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中“家”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6 道试题

1 . 2023年已经过去,回望走过的生命历程,让我们心怀感思,去体验、去创造。学期末,某校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活动。

【举一反三】小秦向同学们分享了一组师生相处的镜头:

镜头一

镜头二

1931年,谭其骧(历史地理领域的泰斗)旁听顾颉刚(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的课,产生了不同想法,课后他向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对此,顾颉刚老师非常高兴,鼓励他写成书面材料。谭其骧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将自己的意见写成一封信交给顾颉刚老师,师生经过多次交流,终于达成共识。

七年级学生小林总觉得班主任陈老师一直对他有“偏见”。自己考了98分,老师批评他马虎;和其他同学发生小摩擦,老师让他写检讨。因此小林对老师很是抗拒,总是敬而远之。

研读上述镜头的过程中,同学们明确了以下问题:

①镜头一中师生相处的情景有哪些值得点赞的地方?

②镜头二中小林的行为正确吗?为什么?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回答上述问题。

【浅谈理解】家是什么?家是谚语中“在家千日好,出外半时难”的感叹;家是韩愈眼中的“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家是如伞的大树,遮挡酷夏的骄阳;家是清凉的雨丝,拂去疲惫的征尘;家是永远的牵挂,珍藏幸福的存根。


(2)在你心中,家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描述。

【化解冲突】某校心理驿站收到了一封学生来信:

知心姐姐:

进入初中,我和妈妈之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已经长大了,但妈妈还是事事管,一点隐私和自由都没有,我好想远离家庭。这周末,我想和朋友一起外出爬山,却遭到了妈妈的反对,为此我们大吵了一架,我好苦恼啊,到底怎样才能和妈妈和谐相处。

(3)请你为这位学生回信,化解他的烦恼。
2024-02-10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观察下面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上面两幅漫画中的行为,你赞同哪一幅?为什么?
(2)请你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孝亲敬长。
2024-02-10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下面的漫画中传递的“爱”是(     

①家庭成员的沟通技巧②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③良好的家庭文化④用行动表达的孝敬之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2-10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有人说,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某校七年级(1)班召开了“创建幸福家庭”主题班会。下面是班会活动的精彩环节,邀请大家共同完成!

【家风代代传】

第一小组同学为大家分享了《好家风》的图片,讲述了《好家风》背后的故事,让同学们认识到好家风是家庭幸福的基石。


(1)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请你写出两个我国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百善孝为先】

2023年春晚歌曲《是妈妈是女儿》引发了观众的共情和共鸣。第二小组同学为大家介绍了生活所见。每次回老家,返程时爸妈塞满的后备箱都让人泪奔。面食论袋给、鸡蛋成筐拿、蔬菜以拥计、水果靠箱装,打开后备箱,俨然就是一个小型超市。子女总嫌装得太多,而父母却嫌容纳的空间不够大。


(2)有的同学认为;“孝敬父母是成年人的事情,与我们青少年无关”。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家和万事兴】

第三小组同学收集了一条有关最美家庭的新闻,让同学们感受现代家庭的良好氛围。

2023515日,日照市举行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揭晓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以弘扬好家风共筑家国梦为主题,6个家庭和个人作了事迹报告,宣讲了清风传家家风故事,引起观众共情,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3)为争做“最美家庭”,作为家庭的一员,你应如何出力?
2024-02-1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这个景观的背后,流淌的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


从“家”的角度谈谈你对“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的理解。
2024-02-1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和谐家庭你我共建]

[谈家意]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1)请结合“生命的居所”所学知识,谈谈家的意味着什么?

[践孝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亲情、重视孝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孝”的重要性的理解。
(3)孝亲敬长,应当从哪些方面做起?
2024-02-09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材料一   “同在屋檐下,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亲子和睦是现代社会文明家庭的重要特征,是体现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又与父母在很多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造成了亲子关系的疏远,使得怀疑、批判、争执成了摆在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一道“坎”。而跨过这道“坎”,就要搭一座交心“桥”。

材料二   郎朗是当今中国著名的“钢琴王子”。他小时候也有被父亲打的经历。有一次,郎朗因为学校有事回家晚了,耽误了练琴,父亲一怒之下抓住他就揍了起来……如今,已经成名的郎朗回忆起小时候的事情,对父母没有任何怨恨,反倒是父亲十分愧疚。郎朗说:“天下父母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打骂子女固然不对,但是当孩子的不要怀疑父母对你的爱!”

材料三   家规家训经典语录

巧伪不如拙诚。

——《颜氏家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由俭入奢者易,由奢入俭者难。

——周怡《勉谕儿辈》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朱子《治.家格言》

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曾国藩家书》


(1)材料一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坎”指的是什么?
(2)请你说说父母与子女产生这道“坎”的原因有哪些?(两方面即可)
(3)请你学习郎朗的做法,说说怎样和父母跨过这道“坎”。(两方面即可)
(4)材料三中的家规家训蕴含着哪些可贵的精神?(两方面即可)
(5)材料三中这些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给我们青少年待人处世有何启发?(两方面即可)
2024-02-09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道法课上,同学们围绕“亲情之爱”的话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探寻缘由】

字缘起法律规定
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原义为奉先思孝。儒家道统认为是百行之首,《论语》载: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赡养人应当履行……
(1)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析,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品味亲情】

小楠:上个周末,我亲手做了一道菜让妈妈品尝,妈妈品尝完我烧的菜,微笑着对我说:你猜,我吃出了什么味道?”。我说:咸了吧!——淡了!——没熟……”妈妈灿烂的笑了:傻丫头,是女儿的味道。这味道真好!看着妈妈幸福的笑容,我想起了道法老师说的那句话,尽孝在当下,于是我决定以后多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


(2)妈妈品出的“女儿的味道”指什么?请你用一个词语描述。
(3)小楠的做法对你有何启发?

【化解冲突】

小亮的烦恼:父母不理解我,无论我交朋友、穿着打扮,还是吃东西、看课外书,只要是我的事,他们都要干涉,我一点自由都没有。有时候真想一走了之。

父母的无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了,动不动就发脾气顶撞大人,天天把我不用你管挂在嘴边。


(4)请为小亮化解与父母的冲突提几条温馨建议。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粒种子,让我们享受生命的同时,也让这个世界因为有我们而更美好。为了帮助同学们用行动书写一份出色的人生答卷,某校七年级(2)班学生开展了以“生命的思考”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2024-02-0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这是因为(     
①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所有的家庭都充满温暖
②家是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家中的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
③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父母的哺育
④家是我们身心寄居之所,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0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仔细观察下面漫画,回答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家的重要性。
2024-02-0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