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209 道试题
1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的性质并制备氯水,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药品前,必须先___________。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
(2)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装置V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
2 .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设计恰当的是

ABCD
实验目的制备胶体观察钠燃烧的现象证明热稳定性:实验室收集氯气
装置
A.AB.BC.CD.D
2024-01-2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3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制备纯净的Cl2并研究Cl2的部分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其中Ⅰ为干燥的红色试纸,Ⅱ为湿润的红色试纸。

(1)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正确的顺序是a→___________(填小写字母)。
(2)装置A中盛放MnO2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A中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若通入足量Cl2,实验过程中装置E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D中观察到Ⅱ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Ⅰ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还需在装置D之前添加图中的___________装置(填序号)。

(6)1868年狄肯和洪特发明用地康法制氯气,反应原理图示如图(反应温度为450℃):

①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该方法制取氯气,主要消耗的原料是___________,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____
4 .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一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B.用图二装置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C>Si
C.用图三装置观察KCl的焰色试验现象
D.用图四装置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2023-08-10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云天化中学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 . 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在室温下即可制备氯气,用如图装置制备少量的氯气并探究其性质。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根据溴化钠和碘化钠中的现象可证明氧化性:Br2<I2
B.红墨水褪色,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
C.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气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
D.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
2023-07-27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测试(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卤代烃的性质,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实验1:取一支试管,滴入15滴1-溴丁烷(CH3CH2CH2CH2Br),加入1mL5%的NaOH溶液,振荡后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为证明1-溴丁烷在NaOH水溶液中能否发生取代反应,同学们提出可以通过检验产物中是否存在溴离子来确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进行如下操作:将1-溴丁烷与NaOH溶液混合后充分振荡,加热,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硝酸银溶液来进行溴离子的检验。
1-溴丁烷在NaOH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设计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3)乙同学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确定了溴离子的生成,乙同学的方案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___________
(4)丙同学提出质疑:通过检验溴离子不能证明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实验,检测实验1中_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的生成可判断发生取代反应,实验小组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证实了该物质的生成。
实验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2.0gNaOH和15mL无水乙醇,搅拌,再加入5mL1-溴丁烷和几片碎瓷片,微热,一段时间后,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6)甲同学认为,依据实验2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判断A中发生了消去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
(7)乙同学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依据实验现象可判断是否发生消去反应,B中物质可以为___________

(8)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
ABCD
利用乙醇反应制取乙烯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制取乙酸乙酯(必要时可加沸石)检验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中有乙炔

(9)制备苯甲酸甲酯的一种反应机理如图(其中Ph-代表苯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合物1直接催化反应的进行
B.反应过程涉及氧化反应
C.化合物3和4互为同分异构体
D.可以用苯甲醛和甲醇为原料制备苯甲酸甲酯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___________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往CH2=CHCHO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在试管中加入聚氯乙烯薄膜碎片,将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加热试纸变红说明聚氯乙烯受热分解产生酸性气体
C向2mL甲苯中加入3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向2mL苯中加入3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甲苯中褪色,苯中不褪色说明甲基活化了苯环上的氢原子
D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乙醇中含有水
2024-02-1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等级)试卷
7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的性质并制备氯水,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Ⅲ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药品前,必须先___________
(2)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Ⅲ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之间添加洗气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装置Ⅴ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反应完毕,为探究装置Ⅳ中溶质的成分,需要的试剂主要有___________
2023-05-04更新 | 34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第三中学等3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Cl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Ⅲ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1)装置Ⅰ中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写出装置Ⅰ中制备Cl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
(3)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Ⅲ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还需在图中装置Ⅱ与Ⅲ之间添加图中的_______装置(填序号)。

(4)“地康法”制取Cl2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在450℃条件下,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Ⅱ.工业上碳酸钠大多采用侯氏制碱法制取,所得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的NaCl,现欲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某探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5)把一定质量的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后,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产生CO2气体的体积,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B中溶液选用_______,但选用该溶液后实验结果仍然不够准确,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9 . 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备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1)(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浓硫酸作吸水剂和_____
(2)(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
(实验步骤)
①按你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①边慢慢加入2mL浓H2SO4和2mL乙酸;
②将试管①固定在铁架上;
③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
④用酒精灯对试管①缓慢加热;
⑤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3)(问题讨论)
a.试管②中盛放饱和Na2CO3溶液,关于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选项字母)。
A.它可以中和乙酸,溶解乙醇
B.它可以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水溶液的密度以加速乙酸乙酯与水溶液的分层
C.它能提高该反应的速率
D.它可以用饱和NaHCO3溶液或NaOH溶液代替
b.写出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0 . 如图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装置和现象均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比较Cu2、Fe3+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2蒸馏海水得到淡水
C.图3制备少量Fe(OH)2沉淀
D.图4除甲烷中的乙烯
2023-07-0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清市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