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曾指出,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黑土土质松软,有机质含量高,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下图示意东北地区气温、降水分布。

(1)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

材料二: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冻融如果反复出现,融雪侵蚀会增强。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升温较快,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昼夜温差较大。

(2)从气温角度,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材料三:专家指出,采取留茬耕作、垄沟秸秆覆盖和横坡垄作的农耕方式(下图),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

(3)留茬耕作、垄沟秸秆覆盖和横坡垄作三种耕作方式任选其一,阐述其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2022-06-17更新 | 69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新华中学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土壤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与土壤温度密切相关。土壤呼吸已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的重要研究内容。受人类活动干扰,我国东北某山地植被群落发生了逆行演替: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灌木林→草本。某科研团队于某年8月份进行实地监测,并绘制了统计图线(如下图)。



(1)推测红松阔叶林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量峰值高且明显滞后的原因。
(2)有人认为,由森林逆行演替为草本,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试分析该说法不合理的地方。
2022-06-16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高频非选择题30题)(3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3 . 不同水热和地形条件下土壤发育情况不同。研究人员在青海湖某支流上游(37°25'N,100°15'E)选取一处河谷开展实地测量研究。该支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70.3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为607.4mm。研究人员在研究区内分别选取阳坡和阴坡各一处钻孔取样测量,下左图示意不同坡向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下右图示意两钻孔处土壤剖面。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阴坡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比阳坡少
B.甲坡母岩层厚度较大,故为阴坡
C.乙坡为阳坡,光照条件好,植被生长好,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厚
D.乙坡淋溶淀积层较厚,其原因与气温低、蒸发量小、生物量大有关
2022-05-25更新 | 4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考模拟试卷地理试题
4 . 某校学生赴庐山开展野外实习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庐山东南坡植被分布高度统计表

海拔(米)地带性植被非地带性植被
1100以上山地落叶阔叶林人工栽种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1100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人工栽种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以下山地常绿阔叶林水稻田、人工栽种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1)根据上表归纳庐山东南坡的植被特征。

(2)考察中发现,庐山南北坡同一高度土壤有机质含量有较大差别。分析其原因。
(3)在当地海拔较低的地区,有很多的土地被开垦为稻田,填表说明人类生产活动对当地土壤造成的影响。
人类的生产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施肥____
翻耕____
____土壤污染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给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下图为我国水、旱灾害分布示意图。



(1)江南丘陵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____,分析该地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____
(2)与长江中下游同纬度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该地典型植被是____,该植被的主要特点有____
(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4)旱涝灾害是中国农业生产面临主要气象灾害,为抵御干旱灾害导致的农业减产,指出我国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

6 . 下图为理想土壤组成物质体积分数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大部分会形成土壤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江西东南山区的寻乌村,分布着独特的富硒土壤。寻乌村土壤硒元素含量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成土母质B.生物C.气候D.地形
2022-04-10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学期期初)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森林关键在于营造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位于天津武清区的津北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2万亩,造林8000亩,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森林园。园内森林资源丰富,木本、草本、水生植物,还有一些浆果类、蜜源类植物种植,茂密的森林为鸟类提供了上好的栖居地。其中乡土树种(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被证明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占80%以上。



(1)植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是适应其共同生活环境的结果。请你依据上述材料概括该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特点:________

(2)上图中四种树木中适合在天津市种植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有严格的指标,例如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以上等。
(3)请你说出提出“城市森林在树种的选择上乡土树种应占80%”这一要求的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公园以落叶为肥,禁喷农药,并用碎石子铺路,使得雨水全部回灌利用,既滋养了土地,又给鸟兽提供了水源。下图为“有机质分解与合成示意图”。



(4)关于该城市森林公园的修建和管理,对当地土壤形成和发育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____。(多项选择)
A.禁扫落叶,利于营养元素富集在土壤表层
B.禁喷农药,利于微生物生存,形成腐殖质
C.碎石子铺路,可增加成土母质
D.雨水回灌,可增强土壤肥力

市内某学校的土壤研究小组,想在学校花园里开挖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


(5)你认为可行吗?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2022-04-01更新 | 204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读“有机质在土壤中的类型及其转化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环节按顺序依次是(     
A.吸收、腐殖化、矿质化、死亡B.腐殖化、吸收、矿质化、死亡
C.吸收、死亡、腐殖化、矿质化D.矿质化、腐殖化、死亡、吸收
2.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①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   ②有机物质的积累过程
③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   ④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9 .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与气候密切相关。读“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温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终年高温地区和寒冷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都较低,其原因是(     
A.终年高温地区不利于植被生长B.终年高温地区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强
C.终年寒冷地区生物生长量较小D.终年寒冷地区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快
2.东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低山丘陵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东北平原(     
A.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C.植物生长量大于南方低山丘陵区D.成土母质矿物养分多
3.红壤的肥力、疏松程度和酸碱度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为了实现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可采取的改良措施有(     
①大力推广秸秆还田②大量施用化肥③增施熟石灰④掺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02-15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学业能力调研地理试题

10 . 土壤储存的碳是植物的三倍多,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草地的有机碳(土壤有机质中所含的碳素)储量从土壤表层向下迅速递减。新西兰某牧场推行“倒置耕作”种植牧草,将15-30厘米的底土放置在0-15厘米的表土上方。下图示意“倒置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吸收较少B.淋溶作用较强C.土质疏松多孔D.生物质积累多
2.当表层土壤有机碳不再增加时,可以实施下一轮“倒置耕作”。“倒置耕作”的周期最适宜为(     
A.10年B.15年C.20年D.25年
2022-01-29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