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6 道试题
1 . 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氯气,并用氯气进行实验,E中为红色湿布条,F中为蘸有NaBr溶液的棉花团,已知溴水为橙黄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仪器A、B的名称分别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B.E中布条褪色,F中棉花团变黄,G中棉花团变蓝
C.根据F和G中的实验现象,可证明氧化性:Cl2>Br2>I2
D.试管C、D、X中分别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2 . 下列有关氯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观察氯水颜色呈浅黄绿色,证明氯水中含有的Cl2
B.向氯水中滴入碳酸氢钠溶液,有气体生成,说明氯水中含有H+
C.盛有氯水的试管中放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D.氯水经光照后,颜色逐渐消失,放出的无色气体O2,溶液的酸性减弱
2023-02-1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可克达拉镇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如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氯气的反应为: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B.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说明氧化性:Cl2>Br2>I2
C.c处先变红,后褪色,证明氯气与水生成酸及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D.d、e处颜色都有改变,反应中消耗等量Cl2时转移的电子数不相同
4 .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装置①可以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
B.装置②可以除去中的HCl气体
C.装置③中生成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溶解,得到棕黄色溶液
D.装置④中若气球明显膨胀,证明与NaOH溶液反应
5 . 下列说法电泳实验可证明胶体带电荷 ②微波手术刀利用的是胶体聚沉的性质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根据分子中所含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B.2C.3D.4
6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
资料:ⅰ、Mn2在一定条件下被Cl2或ClO-氧化成MnO2(棕黑色)、MnO(绿色)、MnO(紫色)。
ⅱ、浓碱条件下,MnO可被OH-还原为MnO
ⅲ、Cl2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实验物质aC中实验现象
通入Cl2通入Cl2
得到无色溶液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5%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40%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B中试剂是_____
(2)通入Cl2前,实验Ⅱ、Ⅲ中沉淀由白色变为棕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对比实验Ⅰ、Ⅱ通入Cl2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_____
(4)根据资料ⅱ,实验Ⅲ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MnO氧化为MnO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_____,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取实验Ⅲ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2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实验Ⅲ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取实验Ⅱ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④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Ⅲ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_____
2023-11-29更新 | 810次组卷 | 29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②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
(1)请评价①操作是否正确______
(2)请评价②是否正确______
(3)请评价③是否正确________
(4)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
(5)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填字母)。
A.胶体粒子直径小于1 nm
B.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C.胶体粒子作布朗运动
D.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
(6)若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铵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_______
2024-03-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Na2CO3可用于纺织、制肥皂、造纸、制玻璃等,NaHCO3可用于制药、焙制糕点等,两者都是白色固体;某实验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来探究Na2CO3和NaHCO3两种物质的性质。
(1)称取两种固体各2g,分别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滴加10mL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室温后,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
①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到结论:溶解性:Na2CO3_________NaHCO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了其它现象。其中,盛放Na2CO3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Ⅰ溶液温度升高;Ⅱ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滴入酚酞后呈无色          b.滴入酚酞后呈红色
(2)“套管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整个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烧杯B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填“浑浊”“澄清”)。

(3)写出实验过程中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该实验可证明NaHCO3的热稳定性_________(填“强于”“弱于”或“等于”)Na2CO3;证明热稳定性的实验装置中,能否将NaHCO3、Na2CO3的位置互换?________(填“能”或“不能”)。
(5)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_________NaHCO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
a.将Na2CO3和NaHCO3配制成同浓度的溶液,用pH试纸测定pH值并做比较
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溶液
c.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溶液
2023-09-2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检验溶液中存在的试剂是_______,证明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
2022-09-26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X、Y、Z、W、Q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相关信息如表。
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X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Y其单质与氢气在暗处能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
Z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W其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
Q同周期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1)元素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
(2)Z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
(3)Y、W、Q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某同学为了比较X元素和硅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H2SiO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物质。
①M为____(填化学式),其作用是____
②能说明X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
(5)元素Z与W相比,金属性较弱的是____(填元素名称),请写出能证明这一结论的实验事实_____(列举一条)。
2022-09-02更新 | 654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