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7 道试题
1 . 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检验久置的是否变质取久置的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未完全变质
B证明是弱电解质用pH计分别测量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pH,氨水的pH小是弱电解质
C探究淀粉的水解程度将淀粉水解液分成两份。向第一份中先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出现银镜;向第二份中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色淀粉部分水解
D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向NaBr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溶液变橙色,再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色氧化性:
A.AB.BC.CD.D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3月)理科综合试卷-高中化学
2 . 如图所示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甲装置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
B.用图乙装置制备、干燥并收集
C.用图丙装置验证氧化性:
D.用图丁装置制备乙炔
2024-06-04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化学试卷
3 . 已知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类似。老师将学生分为四组,做如下探究实验:甲组:分别配制500mLKSCN溶液、溶液;乙组:向的KSCN溶液中滴加酸性溶液,酸性溶液褪色;丙组:向溶液中滴加酸性溶液,酸性溶液褪色;丁组:分别取50mLKSCN溶液和50mL溶液,混合,向混合液中滴加酸性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组同学用到500mL容量瓶、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等玻璃仪器
B.乙组实验中氧化为
C.丙组实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丁组实验说明还原性:
4 .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不完全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溶液中加入Zn片溶液浅绿色逐渐褪去的氧化能力比

B

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固体溶液先变成血红色后无明显变化对反应无影响

C

将食品脱氧剂样品中的还原铁粉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浅绿色食品脱氧剂样品中没有+3价铁

D

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饱和溶液,持续煮沸溶液先变成红褐色再析出沉淀先水解得再聚集成沉淀
A.AB.BC.CD.D
2024-05-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a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d中可选用试剂___________(填字母)。
A.Na2SB.NaClC.Ca(OH)2D.H2SO4

(3)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c中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6)取少量KClO3和NaCl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KI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___________色。可知该条件下KClO3的氧化能力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NaClO。
2024-04-2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博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B.向 溶液中通入少量
C.向 溶液中通入 气体:D.浓盐酸与铁屑反应:
2024-04-2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化学试题
7 . I.溴有“海洋元素”之称,海水中溴含量为65mg•L-1。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步骤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获得Br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反应可判断SO2、Cl2、Br2三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若吸收剂为饱和Na2SO3溶液(足量),则完全吸收amolBr2,共有___________个电子转移(用a和的代数式表示)。
Ⅱ.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海洋植物中富含碘元素。实验室模拟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实验流程如下:

(4)“操作I”的主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剂a”通常应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性。
(6)由于“溶液B”中I2的含量较低,“操作Ⅱ”能将I2 “富集、浓缩”到“有机溶液X”中。已知:I2在以下试剂中的溶解度都大于水,则“试剂b”可以是___________(填试剂标号)。
试剂A.乙醇B.氯仿C.四氯化碳D.裂化汽油
相关性质与水互溶,不与I2反应与水不互溶,不与
I2反应
与水不互溶,不与I2反应与水不互溶,与I2反应

(7)“操作Ⅱ”宜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标号)。

(8)在操作Ⅱ后,检验提取碘后的水层中是否仍含有碘单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024-04-2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天水九中、新梦想高考复读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大联考化学试题
8 . 已知:①,②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物质的氧化性:
B.标准状况下,11.2L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5NA
C.1L0.5溶液含有的分子数为0.5
D.反应②生成28.4g时,还原产物分子数为0.05
2024-04-16更新 | 687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9 .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证明向盛有浓度均为混合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振荡,观察沉淀颜色
B制备晶体溶液中加入95%的乙醇
C比较的电离程度与水解程度的大小室温下,用计测量一定浓度某弱酸盐溶液的
D氧化性: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然后再加入少量苯萃取上层为橙红色
A.AB.BC.CD.D
10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A探究胶体和溶液性质的不同在暗处用激光笔照射盛有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小烧杯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溶液无明显现象。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B鉴别某白色固体含有钠元素取一根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蘸取待检测样品,置于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火焰颜色呈黄色,证明原样品中含有钠元素
C比较的氧化性向酸性溶液中滴入溶液紫红色溶液变浅,氧化性强弱:
D探究是否有漂白性将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盛有干燥的试剂瓶中湿润的有色布条明显褪色,证明干燥的氯气具有漂白性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