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中“家”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6 道试题
1 . 2023 年湖南省最美家庭评选揭晓,醴陵市孙家湾镇何大爷家庭光荣上榜。作为党员何大爷时常带领儿孙参加公益活动;并把家教理念和育儿方法编辑成《何家家教》,传播好家风。这传递出(     
①良好的家风能促进社会文明
②好的家风能帮助青少年正心正身正行
③只要有了家风,就一定能构建和谐家庭
④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24-02-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有人说,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这真情就是家人之间的情感,有温暖的牵挂、真切的关怀和守候,也有甜蜜的碰撞和不愉快的冲突……下列关于家的看法中,你赞同的有(     
①家都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而成的亲属生活组织②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③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④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2-1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家中有亲人,学校有老师。某校开展“亲师敬长”主题活动,以下是七年级学生制作的手抄报,请你参与其中。
【板块一】
※家的意味※
家,是什么?千万个人有千万个说法。有的说,家是一种文化;有的说,家是一段时光;有的说,家是一种情怀。在你的心目中,家是……
【板块二】
※爱的缘由※
吴林香,2022年最美孝心少年。父亲去世,母亲患有重病,家中还有年迈的姥姥,她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一边照顾妈妈和姥姥,同时还要照顾弟弟,也要上学,但是她也并没有因此退缩,也是选择了要把母亲照顾好。
【板块三】
※师生和谐※
众所周知,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教学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指出:“教育本身是一个优雅、缓慢和美妙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
(1)请你把【板块一】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板块二】的内容,请你谈谈吴林香孝亲敬长的原因。
(3)【板块三】学会与老师交往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请你就“让师生关系更和谐”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2024-02-1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曾国藩家训:居家有奢淫、骄怠、不和、辱师慢客“四败”。为避免“四败”,他严以治家,着力通过言传身教营造俭朴、勤劳、孝悌的家风。一百多年来,曾氏门庭名人辈出,多有成就。这启示我们(     
①家风对子女是正面的影响②良好的家风有益于子孙后代的成长
③严格治家,棍棒底下出孝子④要继承好家风,学习家人优秀品质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2-1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感受家风,领略家人之爱

材料一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规、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

(1)说一说你们家风的主要特点。
(2)“国事大于天”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家风的概括。这一家风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材料二   天下雨了,小梅妈妈约小林妈妈一起给孩子送伞。小林妈妈却说:“不用了,他都12岁了,同学们议论纷纷。

小凯:两个妈妈都是好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
小莉:小梅妈妈细心,小林妈妈粗心。
(3)两个妈妈对同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这说明了什么?你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
2024-02-1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自2013年起,每年都有10组“最美孝心少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公益活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评选得出。他们孝敬父母长辈,为父母排忧解难,帮父母照顾弟弟妹妹,代父母担当家庭责任,他们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奋发有为。2023年,该活动继续通过各地文明办推荐、栏目记者走基层等多种方式征集孝亲故事。

(1)依据材料,概括“最美孝心少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哪一美德?请从两个角度说明我们为什么要传承这一美德?
(2)根据你的记忆,从“卧冰求鲤”“一诺千金”“扇枕温衾”“卧薪尝胆”“程门立雪”中,选出两个关于孝亲敬长的成语故事典故。
7 . 传承家庭美德,共建和谐家庭
某中学七年级(1)班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围绕“亲情之爱”开展了一次主题探究活动,同学们就以下话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家风代代传】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规、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家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1)上述两则节选承载了哪些中华传统家风?

【百善孝为先】

经典流传
《说文》:“孝,善事父母者。”
《论语》:“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法律在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

据此,同学们展开讨论,下面是两位同学的观点:

小云:孝亲敬长每个子女的责任,我们责无旁贷。

小坤:孝亲敬长是成年人的义务,与青少年无关。

(2)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说自己的理由。

【让家更美好】

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俗话说,“勺子总会碰锅沿”。家庭成员之间难免发生矛盾或冲突,我们可以充当“粘合剂”,让家更和谐。

(3)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你会如何充当“粘合剂”?
2024-02-1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亲情之爱伴成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情境一:20231222日,联合国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无论平时在哪,过春节时中国人都会赶回家。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归程多么煎熬,什么都阻挡不住家的诱惑。踏上归途的游子说。


(1)上述材料中“家的诱惑”为什么阻挡不住?

情境二:小馨正在看书,书中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她被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回头看看还在书桌前忙着工作的妈妈,为妈妈倒了一杯温水,洗了一盘水果,放在妈妈旁边,母女俩相视一笑。


(2)结合材料,说说你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情境三:欣赏下面的漫画:



(3)漫画中孩子的做法,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024-02-1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在非洲工作的某工程师,花了两天一夜的时间,跨过几大洲,历经8次换乘,回到东北老家过年,这一切辛苦,他觉得都值得。这是因为(       
A.家里才有我们熟悉的事物B.在家里物质生活才有保障
C.在家里不会遇到任何困难D.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2024-02-10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师长之间

材料一   校团委将组织学生代表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座谈会,你将在座谈会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摘录

交流分享提示

交流分享要点

摘录一

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

根据摘录一,谈谈习总书记为什么高度重视尊师重教。

摘录二

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根据摘录二,列举两条优良家风。


(1)请你根据上表中“交流分享提示”,完成相应的“交流分享要点”。

材料二   在课堂“‘孝’的精神内涵”分享活动中,小华分享了一则故事。

张老师邀请学生到家里聚餐。晚餐结束后,学生抢着帮忙洗碗,老师却满面笑容地阻止道:“不急,有人洗呢。”老师将碗筷放进水池,轻轻地走到她八十高龄的老母亲身边:“妈,洗碗喽……”只见老太太一改餐桌上的萎靡,精神焕发地走到水池边,慢腾腾地洗起碗来,花了半个小时才把碗洗完。老师说:“您辛苦了,歇歇吧。”搀母亲回房后,又返回厨房,把碗重新洗了一遍。


(2)有同学认为,张老师让年迈的老母亲做家务,是不孝的表现。你赞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材料三   某校开展了共建“和谐融洽教学相长”师生关系的调研活动。调研结果如下图:



(3)概括上述调查结果反映的信息,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材料四   国际社会把“冲突解决能力”列为21世纪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很多学者认为,冲突无处不在,不可避免。冲突本身并没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关键是处理冲突的方式。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理解冲突,有能力识别冲突,冲突便会向着建设性的方向发展。


(4)面对当前社会愈演愈烈的亲子冲突,请你为“让冲突朝着建设性方向发展”提两点建议。
2024-02-10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