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神舟十七号飞船的天线用钛镍记忆合金制造,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钛(Ti)过程发生反应:FeTiO3+C+Cl2→TiCl4+FeCl3+C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是氧化剂
B.TiCl4是氧化产物
C.生成3molCO时反应转移6mol电子
D.配平后C和Cl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6∶7
2 . 锰酸钾()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利用氧化,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仪器甲的漏斗中加入水,盖好玻璃塞,关闭止水夹,打开下口旋塞向烧瓶中滴加水,若水一段时间不能滴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装置乙中放饱和溶液,以提高的产率
C.装置丙应使用作碱性介质,而不能使用
D.装置丙中每消耗,理论上生成
2024-01-3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12月化学试卷
3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B.常温下,将Al片投入浓硫酸中:
C.向溶液中通入足量
D.溶于稀盐酸:
2023-10-1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普通高中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4 . 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重铬酸根离子()有毒,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工业上常用绿矾()作处理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物
B.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
C.每消耗,同时生成
D.上述化学方程式出现的物质中,属于酸的有5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图是某大型工厂利用含有CuCl2和FeCl2的废液来处理含H2S废气的原理示意图,此方法既避免了污染物排放又回收了硫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①③是氧化还原反应,步骤②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该方法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C.步骤③中每生成1个S需要消耗1个Fe3+
D.该方法中CuCl2和FeCl2可以循环使用
6 . 工业上用氯气和硝酸铁在烧碱溶液中可以制备净水剂高铁酸钠(Na2FeO4),反应方程式为Fe(NO3)3+Cl2+NaOH→Na2FeO4+NaNO3+NaCl+H2O (未配平),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平后的方程式为
B.氧化性:Cl2>Na2FeO4
C.反应1.12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D.高铁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2023-09-2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7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双氧水:2MnO+H2O2+6H+=2Mn2++3O2↑+4H2O
B.向硝酸铁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2Fe3++SO2+2H2O=2Fe2++2H++SO
C.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lO-+CO2+H2O=HC1O+HCO
D.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NH3+CO2+H2O=HCO+NH
2023-04-04更新 | 1553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盘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化学试卷
8 . 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
B.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
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
D.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
2023-03-20更新 | 1063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江口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9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金属钠:2Na+Cu2+=2Na++Cu
B.向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双氧水:2Mn+3H2O2+6H+=2Mn2++4O2↑+6H2O
C.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恰好使S完全沉淀:N+Al3++2S+2Ba2++4OH-=Al(OH)3↓+NH3·H2O+2BaSO4
D.氢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Fe(OH)3+3H+=Fe3++3H2O
2022-12-13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思南县梵净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新的研究表明,可以将转化为炭黑进行回收利用,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Fe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过程中有非极性键的形成
C.过程Ⅱ中生成的FeO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D.若将该研究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2022-11-1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