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
相似性最外层均有____个电子。
递变性从F到I,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____,原子半径逐渐____
(2)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卤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均有____个电子,得电子的能力____,容易得___个电子,其单质都具有较强的____性,自然界中____游离态的卤素单质。
(3)实验探究卤素单质(Cl2、Br2、I2)氧化性的强弱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
氯水与NaBr溶液反应溶液变为________
氯水与KI溶液反应溶液变为_______
溴水与KI溶液反应,加入四氯化碳溶液,振荡静置静置后,液体分层,下层呈________
结论:Cl2、Br2、I2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随核电荷数的递增,VIIA族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来越____,元素的非金属性越来越____
2022-08-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前-5.1.2元素周期表--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2 . 为探究溶液对氮氧化物的处理效果,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具有强氧化性,且氧化性随着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对氮氧化物具有强吸收效果。
(1)“制气”阶段生成。“制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可以将氧化为,并进一步氧化为则被还原为。吸收时,溶液从吸收器顶部喷淋,氮氧化物从吸收器底部通入(如图所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吸收器内装填碎瓷片填料的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增大氮氧化物的吸收速率                  B.防止氮氧化物气体外逸
(3)通过加入盐酸或调节溶液的,测得不同溶液对吸收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当小于7时,吸收率随增大而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
②当大于7时,吸收率随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2022-05-03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清单07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考点清单)(讲+练)-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1)已知NH3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该小组成员设计实验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及产物,提供实验装置如图:

①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根据上述提供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 (用各接口序号表示)
③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你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
(2)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全部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请写出NH3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___________。(已知:Cu2O+2H+=Cu+Cu2+ +H2O)
(4)按下图装置进行NH3性质实验。

①先打开旋塞1,现象是___________,稳定后,关闭旋塞1。
②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021-11-23更新 | 1552次组卷 | 13卷引用:清单02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无机非金属材料(考点清单)(讲+练)-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 某实验小组,要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设计以下实验操作过程: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②加热;③加入碱液,中和至碱性;④加入银氨溶液;⑤加入几滴稀硫酸;⑥再加热(水浴);⑦加入几滴碘水。
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做了以下三个实验,指出他们的实验目的或现象。
(1)甲:①→⑤→②→③→④→⑥;现象:无银镜产生。
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2)乙:①→⑤→②→③→④→⑥;现象:有银镜产生;①→⑤→②→⑦;现象:溶液变蓝。乙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3)丙:①→⑤→②→⑦;现象:___________
丙同学的实验目的是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5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与浓硫酸共热制取SO2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
(1)有同学认为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______,原因是___
(2)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为验证并吸收SO2,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为___;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
②装置D中加入的试剂为___
③装置G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
④装置H的作用为___
(3)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
②为验证SO2的还原性,取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II:向第二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III: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填I、II或III);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020-02-03更新 | 531次组卷 | 9卷引用:清单01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点清单)(讲+练)-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6 . 海洋是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如图是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图(部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工业上海水淡化的方法:_______
(2)过程1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可证明氧化性:_______(填“>”、“<”或者“=”),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
(3)过程2中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强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上述过程2中将转化成的目的是_______
(5)若过程2用溶液吸收溴,补全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则被还原的溴单质的质量为:_______
2022-07-07更新 | 366次组卷 | 5卷引用:清单07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考点清单)(讲+练)-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 . 酯的化学性质
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羧酸和醇。
(1)实验探究
①酸碱性对酯的水解的影响
实验操作
试管中均先加入1mol乙酸乙酯
实验现象a试管内酯层厚度____
b试管内酯层厚度____
c试管内酯层____
实验结论乙酸乙酯在____条件下基本不水解,____条件下水解速率比____条件下慢
②温度对酯的水解的影响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____试管内酯层消失时间比____试管长
实验结论温度____,乙酸乙酯的水解速率越大
(2)酯的水解
①酯的水解反应原理
酯化反应形成的键,即酯水解反应断裂的键。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水解反应的原理:+R′OH。
②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在酸性条件下,酯的水解是可逆反应。乙酸乙酯在稀硫酸存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在碱性条件下,酯的水解是不可逆反应。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存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
2022-02-21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前-3.4.2 羧酸衍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先按图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关闭活塞a、b、c,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b、c,通过控制活塞a和b,有节奏(间歇性)地通入气体。已知:乙醛可被氧化为乙酸,乙醛的沸点:20.8℃,乙酸的沸点:117.9℃。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B的作用是_______
(2)从硬质玻璃管中可观察到受热的铜丝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请写出实验过程中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C和F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C的作用是_______,F的作用是_______
(4)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5)若试管G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填字母),然后再通过_______(填实验操作)即可得到乙醛。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6)该小组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做出了如下猜想,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将铜网换成铜粉,得到乙醛的时间缩短
b.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时,乙醇分子中只有O—H键发生断裂
c.利用金属钠能检验试管G中有没有未反应的乙醇
2022-07-24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清单06 乙醇 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考点清单)(讲+练)-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2-13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问题:
   
(1)I、II、III、IV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I___________;II___________;III___________;IV___________(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
(2)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使用装置I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023-06-29更新 | 69次组卷 | 18卷引用:2.1.1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课前)-鲁科版选择性必修3
10 . 某化学小组要证实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设计如图装置。

选择试剂:0.1mol·L-1稀醋酸,碳酸钠粉末,醋酸钠,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试剂为___________,B试剂为___________
(2)证明乙酸强于碳酸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
(3)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①C2H5OH ②CH3COOH ③H2O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2022-03-02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前-7.3.2 乙酸-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