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73 道试题

1 . 卡雷拉将军湖(46°S72°W)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是南美洲第二大淡水湖。森特前往该湖游玩,并撰写游记(节选如下)真实地记录在当地的见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乘船进入湖中的米罗顿洞穴群……光线透过澄净的水面折射到大理石岩壁上,呈现出梦幻般的色彩。向导说,我们正巧赶上每年最佳观赏时段,因为此时这里的洞穴最大程度地露出湖面。

1.该湖所在地区(     
A.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少B.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地带,降水少
C.受副极地低压带控制,降水多D.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降水多
2.森特前往该湖游玩的时间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3.根据森特的游玩见闻,可推知米罗顿洞穴群的形成过程是(     
A.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冰川侵蚀
C.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下降—冰川侵蚀
D.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2024-02-2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落基山脉,上游穿行于山区,年均降水量200—500mm;中游流经科罗拉多高原,形成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马蹄湾是其中一段U型河道),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不同地质年代的红色细砂岩、粉砂岩等,易受外力侵蚀。下游地势低洼,在河口堆积形成巨大三角洲。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在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修建胡佛大坝等众多水利工程,使下游径流量锐减。



(1)指出科罗拉多河上游降水较多的季节,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从地质作用角度,阐释中游马蹄湾的形成过程。
(3)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大坝修建后对河口三角洲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4-02-2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沉积地层从沉积方式上分为陆相沉积和海相沉积。陆相沉积指陆地环境下的沉积,沉积物以碎屑岩(砂岩、砾岩)和粘土岩居多。海相沉积指在海洋环境下,经海洋动力过程产生的一系列沉积,沉积物有来自陆上的碎屑物、海洋生物骨骼和残骸等。古海岸线主要指过去的海陆交界线,大多指第四纪时期残留的海岸线,其遗迹一般以贝壳堤及其他海相沉积物为标志。由于受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影响,古海岸线处于陆地的不同高度或海底的不同深度。图为我国渤海湾西南侧古海岸线的空间分布图,近10万以来渤海湾地区的地壳运动、泥沙沉积和海水侵蚀对海岸线变动影响较小。甲位于现代海岸线上,丙位于黄河口。

(1)从沉积物粒径和分选性,比较海相沉积与陆相沉积的差异。
(2)据图比较I、Ⅱ、Ⅲ三个时期全球气温情况,说明判断依据。
(3)在乙处的垂直地层剖面中,由地面向下只能发现Ⅱ时期的海相沉积地层。试说明原因。
(4)与甲相比,丙至古海岸线的距离较远。阐述原因。
2024-02-23更新 | 31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高考地理真题18题原题及变式题

4 . 甲国是某发展中国家,目前存在着大城市膨胀、小城镇发展缓慢等诸多问题。下图示意1950~2010年甲国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与发达国家相比,甲国城镇化的特点是(     
A.城镇化水平较均衡B.速度逐渐变慢C.农村人口数量减少D.起步相对较晚
2.目前甲国大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用工困难B.老龄化严重C.交通拥堵D.人口大量外迁
3.针对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甲国应该(     
①大城市周边建卫星城②鼓励农民积极进城③扩大大城市规模等级④合理发展中小城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泉州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项目式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相关气温观测的探究实践。下图示意气温观测装置。

探究实践1:不同地表状况近地面(距地面80cm)气温观测

表1:10月12日(晴,微风)近地面气温录表(单位:℃)

时刻
地表状况
7:0010:0014:0016:0019:0022:00
沙地24.337.238.734.132.726.8
塑胶跑道24.237.840.236.331.427.5
草坪26.037.337.936.232.228.1

根据探究实践1,完成以下观测报告

观测报告(一)

(1)表1中不同地表状况近地面气温变化幅度不同,指出其原因。____
(2)10:00-16:00近地面气温较高,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加以说明。____

探究实践2:该校某同学在10月13日再次观测了不同地表状况近地面(距地面80cm)气温,虽然操作规范,但数据结果让他有些疑惑。

表2:10月13日(晴转多云,微风)近地面气温记录表(单位:℃)

时刻
地表状况
7:0010:0014:0016:0019:0022:00
沙地24.238.23633.132.826.9
塑胶跑道24.138.83735.431.527.6
草坪26.138.134.935.332.328.2

探究实践3:以上实践探究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学习兴趣,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天山山脉中段北坡7月份平均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表3)

表3
海拔(m)500100020003000
气温(℃)27.42417.310.5

根据探究实践,继续完成观测报告

观测报告(二)

(3)结合表1、表2数据,根据气温日变化规律,推断该同学的疑惑,并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原因。____
(4)根据表3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请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____
2024-02-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距今8000万年的地质时期,青藏地区和横断山区还是一片海洋。随着板块运动,青藏地区隆起逐渐形成高原,并向东西两端释放压力,在东端,它遭到扬子板块的顽强抵抗,“短兵相接”之处,形成了“独特”的横断山区地貌景观,该区域被称为“三江并流区”,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为其中之一。

材料二: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第二个梯级电站(见下图)。水库建成后,6-8月按汛期限制水位运行,9月蓄至最高水位,5月底降至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

(1)分析在金沙江下游建设白鹤滩水电站的原因。
(2)从地质作用原理推测横断山区“独特”的地貌景观形成过程。
(3)从气候特点角度说明水库水位运行机制的合理性。
2024-05-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浦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千年前,楼兰是林草繁茂的丝绸重镇:后来孔雀河改道,塔里木河断流,林草逐渐消失,而今在楼兰遗址看到的是垄槽相间的雅丹景观。近年来该地区出现沙漠湖泊,或许不久的将来,楼兰会重现水草肥美的景象。下图示意楼兰地区雅丹分布及该地区雅丹地貌演化模式。



(1)利用整体性原理,说明楼兰从林草繁茂到雅丹广布的演变过程。
(2)据图说明楼兰雅丹地貌从幼年期到衰亡期的演化过程。
(3)试分析不久的将来楼兰可能重现水草的原因。
2024-01-26更新 | 27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如果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下图为河谷横剖面示意图。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图中数字表示河漫滩的是(     
A.1B.2C.3D.4
2.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区最适合农耕的是(     
A.aB.bC.cD.d
2024-01-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 福建省龙岩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国际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创新班)

9 .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下图示意厦门港20231229日(农历11月十七)的潮汐时刻表。完成下面小题。



1.当日厦门港(     
A.一次涨潮、一次落潮B.潮高最小时正值日出时刻
C.夜晚的潮差大于白天D.潮高最大时气温接近最高
2.当天厦门港附近的居民去离滩赶海拾贝的最适宜时段是(     
A.5~6时B.7~8时C.13~14时D.20~21时
2024-01-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10 . 白垩纪时,陕北地区气候干旱、该地区形成中细粒径红色砂岩层.晚白垩纪-新近纪,该地区地壳抬升,峡谷发育,流水侵蚀形成壶穴,后在内外作用下壶穴演变为波浪峡谷,形成古丹霞地貌。第四纪时,风成黄土大量堆积于古丹霞地貌之上,最终发育成一片美丽的黄土覆盖型丹霞地貌。下图示意陕北丹霞地貌不同地质时期的发育特征。完成下面小题。

1.构成陕北黄土覆盖型丹霞的主要岩石是由(     
A.地壳运动岩浆凝固而成B.黄土经过变质作用而成
C.波浪峡谷风化堆积而成D.风力搬运砂粒固结而成
2.由晚白垩纪-新近纪到第四纪的陕北丹霞地貌发育过程,可反映该区域经历了(     
A.流水多次向下侵蚀B.气候湿润程度增强C.风蚀地貌不断出现D.地层持续断裂下陷
2024-04-17更新 | 1328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高三考前冲刺卷(二)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