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1 . 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中仪器使用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采用蒸馏法分离正己烷(沸点69℃)和正庚烷(沸点98℃)
B.图2:用制备并收集
C.图3:通过观察实验现象,验证氯、溴和碘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D.图4:利用该装置实现NO、充分反应转化为
2 . 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做相关验证和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如图1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验证具有氧化性。

①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②装置甲试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说明具有氧化性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该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制备(难溶解于水中)。

①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三颈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该实验体现了的性质是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将纯净的缓缓地通入到溶液中,得到沉淀。为了探究该反应中的氧化剂,该同学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Ⅰ:溶液中的
假设Ⅱ: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①验证假设Ⅰ(配制溶液前已将蒸馏水煮沸并密封冷却)。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溶液中缓慢通入纯净的气体
假设I成立
实验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气体
实验i现象为___________,实验ii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②验证假设Ⅱ。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目的
实验iii同实验步骤同实验的相关现象作对照实验
实验iv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iv的步骤为___________,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2024-02-23更新 | 652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2月开学考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3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实验目的
A用铂丝蘸取KNO3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检验KNO3溶液中含有Na+
B将Fe3O4溶于浓盐酸后,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验证Fe3O4中含有Fe(Ⅱ)
C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水溶液红色变浅验证稀释对水解程度的影响
D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苏打溶液产生大量气体制备Al(OH)3胶体
A.AB.BC.CD.D
2023-10-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份学校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一)化学试题
4 . 某小组设计实验证明氯、溴、碘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B中的现象是溶液变橙黄色,说明生成了______(填化学式),实验结论是得电子能力:氯_____溴(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装置C中观察到溶液变蓝色,Cl2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
(5)实验完毕后,设计实验分离装置B中的混合物,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液溴的沸点为58.8℃,四氯化碳的沸点为76.8℃。
在实验室进行操作1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填名称)和烧杯。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
(6)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Cl、Br、I的得电子能力随着原子序数增大依次减弱的原因:______
2023-05-0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等3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已知X、Y、Z、R均为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具有如下特征:
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
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难溶于水,是一种很弱的酸
RM层上有7个电子
(1)Z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_______
(2)R的+1价含氧酸的电子式_______
(3)Y的简单氢化物不能用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干燥的原因是_______。(用方程式表达)
(4)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来探究X、Y、Z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①试管D中盛放_______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D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
③另一同学从实验目的上分析认为该实验设计部分正确,即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仅为_______
2023-04-2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通过下列实验装置与实验现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实验目的

验证石蜡油分解产物中是否含有乙烯

制备NaHCO3晶体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锥形瓶中有白色晶体析出

选项

C

D

实验目的

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制备无水氯化镁固体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混合溶液温度升高至不再变化

硬质玻璃管内的白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A.AB.BC.CD.D
7 .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预测正确或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①可比较的稳定性B.②焰色试验检验K元素
C.③分离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D.④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8 .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丙是模拟侯氏制碱法的部分装置,则从a口通入的气体为
B.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会涉及图乙所示操作
C.实验室可用浓盐酸和制备氯气,用装置甲作为发生装置,其优点是随关随停
D.检验装置丁的气密性:关闭止水夹a,打开活塞b,水能持续顺利流下,则表示装置气密性不好
9 .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有力抓手,下列对实验操作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装置甲缺乏加热装置,不能用于制取氯气
B.装置乙中NaHCO3饱和溶液能与HCl反应,能用于除去CO2中的HCl
C.装置丙滤纸孔隙大小合适,可以分离出Fe(OH)3胶体中的Fe(OH)3胶体粒子
D.装置丁对液体加热,是导致Fe(OH)3胶体制备失败的主要原因
2022-12-1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化学试题
10 . 下列制备气体的装置、实验分析及评价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分析及评价
A的酸性大于
不稳定,易分解出,可用该装置
制取,且可以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B制NO通入可排除空气,防止NO与
反应生成,用该装置可制取纯净
的NO
CCaO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
热,促使分解。可用此装置
快速制备少量
D作氧化剂、HCl作还原剂,实验
室常用该装置制备
A.AB.BC.CD.D
2022-09-29更新 | 142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普高联考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三测评(一)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