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3 道试题
1 . 利用Heck反应合成一种药物中间体需要经历如图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b、c中只有a是苯的同系物
B.c既可发生氧化反应,也可发生聚合反应
C.a、b、c中所有碳原子均有可能共面
D.向反应b→c所得混合物中滴入AgNO3溶液,可证明b中是否含有氯元素
2023-09-08更新 | 46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2 . 对于H2O2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可通过观察气泡产生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图甲所示实验中,若左边试管里的反应速率大于右边的,则证明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2+的好
C.用图乙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
D.为检查乙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旋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3 .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两个实验证明:①氧化性:Fe3>I2,②反应2Fe3+2I=2Fe2+I2为可逆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1试管中加入淀粉后溶液变蓝,该条件下氧化性:Fe3>I2
B.实验2中最后电流表指针不再偏转可证明上述反应为可逆反应
C.实验1反应结束后,向试管中加入KSCN能判断该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
D.实验2电流表指针不再偏转时,向右侧烧杯中加入单质碘可判断该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
2020-07-20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 化学试题
201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试纸、蘸有酸性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具有漂白性
C.湿润的淀粉试纸未变蓝说明的氧化性弱于
D.饱和NaCl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
2020-10-07更新 | 909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 . 某学习小组设计的蔗糖水解反应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稀硫酸和热水浴都能加快蔗糖水解速率
B.滴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调溶液的pH至碱性
C.加热至沸腾后试管内生成黑色沉淀
D.实验现象证明蔗糖水解有还原性物质生成
2020-06-01更新 | 660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已知:Ag++SCN=AgSCN↓(白色),某同学探究AgSCN的溶解平衡及转化,进行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中现象能说明Ag+与SCN生成AgSCN沉淀的反应有限度
B.②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发生了反应Fe(SCN)3 +3Ag+ =3AgSCN↓+Fe3+
C.③中产生黄色沉淀的现象能证明AgI的溶解度比AgSCN的溶解度小
D.④中黄色沉淀溶解的原因可能是AgI与KI溶液中的I-进一步发生了反应
7 . 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能使胶体发生聚沉。使一定量的胶体在一定时间内开始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浓度称作聚沉值”,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小其凝聚力越大实验证明,凝聚力主要取决于和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某胶体遇氯化镁溶液或石膏水易发生聚沉,而遇食盐水或Na2SO4溶液不易发生聚沉,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使此胶体发生聚沉的聚沉值”等于Ca2+、Mg2+
B.该胶体分散质微粒带正电荷
C.该胶体遇氯化钡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聚沉
D.该胶体的微粒直径为10-7cm~10-9cm
2017-10-27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8 . 还原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得溶液a;另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稀硝酸使其完全溶解,得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与水蒸气反应:
B.肥皂液中产生气泡,不能证明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C.向溶液a中滴加溶液,出现蓝色沉淀,说明铁粉未完全反应
D.向溶液b中滴加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固体中含有
2024-04-10更新 | 109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9 . 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

(1)①写出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条件下,测定______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2)探究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先向锥形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H2O2,再依次通过分液漏斗向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和FeCl3溶液,请回答问题:
实验序号10%H2O2/mL蒸馏水/mL0.2mol·LFeCl3溶液/mL现象
I10a0无明显变化
10b2锥形瓶变热,溶液迅速变红棕色,并有较多气泡产生;2min时,反应变缓,溶液颜色明显变浅
552锥形瓶变热,溶液变棕色,开始5s后产生较少的气泡;2min时,反应速度加快
①表格中a=_______,b=________
②通过实验Ⅱ和Ⅲ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
(3)实验Ⅱ、Ⅲ中溶液颜色变深的原因是________
(4)已知FeCl3溶液对H2O2的催化分解分为反应i和反应ii两步进行:
已知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
①反应i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催化过程中有Fe2+产生:取2mLH2O2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2滴FeCl3溶液,再滴加2滴_______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5)向实验Ⅱ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2min后溶液红色褪去;继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又变红色,一段时间后又褪色;此时再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后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请分析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
2024-04-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10 . 下列实验装置或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①用于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B.装置②用于验证钠和水反应是否放热
C.装置③为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D.装置④用于证明C12没有漂白性,HC1O有漂白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