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3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溶液中,制备胶体
B.溶液常用在印刷电路板将Cu氧化成被还原为Fe
C.某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无
D.浊液露置于空气中,由白色逐步转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2022-05-28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化学试题
2 . 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证明HCl是电解质
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由于HCl与NaCl不反应,故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电流计示数基本不变
D.选取相同浓度的硫酸替换0.1 mol∙L−1的HCl溶液,电流计的示数相同
2021-10-27更新 | 473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3 . 以废旧铅蓄电池中的含铅废料(及炭黑等)和为原料,可以制备高纯,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艺流程如下:

在过程Ⅰ涉及两个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过程Ⅰ中,起催化作用
B.在过程Ⅰ中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C.在过程Ⅰ中若改为加入也能起到催化作用
D.要证明过程Ⅰ中起催化作用,加入溶液,溶液不变红色即可
4 . 工业上由粗锰粉(主要杂质为Fe、Ni、Pb等金属单质)制备高纯碳酸锰。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搅拌的方式提高“酸浸”时粗锰粉的浸取率
B.向酸浸后的滤液中加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除铁时加入的物质X可以为,使转化为沉淀而除去
D.取除铁后的滤液,加入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已除尽
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 ℃时,0.1 mol·L-1 CH3COOH溶液的pH>1,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B.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
C.25 ℃时,0.1 mol·L-1的亚硫酸溶液比等浓度的亚硫酸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D.醋酸、一水合氨、水都是弱电解质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必修重新配制
B.根据燃烧产生的气味,可区分棉纤维和蛋白质纤维
C.将新制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红,则可证明该晶体中含有
2020-01-08更新 | 271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化学试题
7 .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杀菌漂白剂,可用于棉纺漂白,食品消毒,水处理等,消毒时本身被还原成Cl。亚氯酸钠晶体的一种生产工艺如图:

已知:①ClO2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至含量10%以下。
②NaClO2在温度高于60℃易分解生成NaClO3和NaCl。
(1)在“ClO2发生器”中,NaClO3与SO2反应生成ClO2和Na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要证明产物中有生成,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产物溶于水形成溶液,___________
(2)向“ClO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填字母)___________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将NaClO2氧化成ClO2
c.稀释ClO2,以防分解爆炸
(3)“吸收塔”的作用是将产生的C1O2反应转化为NaClO2,在此过程中,若参加反应的H2O2为1mol,则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吸收塔”中需要控制温度不超过20℃,其原因___________
(4)NaClO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NaClO2溶液中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是:将NaClO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2023-10-05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其中五个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乙醇)、CO2、Fe2O3、FeCl3、KOH,图中相连的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
   
①相连的两种物质都是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分类标准代号,下同),都是氧化物的是________
②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相互反应的是_______(填分类标准代号),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写出这两种物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③用洁净的烧杯取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FeCl3)的饱和溶液,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得到的分散系称为_______,要证明该分散系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
(2)分类方法应用广泛,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具有相似性。
①CO2、SiO2、SO2、S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由CO2+Ca(OH)2=CaCO3↓+H2O,可得出SO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NaHCO3、NaHSO3、NaHS都属于非强酸形成的酸式盐,已知NaHCO3+HCl=NaCl+H2O+CO2↑、NaHCO3+NaOH=Na2CO3+H2O,完成NaHS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3-09-2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调研化学试题
9 . 化学小组对Na在CO2气体中燃烧的产物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和Na2CO3
【查阅资料】①N2的化学性质较稳定,通常情况下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②PdCl2溶液能与CO反应生成黑色的金属钯;
③将酚酞溶液分别滴入BaCl2、NaCl、NaOH、Na2CO3四种溶液中的现象如下:
溶液BaCl2NaClNaOHNa2CO3
现象无变化无变化溶液变为红色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1】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步骤一:向甲装置的玻璃管中通入适量N2
步骤二:停止通入N2,点燃酒精灯,再通入CO2气体,Na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和白色两种固体;装置丁中有黑色沉淀产生;装置戊中溶液变浑浊。
(1)步骤一中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根据步骤二的实验现象推理可知,Na与CO2反应的产物一定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装置丁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实验2】为了进一步探究步骤二中所得白色固体的组成,兴趣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如下实验:取实验1步骤二中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后振荡,固体完全溶解,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4)有同学认为,根据实验2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证明白色固体为Na2O,其推理的依据是___________
(5)另有同学认为实验2中的现象并不能证明白色固体一定是Na2O,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结合题给信息,完善验证该实验方案:取实验1步骤二中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___________,证明该白色固体中必定含有Na2CO3,且不含Na2O。
10 . 工业上以粗盐(含MgCl2、CaCl2杂质)为原料生产Na2CO3,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 (写化学式)。若要回收滤渣A,需对滤渣A进行洗涤,证明已洗净的方法的是 ________
(2)“碳酸化”时没有Na2CO3晶体析出,原因是 ________
(3)向滤液B中加入NaCl粉末,存在NaCl(s)+NH4Cl(aq)→ NaCl(aq)+NH4Cl(s)的过程。为使NH4Cl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根据NaCl和NH4Cl溶解度曲线,需采用的操作为 ________ 、过滤、洗涤、干燥。
   
(4)“煅烧”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
(5)对固体NaHCO3充分加热,产生的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Na2O2,Na2O2增重0.28 g,则固体NaHCO3的质量为 ________ g(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