机会站上熠熠发光的舞台。以青春之名,共赴大运之约,圣火点燃的不仅是运动热情,更是青春的梦想与力量。

⑥参加本届大运会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名运动员都在赛场上拼尽全力。斐济代表团和列支敦士登代表团都只有一名参赛队员,纵是单枪匹马,也要一往无前。成都为青年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而青年本身也成为活力成都的组成要素。从这个意义上看,成都成就梦想,正是成都与青年的一场双向奔赴

⑦味道里的甜糯,是文脉绵延的别样呈现。从甜腻腻的糖油果子,到糯叽叽的赖汤圆,再到几乎桌桌必点的火锅伴侣爽滑冰粉,成都味丰富多样,如同成都文化,在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新潮、本土与国际之间交融碰撞。

⑧成都大运会会徽中的太阳神鸟,让全球认识了古蜀文明;《吉祥天鼓》《康定情歌》等比赛音乐,让夺得艺术体操集体全能冠军的中国队别具风采。当推拿、按摩、拔火罐等中医诊疗服务成为大运村里口口相传的神秘东方力量,当外国运动员吃着串串跳着广场舞沉浸式体验成都夜生活,巴蜀韵、民族风、中国味——这也是成都大运会向世界呈现的中国式浪漫

⑨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指出: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从历史中走来,成都吸引人们的,始终是包罗万象的多元滋味。又何止是成都。复合调味的火锅、北料南烹的炒菜、不拘一格的面食,千般风味汇集,造就了华夏大地一座座闻名遐迩的城市,也成就了千人千味、令人回味的中国印象

(邝西曦)来源:人民日报

1.大运会的“成都味道”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分点概括。
2.有人认为第④段内容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并简要分析原因。
3.第⑦段说“‘成都味’丰富多样,如同成都文化,在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新潮、本土与国际之间交融碰撞”,请从以上三个“交融点”任选一个方面为这句话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2024-02-2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诊)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综艺节目以原创力带热海外传播

张凯滨

①《乘风2023》越南版近日在越南国家电视台VTV3台播出,首播即获得越南同时段综艺收视第一的成绩;《奔跑吧》“跑到”泰国,《中餐厅》“飘香”匈牙利,《花儿与少年•丝路季》“游学”沙特阿拉伯,这些综艺节目在外国录制期间,受到当地观众的高度关注……近年来,综艺节目出海进程稳步推进,已发展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对用影视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明互鉴具有积极意义。

②曾经有一段时间,国内一部分综艺节目热衷于采取版权引进的形式进行制播。虽然这种节目生产模式拥有比较成熟的创作理念和制作流程,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风险,获得较好市场反馈,但从长远来看,却容易使创作者形成“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惰性心理,不利于从业者原创能力的培养。

③有关部门注意到这个问题,纷纷从政策引导、创作生产上发力,助推中国原创综艺的发展。越来越多高品质原创综艺节目涌现出来。它们展现了当代人民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为中国原创综艺节目对外传播提供了前提基础和可能性。

④国外引进中国原创节目一方进行本土化创作时,既要考虑自身市场需求,还要很好理解中国综艺节目的创作理念。而中国综艺节目制片方也通过这个过程,了解引进节目IP一方的行业状况、发展理念,以及当地的社会文化特性、观众的欣赏诉求等。在这种双向交流的过程中,综艺节目承载着丰富的符号元素,勾连中国与世界,实现中外文明互鉴。

⑤梳理近年来成功出海的案例我们还可以发现,它们常采用竞演的方式,展现参与者的人生故事,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参与者与现场观众的交流互动,将情感这种国际传播的通用语言打造成看点和主题。如《我们的歌》让前辈歌手、中生代歌手、新生代歌手等不同代际的歌手合作,进行老歌新唱,表现前辈歌手、中生代歌手尝试新的音乐表达方式的过程,以及新生代歌手在摸索中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的过程,展示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对人生的思考。《这!就是街舞》,通过视觉色彩的搭配和动感音乐的调用,营造活跃的舞台氛围,将舞者的艺术情怀、人生故事、奋斗精神生动呈现。

⑥好内容想要触达更多海外受众,也需要积极探索一些路径。《我的青春在丝路》第三季、第四季邀请拍摄地的青年参与录制,也收获了海外观众的好评。以他者视角切入中国故事讲述的方式,能有效对接外国观众的观赏诉求和欣赏品位,更容易使作品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中国价值、中国理念润物无声地传播开来。

⑦国产综艺节目出海“航道”之所以越驶越宽、“航程”之所以越走越远,要归功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国防实力不断增强……国产综艺节目制作团队应把握好时代给予的机遇,推出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节目品牌,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综艺节目出海进程稳步推进,打通了在国际上传播中国文化的新渠道,实现文明互鉴。
B.采用引进版权的形式制播中国综艺节目,不能完全排除商业风险,还容易造成一些弊端。
C.国外引进中国原创节目进行本土化创作时,引进方与中国综艺节目制片方可实现双向交流。
D.时代赋予国产综艺节目更好出海的良机,制作团队应推出更多传播中国声音的高品质节目。
(2)助推国产原创综艺发展有何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国产原创节目能成功出海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024-02-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语自先秦发轫,迄于明清,世代沿用,屡见不鲜。作为一个具有久远生命力的词语,它既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词义,又伴随历史的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天下”一词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其间所反映的人文情怀尤其值得注意。先秦时期,“民”的因素已经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如《论语》中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中论述“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这里的“天下”是天下之人的意思,亦即天下的百姓。更为典型的是《孟子·梁惠王下》的记载,齐宣公问孟子:“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的“天下”无疑应当理解为“百姓”或“民众”,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所体现的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

这种思想发展至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一词的人文观念继续向前拓展。《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语,读者于其后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呼之欲出的“百姓”二字。身为北宋名臣,目睹日渐加深的内忧外患,国家命运、民生艰难每每牵动范仲淹的思绪,他还在《奏上时务疏》中不厌其烦地阐述:“以德服人,天下欣载;以力服人,天下怨望。”“勿为苛酷,示天下之慈也”“不兴土木,示天下之俭”“舍一心之私,从万人之望,示天下之公”。可以看出,“天下”一语固有的地域概念,已经明确地向人文领域拓展,这里的“天下”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风俗文明概念的引入,是“天下”一词向人文领域拓展的最重要表现,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该书卷十三以整整一卷的篇幅,对历代人心风俗演变进行总结,极具探讨价值。其《正始》一条中有“亡国与亡天下奚辨”的史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篇。文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篇文字中所用“天下”一语,其内涵已经远远逾越“易姓改号”的历代王朝更迭,而是同“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紧密联系在一起。何谓“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在顾炎武的笔下,就是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显然,《日知录·正始》中所用“天下”一语,已经不再为旧有的地域概念所能容纳,它讲的是数千年的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因此,《日知录·正始》发出的呐喊,尤其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的大声疾呼,不唯在当时激起共鸣,到了晚清,又经学人的改造,成为掷地有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

(节选自杨艳秋《地域空间与文化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词的内涵不断得以拓展,逐渐由一种地域概念而发展成了一种具有人文内涵的概念。
B.先秦时期,“民”的因素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在《论语》《孟子》中,有时“天下”就是“百姓”或“民众”的意思。
C.自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我们就可强烈地感受到“天下”中那呼之欲出的“百姓”的内涵了。
D.在顾炎武笔下,“天下”一语,已经远远突破了地域概念的内涵,变成了数千年的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将“天下”注入“百姓”或“民众”的内涵,表达的是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这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
B.《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词,是对“天下”人文观念的进一步拓展,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C.风俗文明概念,也是“天下”一词中的人文内涵,它是对其人文内涵的进一步拓展表现,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
D.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在顾炎武看来,这就是改朝换代、国家灭亡的具体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记载:“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里的“天下”,就已经体现出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在传统文化典籍中,所谓“王者”、“贤者”,都应当是以“天下之人”为“天下”,能够让百姓心服,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的人。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谓“匹夫”的“责”在于坚守我们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而并不包括为某家某姓去守护权力。
D.从先秦到明清,在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拓展,不仅仅是中华民族语文修辞的发展,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不断升华。
2024-01-0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荣县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不被大风吹倒


亲爱的年轻朋友:

①几天前,你们在我的公众号留言,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苦难,甚至是艰难时刻。我无法告诉你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标准答案,但可以与你们分享两个小故事,当我遇到艰难时刻时,给我带来知识与力量的一本书和一个人。

②一本书,是《新华字典》。

③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童年辍学。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幸好在这个时候,我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我当然也希望能阅读很多的经典作品,但当时的农村书很少,谁家有本书都视若珍宝,轻易不外借,只有这本《新华字典》是属于我的。我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的。总之,在当年那种孤独穷困的环境里,就是这本工具书陪着我度过了艰难时刻,也为我以后能拿起笔来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④一个人,是我爷爷。

⑤小的时候,我跟着爷爷去荒草甸子里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我惊问爷爷:“那是什么?”爷爷淡淡地说:“风。使劲拉车吧,孩子。”风越来越大,我们车上的草被刮扬到天上去。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大风过去了,爷爷还保持着这个姿势,仿佛一尊雕塑。许久之后,他才慢慢地直起腰,他的手指蜷曲着,都伸不开了。爷爷与狂风对峙的模样,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⑥那么,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风来时,爷爷没有躲避。尽管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我们的车还在,我们就像在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胜利了。

⑦我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不一定能让你们感兴趣。但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还是讲给你们听,但愿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

⑧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年轻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

⑨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莫言

2022年五·四前夕

(选自人民网,有改动)

1.阅读全文,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艰难时刻应对办法最终结果
“我”童年辍学,孤独穷困。(2)_____“我”度过了艰难时刻,也为以后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1)_____爷爷攥紧车把、弓着身子与狂风对抗,“我”死死抓住牛筋草。大风过后,车在,人在,“我们”胜利了。

2.品析第⑥段加点词“钉”的含义。
我们就像钉在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
3.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细节描写,体现了爷爷怎样的形象特点?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不被大风吹倒”给你的启示。
2023-11-3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太空一日》选段,完成各题。

①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另有原因。

②首先是快速行进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映红的舷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飞船的外表面有防烧蚀层,它是耐高温的,随着温度升高,开始剥落,并在剥落的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我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看到这种情形,知道是怎么回事。

③但随后发生的让我非常紧张——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小碎纹一样,这种细细的碎纹,眼看着越来越多的……人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④我的汗水出来了。但并不是温度高,其实主要还是因为紧张。

⑤我现在还能回想起当时的情形:飞船急速下降,跟空气摩擦产生的激波,不仅有极高的温度,还伴随着尖利的呼啸声;飞船带着不小的过载,还不停振动,里面咯咯吱吱乱响。外面高温,不怕!有碎片划过,不怕!过载也能承受!但是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张了,心想:完了,这个舷窗不行了。

⑥当时突然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就是这样出事的吗?一个防热板先出现一条裂缝,然后高热就使航天器解体了。现在,这么大一个舷窗坏了,那还得了!

⑦先是右边舷窗出现裂纹,裂到一半时,我转着头一看左边的舷窗,它也开始出现裂纹。这个时候我反而放心一点了:哦——可能没什么问题!因为如果是故障,重复出现的概率并不高。

⑧回来后才知道,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出现问题。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了不同的材料。

1.下面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主要记叙了“我”乘坐飞船从太空返回时遭遇的险情及恐慌心理。
B.选文第⑤段中说对“高温、碎片、过载都不怕”,是因为作者都学习过,知道它们是怎么回事。
C.在紧张时,作者突然联想到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突出了作者当时极度恐慌的心理。
D.选文第⑧段使用插叙的方式,交代了飞船在大气层中舷窗出现裂纹的原因,也表现了作者勇敢无畏。
2.“我”乘坐飞船返回时,真正“让我紧张以至惊慌”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我”会如此?
2023-02-1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①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②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③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④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⑤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⑥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⑦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1.从文段中找出一个词概括作者对圆明园的总印象。
2.语段中的“两名强盗”是谁?
3.第②段中使用了“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词语,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4.请赏析第②段中的“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句话。
5.第⑤段中下面这句中加横线的词“吞”“居然”用得好,为什么?
法兰西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2022-11-2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不被大风吹倒


亲爱的年轻朋友:

①几天前,你们在我的公众号留言,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苦难,甚至是艰难时刻。我无法告诉你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标准答案,但可以与你们分享两个小故事,当我遇到艰难时刻时,给我带来知识与力量的一本书和一个人。

②一本书,是《新华字典》。

③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童年辍学。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幸好在这个时候,我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我当然也希望能阅读很多的经典作品,但当时的农村书很少,谁家有本书都视若珍宝,轻易不外借,只有这本《新华字典》是属于我的。我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的。总之,在当年那种孤独穷困的环境里,就是这本工具书陪着我度过了艰难时刻,也为我以后能拿起笔来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④一个人,是我爷爷。

⑤小的时候,我跟着爷爷去荒草甸子里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我惊问爷爷:“那是什么?”爷爷淡淡地说:“风。使劲拉车吧,孩子。”风越来越大,我们车上的草被刮扬到天上去。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大风过去了,爷爷还保持着这个姿势,仿佛一尊雕塑。许久之后,他才慢慢地直起腰,他的手指蜷曲着,都伸不开了。爷爷与狂风对峙的模样,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⑥那么,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风来时,爷爷没有躲避。尽管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我们的车还在,我们就像钉在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胜利了。

⑦我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不一定能让你们感兴趣。但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还是讲给你们听,但愿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

⑧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年轻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

⑨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莫言

2022年五·四前夕

(选自人民网,有改动)

1.阅读全文,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艰难时刻

应对办法

最终结果

我童年辍学,孤独穷困。(2)我度过了艰难时刻,也为以后写小说奠定了基础。
(1)爷爷攥紧车把、弓着身子与狂风对抗,我死死抓住牛筋。大风过后,车在,人在,我们胜利了。

2.自选角度,简要赏析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
一根飞速旋转者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
3.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细节描写,体现了爷爷怎样的形象特点?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不被大风吹倒”给你的启示。
2022-11-13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用耳朵“阅读”与书香为伴

●宋静思

①近来,一座座“有声图书馆”,在社区、公园、地铁等处“崭露头角”。人们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轻松享受听书服务。

②▁“甲”▁。虽然,读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心无挂碍地坐下来阅读,对不少人来说仍是件奢侈的事。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听书”。从“看书”到“听书”,从“无声”到“有声”,已成为一种新的读书“姿态”。

③有声阅读不仅解放了双手,还解放了双眼。优质的声音、顿挫的情绪有助于增进用户对内容认知,让阅读成为“悦读”。同时,传统的纸质书很难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而有声阅读弥补了这方面缺憾。一方面,有声阅读种类繁多,它不局限于有声小说、评书,还包含了历史学习、经管人文、少儿教育等细化分类产品;另一方面,有声阅读使获取知识更加便捷。不同次的读书人群都能寻找到符合各自需求的产品,增强了文化获得感。

④更为关键的是,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能静心读书、耐心咀嚼知识的时间颇为有限。有声阅读因其便捷化、存储方便、容量大等优势,能满足人们即时阅读需求。读者无需时刻捧着书,只需灵活利用吃饭、通勤、户外娱乐等碎片化时间,就能随时随地开启阅读模式,用耳朵感知声音里的精彩,用内心体验阅读的愉悦。

⑤尽管“有声阅读”已成为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式,但伴随而来的,还有市场上资源分散、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此外,特殊群体无障碍使用有声资源的目标还未达预期。建立并不断完善规则与标准,方能让“有声阅读”拥有更好的未来。对于个人阅读而言,也需要不断拓展阅读边界。从阅读体验来看,有声阅读更适合通俗易懂的书籍,比如小说、人物传记、历史科普等。如果我们阅读专业性较强的书籍,或渴望深度思考,还需回归传统的文本阅读方式。

⑥科技发展可以改变阅读方式,却改变不了阅读积累的规律。▁“乙”▁,阅读的关键词从来都是“持之以恒”,无论读书还是听书,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从这个意义上看,有声阅读帮助人们走出了“因声而听”的第一步,但第二步“因听而思”和第三步“因听而悟”,还得靠读者自己坚持走下去。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1月18日

1.依据选文内容,补充概括表格空缺处所对应的要点。

“有声阅读”的优势

“有声阅读”的不足

A.解放了读者的双手和双眼。
B._______
C.______
D.便捷化、存储方便、容量大,能满足人们即时阅读的需求。
A.有声阅读市场上,资源分散,内容和质量参差不齐。
B.特殊群体无障碍使用有声资源的目标还未能实现。
C.有声阅读的规则与标准还不够完善。
D.______

2.诗句“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在选编过程中不小心被删除,若进行还原,你觉得放在甲处还是乙处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应该放到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读全文内容,简析“阅读”在时代变化中的“变与不变”。
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23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母亲米父亲豆

【甲】面对突然回家的我,瘫坐在沙发上打瞌睡的父亲目光里充满惊喜、疑惑,翕动了良久的嘴唇终于发出声音:“你咋有时间回家?还没吃饭吧?我这就给你盛饭去。”父亲说着挣扎起不久前跌伤的腿,我隐痛,连忙安抚父亲坐下。

②和他拉了会儿家常,他得知我这次纯粹是因外出办事而途经老家,一会儿还要走时,便焦急地说:“你妈还在地里喷农药呢,我这就叫她回来,给你装些东西带回城里。”我想阻止父亲,而他执意来到屋后,对着田地,扯开噪门,喊着母亲的名字……

③母亲一到家,顾不上换下喷洒农药的雨衣,一边欢愉着,一边埋怨我:“回家咋不事先通知我们一声?”或许在父亲眼中,我的时间比谁都金贵,他抱怨起母亲的唠叨,催促母亲麻利点儿。母亲不甘示弱,手不停的同时,口不饶父亲:“死老头子,你只知道朝我吼,给儿子带东西进城,我前些日子就让你准备好……”一看父母为我进城所带的东西而拌嘴,我赶紧跟他们说:“这次我什么都不带,司机还在路边等着我呢。”“有车呀?”母亲惊讶,父亲自豪!

④“有车更要带些东西进城,省得我们往城里送!”于是他们忙着查自家的米缸,可缸中的米所剩无几,母亲一下子慌了——现在去碾米,我肯定没时间等。母亲一脸难色,脸上的皱纹片刻间变得更加密集。随着父亲的一声:“孩子妈,先跟左邻右舍借些米,隔天我们再碾米还人家,问题不就解决了。”【乙】母亲的脸顿时笑成一朵怒放的菊花

⑤三袋大米借了回来,母亲一边抱怨邻家的米不够齐整,一边搬出筛子,开始筛起米来。父亲抖抖索索地盛米装袋,怯生生地对母亲说:“孩子妈,这近三百斤的大米,怎么才能运到路边,你们娘儿俩扛着去,肯定不行。”母亲没有理睬父亲的担忧,反而把手中的筛子旋转得更快。

⑥不一会儿,屋后的小河边传来了母亲的喊声,原来母亲要撑舟为我送米。父亲笑了,而我的眼眶却装满了眼泪……

⑦我要撑篙,母亲不让,说怕我弄湿了衣服。端坐舟前的我,仰视着撑篙的母亲,扎篙,弓腰用力,拔篙,再扎篙………渐渐,我的双眼一片模糊。

⑧我和母亲把三袋米抬上岸,父亲不知何时也出现在车旁,他额头冒汗,喘着粗气,显然是急赶来的。我止不住埋怨起来:“爸,你怎么不在家歇着,你的腿还没好利落呢!”我想搀他上小船,他却让我快上车,连声说我的时间要紧。

⑨上车,我摇下车窗,朝默默注视小车的父亲作别。司机劝我别再回首,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天下都是可怜父母心!他说,你父亲瘸着腿就是为你送来一小袋新摘的青豆,他还对我玩笑着说,你母亲为你撑船送米,他也要为你送点什么,于是想到他早上新剥的一小袋新青豆粒……

⑩我颤抖着双手,打开副驾驶台上的一只方便袋,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粒粒青翠浑圆的青豆……霎时间,我再也抑制不住,当着司机的面,眼泪一下涌了出来。

(作者:胥加山   摘自《中国改革报》)


(1)随着故事的发展,作者的情感也在不断变化,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填写在下面横线上。“我”隐痛→①________→②_________→眼泪一下涌了出来。
(2)第⑥段处写道“父亲笑了,而我的眼眶却装满了眼泪……”,父亲为什么“笑”?“我”为什么“眼眶却装满了眼泪”?
(3)请你从文中画线的【甲】【乙】两处中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4)第⑦段写了什么内容?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
(5)文章以“母亲米父亲豆”命题有哪些作用?
2022-01-1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1·湖北武汉·中考真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重建是城市更新的灵魂

①文化是推动城市前进的动力,也是人类实现认同的方式。城市学家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城市发展史上,不同时代累积下来的胡同、牌坊、院落、民居、街道等构成了城市文明的基本形态。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活着的传统,也是代表城市独特性的历史文脉。

②正因为过去经历了太多大拆大建带来的文脉断裂之苦,今天的城市更新越来越倾向于“微更新”的方式,即在保持城市肌理的基础上,对已有城市空间进行小范围、小规模的局部改造,从而达到空间活化与地方振兴的目的。如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文化创意园,前身多为废弃或闲置的厂房,经过简易设计和细微改造后,成为美术馆、展览馆、书店等文化空间。原本破旧的工厂蜕变为靓丽的城市风景线,成为新的文化地标,不仅美化了城市,也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③尽管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带来了生机,但在貌似更加人性化的微更新过程中,城市记忆流失的问题依然严峻。由企业主导的城市更新,往往只是对建筑外观和功能的更新,而建筑所承载的生活故事、个人经验、地方风俗等宝贵的历史记忆,由于当地民众的缺席,往往被漠视和淡忘,这不能不说是当代城市更新莫大的悲哀。

④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建筑遗址,在改造过程中还常常存在对家族历史、人物身份的错漏记录。这不仅暴露了改造者的无知,更反映了城市更新中记忆重建存在的问题。城市更新的目的是什么?说到底是为了找回那些忘却的记忆;童年时代街边的小吃、屋顶的飞鸟、门前的花香、唢呐的声响……这些记忆属于每个活生生的个体,而所有个体记忆汇聚在一起,就是城市的历史。可以说,没有记忆的人,生命是残缺的,没有历史的城市,也不过是无根的建筑群。

⑤记忆是什么?是思念,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所有建筑遗产都是人类记忆的守护者,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因此,记忆重建才是城市更新的灵魂。如何重建呢?重建的开始,当然是要学会尊重和热爱我们的文化遗产。而今天的现实是,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已找不到它们的来由和名字,抢救历史记忆、建立历史档案,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寻找这些老建筑的故事和街区的传说,记录那些珍贵的口述史,通过文字、图像、大众传媒还原历史现场,让历史记忆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让今天与昨天对话,记忆便有了生命。

⑥当然,无论是王宫还是民居,都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关于它们的记忆并无贵贱之分。但我们往往只记录名人的记忆,却遗忘普通人的记忆,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记忆缺憾。每一栋历史建筑都是一座活的博物馆,都应得到理解和重视。这些空间可以唤醒我们的记忆,滋养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情感,最终让我们结为一体,实现认同。

(原文/袁瑾,根据命题需要改写。)

1.对城市“微更新”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微更新”的出现是因为大量大拆大建曾带来文脉断裂之苦。
B.城市“微更新”是在城市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对局部空间作些改造。
C.城市“微更新”的简易设计和细微改造体现了改造方式的人性化。
D.城市“微更新”往往立足于变废为宝,为城市打造新的文化地标。
2.关于“城市更新”中出现的问题,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城市更新由企业主导,在带来生机的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记忆的流失。
B.城市更新在注重外观和功能改造的同时,常忽略建筑承载的历史记忆。
C.城市更新往往缺失个体的记忆,这是由当地民众的缺席和漠视造成的。
D.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建筑遗址的信息记录常有错漏。
3.关于城市更新过程中的“记忆重建”,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记忆重建首先要建立在尊重和热爱我们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之上。
B.记忆重建应将每个个体的记忆汇聚在一起,组合成城市的记忆。
C.记忆重建需搜寻并记录一些老建筑的来由、名字、故事和传说。
D.记忆重建中,名人和普通人的记忆都是有价值的,都应被重视。
2021-06-22更新 | 42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