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9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设计下列装置进行实验(C中盛放的是过氧化钠),证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A中主要仪器名称为锥形瓶、分液漏斗
B.装置B中应加入饱和NaHCO3溶液以除去CO2中的其他酸性气体,以免干扰实验
C.装置D中应加入浓硫酸,目的是干燥O2
D.装置C中Na2O2若放太多,容易堵塞,可在装置B橡胶塞上插入一根浸入溶液的长导管,可平衡气压,以防发生堵塞
2 . 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能还原CuO,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剂X可能是的固体混合物
B.戊盛放的试剂可能是碱石灰,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装置
C.装置按合理顺序连接为e→a→b→f→g→h→i→c
D.证明能还原CuO的实验现象是甲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丁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3 .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盐酸可换成硫酸
B.装置②中的试剂是饱和溶液
C.打开弹簧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木条复燃
D.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4 . 溴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工业上常用“吹出法”从海水中提溴,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吹出法”主要包括氧化、吹出、吸收、蒸馏和冷凝等环节
B.海水中Br- 经氧化、吹出、吸收后,可实现溴的富集
C.该工艺流程可证明还原性:Br- >SO2>Cl-
D.“吸收塔”内也可用Na2CO3溶液吸收吹出的Br2
5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Ⅰ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
B.用图Ⅱ所示的方法闻的气味
C.图Ⅲ中有红棕色的烟产生
D.图Ⅳ中,若气球变大,则可证明能与NaOH溶液反应
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B.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漂白液、漂白粉可用于环境消毒
D.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l-
7 . 2020年2月9日晚,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第19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直接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云、烟、雾均属于气溶胶
B.胶体是混合物
C.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D.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2.5×10-6 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其分散在空气中一定形成气溶胶
8 .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周期IAIIAIIIAIVAVAVIAVIIA0
2
3
(1)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①和②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弱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②和③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为淡黄色固体,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其所含的化学键有_______(填化学键类型)。
(2)元素②、③、④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写出实验室制取⑤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写出Al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下列说法能够证明④的非金属性比⑤弱的是_______。
A.④离子的氧化性比⑤离子的氧化性强
B.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
C.⑤的氢化物比④的氢化物稳定性强
D.④与氢气反应比⑤容易
2022-08-1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饶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证明HCl是电解质
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由于HCl与NaCl不反应,故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电流计示数基本不变
D.选取相同浓度的硫酸替换0.1 mol∙L−1的HCl溶液,电流计的示数相同
2021-10-27更新 | 473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2020年2月9日晚,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第19场新闻发布会上,华中科大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徐顺清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直接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云、烟、雾均属于气溶胶
B.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2.5×10-6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其分散在空气中一定形成气溶胶
C.胶体是混合物,可用丁达尔效应来鉴别胶体和溶液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到l00nm之间,能通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