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实验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7 道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1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信息: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CO2气体中燃烧。
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得到的白色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装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有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假设]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白色物质是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该小组对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物质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1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为Na2O
方案2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①出现白色沉淀
②无明显现象
白色物质为Na2C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金属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
2 . 化学上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分子式,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所示的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常用装置。

实验探究小组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进行实验,通过测定产生的CO2和水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___________(每种装置只用一次);
(2)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物理量实验序号燃烧有机物的质量
实验前质量实验后质量实验前质量实验后质量
1m1m2m3m4m5

上表中①、②分别指哪个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准确称取4.4 g样品,经燃烧后测得产生CO28.8 g,水蒸气3.6g。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必须知道的数据是________
(4)相同条件下,若该有机物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且它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两个峰,其强度比为3:1,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与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烃的一氯代物有_____种。
3 . 化学学习中,有关物质性质的学习离不开实验,请阅读下列对应的内容,并按要求完成填空。
(1)实验室经常用烧杯进行性质实验研究,如图所示装置及下表中试剂,过一段时间实验1、2、3、4烧杯①中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编号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
1淀粉碘化钾溶液浓硝酸
2酚酞溶液浓硫酸
3氯化铝溶液浓氨水
4湿润的红纸饱和氯水
(2)用下图装置:废铜屑制硝酸铜,反应结束后,广口瓶内的溶液中,除了含有NaOH外,还有____(填写化学式)。

(3)浓氨水通常可以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氨气及其相关实验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收集干燥的NH3,收集装置应选择(填装置序号)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②向浓CaCl2溶液中先通入NH3再通入CO2气体可制纳米级(粒子直径在1—10nm之间)碳酸钙,试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下图是苯与溴发生反应并进行产物检验的反应装置:

实验装置中的冷凝管“左低右高”的放置目的是____________,整套实验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
对于固体硫化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有如下假设:
假设①: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单质硫。
假设②: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亚硫酸钠。
假设③:固体硫化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钠。
为了探究固体硫化钠露置在空气中究竟有怎样的变化,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从试剂瓶中取出固体硫化钠样品,放在研钵中研碎。
②将研钵中的样品露置在空气中两天。
③从研钵中取出一药匙样品放在试管中,加入盐酸,试样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并放出大量气泡。
④立即加塞,用力振荡,产生浑浊,且气泡的量大大减少。
(5)解释加塞振荡后产生浑浊,且气泡大量减少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6)如果要验证③是否成立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1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4 . 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 g,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44.8
B.原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8.89%
C.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D.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 g
2016-05-04更新 | 33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5 . 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__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mol•L-1(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
2015-11-1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海门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6 . 金属锡的纯度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测定:将样品溶于盐酸Sn+2HCl=SnCl2+H2↑,再加过量的FeCl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SnCl2+2FeCl3=SnCl4+2FeCl2,最后可用一定浓度的K2Cr2O7溶液滴定生成的Fe2+,此时还原产物为Cr3+。现有金属锡试样0.613g,经上述反应后,共用去0.1mol/L的K2Cr2O7的硫酸溶液16.0mL。
⑴ 写出K2Cr2O7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___________
⑵ 试样中锡的质量分数(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2010-12-21更新 | 4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卷
7 . 某化学探究小组拟用铜片制取Cu(NO3)2,并探究其化学性质。
(一)他们先把铜粉放在空气中灼烧,再与稀HNO3反应制取硝酸铜。
(1)如果直接用铜屑与稀HNO3反应来制取硝酸铜,可能导致的两个不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铜粉应该放在_____________(填“蒸发皿”、“坩埚”或“烧杯”)中灼烧。欲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硝酸铜晶体,实验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过滤。
(二)为了探究Cu(NO3)2的热稳定性,探究小组按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铁夹和加热设备均略去)

往左试管中放入研细的无水Cu(NO3)2晶体并加热,观察到左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最终残留黑色粉末;用U形管除去红棕色气体,在右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3)当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反应,这时在操作上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小组判断Cu(NO3)2的分解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产物除了红棕色气体和黑色固体外,进一步分析、推断,分解产物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____
(三)为了探究Cu(NO3)2在酸性条件下跟铁单质的反应。他们取一支试管,加入Cu(NO3)2溶液,滴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再加入一定量铁粉,实验后没有固体残留物质。
(5)反应中最先起氧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
(6)该探究小组对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他们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请按下表格式补充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观察样品溶液呈蓝绿色,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确定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
步骤2:取少量溶液,滴加酸性KMnO4溶液________________
步骤3:________________若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产物中含+3价的铁元素;
若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产物中不含+3价的铁元素
2017-02-17更新 | 8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周考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