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318 道试题
1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苯的邻二氯代物只有一种证明苯没有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B.甲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环对甲基有影响
C.CH3CHBrCH2CH3的醇溶液共热反应有机产物有2种(不考虑顺反异构)
D.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产物只有TNT一种
7日内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2 .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储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



则反应_______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
B.1个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键形成
C.1个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键形成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F.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3)已知以物质的量之比为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发生反应:,测得平衡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如图所示。

图中所示的平衡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488和0.429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则_______(填“>”“<”或“=”)。
(4)在一定条件下,向某反应容器中投入,在不同温度下反应,平衡体系中氨的质量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温度中,最大的是_______
的转化率为_______
(5)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开始均投入(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相对于乙,甲容器中仅改变一个条件,测得甲、乙容器中的转化率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①相对于乙,甲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填字母)。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加入催化剂       D.分离氨
②在甲条件下,平衡时体积为,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3-11-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五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3 . 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备高纯氢的方法之一、反应如下:
反应i.   
反应ii.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ii.________;若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则可以提高CO2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下列说法可以证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b.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c.H2的浓度不再改变    d.CO和H2O的浓度之比为1:1
(2)对于反应i,向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投料。
①若在恒温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最简单整数比)。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不同催化剂(I、Ⅱ、Ⅲ)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CH4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a点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化学平衡状态。
   
(3)某科研小组研究了反应ii的动力学,获得其速率方程,k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m为的反应级数。在某温度下进行实验,测得各组分初浓度和反应初速率如下:
实验序号                     
10.1000.100
20.1000.200
CH4的反应级数m=___________,当实验2进行到某时刻,测得,则此时的反应速率v=___________(已知)。
(4)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制备高纯氢只发生反应i、反应ii.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为a,的物质的量为,则反应i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写出含有a、b的计算式;对于反应,x为物质的量分数]。
2023-09-26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七十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兴趣小组以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为研究对象,结合所学反应原理的知识改变条件使其发生“色彩变幻”。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①K2Cr2O7溶液存在平衡:Cr2O+H2O2CrO+2H+
②含铬元素的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Cr2O(橙色);CrO(黄色);Cr 3+ (绿色)。
   
A.i 可证明反应 Cr2O+H2O2CrO+2H+的正反应放热
B.ii 是验证“只降低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正向移动”,试剂 a 可以是 NaOH
C.iii 平衡逆向移动仅仅是因为增大了生成物的浓度
D.向 iii 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将由橙色变为绿色
5 . 某兴趣小组用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并探究氯、溴、碘的相关性质,设计装置图如下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若装置C发生堵塞,B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会上升
C.为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Ⅰ、Ⅱ、Ⅲ处分别放置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
D.通入足量的氯气,将E中溶液滴入D中,振荡后锥形瓶下层液体呈紫色即可证明氧化性
6 . 某学习小组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能否反应产生,已知的升华温度为315℃。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现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ⅰ.试管A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
ⅱ.稍后,试管A中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ⅲ.试管B中溶液变蓝
A.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应另设置加热的对照实验
B.黄色气体中可能含有
C.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是否含有,应在A、B间增加盛有饱和溶液的洗气瓶
D.若实验证明A中产生,综合上述现象,试管A中的固体产物可能为
7 . 磷是一种生命元素,人类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PH3,这一发现证明金星大气中可能存在简单生命。实验室制备PH3的方法之一为PH4I+NaOH=NaI+PH3↑+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磷的最高正价为+5B.属于两种不同的核素
C.PH3的电子式为D.水的结构式为H-O-H
8 . 100mL 甲溶液可能含有H、K、NH、Ba2、CO、SO、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过程如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一定不存在 H、Ba2,可能存在K,可通过焰色试验来检验
B.原溶液一定存在Cl, 且c(Cl)≤0.1mol/L
C.沉淀1转化为沉淀2时,放出的气体标况下的体积为224mL
D.若甲溶液中先加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不能证明此溶液中含有SO
9 . 小组同学探究盐溶液对反应(血红色)的影响。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量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下图所示。

已知:i.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
ii.(黄色)
iii.已知对实验无影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证明逆向移动
B.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阳离子种类或溶液不同导致的
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
D.若要证明试剂③中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溶液进行对照实验
10 . 某实验小组用如下实验测定海带预处理后所得溶液的碘含量,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b为蓝色是因为发生了反应:H2O2+2I-+2H+=I2+2H2O
B.该实验可证明蓝色恢复与空气无关
C.溶液反复由无色变蓝的原因可能是H2O2氧化I-的反应速率比Na2S2O3还原I2的反应速率快
D.上述实验不能准确测定待测液中的碘含量,应补充实验步骤:滴定前向溶液b中加少量MnO2,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过滤,对滤液进行滴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