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都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研究小组设计如下过程,请你参与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I.的性质探究
装置如下表(图)所示,培养皿中A、B、C三个塑料瓶盖内盛有不同物质。向固体上滴加硫酸,迅速用玻璃片将培养皿盖严,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装置

㼛盖

物质

实验现象

A

蒸馏水

无明显变化

B

酸性溶液

溶液褪色

C

蘸有品红溶液的棉花

品红溶液褪色


(1)70%浓硫酸溶液和固体反应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瓶盖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瓶盖A中无明显变化,若要证明A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可先在蒸馏水中滴入少量试剂X,X是_______(填字母)。
a.溶液       b.溶液       c.石蕊溶液
(4)瓶盖_______(填字母)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具有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实验信息可证明具有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性质。
(6)增加瓶盖D可验证具有氧化性,则D中盛装的试剂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造成环境污染,某化学研究小组设计如下表列出的3种燃煤烟气脱硫方法的原理。

方法1

用氨水将转化为,再氧化成

方法2

用生物质热解气(主要成分)将在高温下还原成单质硫,其他生成物均可直接排放

方法3

溶液吸收,再经电解转化为

(7)如果不对燃煤烟气脱硫,易形成硫酸型酸雨,酸雨一般指的是小于_______________的降雨。
(8)方法I中氨水吸收燃煤烟气中的化学反应为:__________
(9)方法II中用还原为S时,转化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0)对方法III吸收后的溶液加热可使吸收液再生,其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反应。
2 .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俗称莫尔盐,是一种常见的补血剂,石室中学2023届的同学们分小组制取了莫尔盐晶体并对其热分解产物进行了探究。
I.莫尔盐晶体的制备
(1)用如图1的装置制备FeSO4
   
①废铁屑需要先进行碱煮,目的是_______
②加入的废铁屑需过量,除废铁屑不纯外,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③用离子方程式解释C中所盛试剂的作用:_______
(2)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向滤液中加入H2SO4调节pH在1~2,迅速加入一定质量的(NH4)2SO4固体,在70~80℃条件下溶解后,趁热倒入50mL乙醇中,析出莫尔盐晶体。乙醇的作用为_______
II.莫尔盐晶体热分解产物探究
查阅文献得知:莫尔盐隔绝空气加热至500℃时可完全分解,产物复杂。
[提出猜想]
(3)莫尔盐晶体受热分解,同学们认为分解产物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A.FeO、NH3、SO3、H2O
B.FeO、NH3、SO2、H2O
C.Fe2O3、NH3、SO3、H2O
D.FeO、N2、SO2、H2O
E.Fe2O3、NH3、SO3、SO2、H2O
F.Fe2O3、NH3、SO3、SO2、N2、H2O
经认真分析,通过推理即可确定猜想_______(填序号)不成立。
[实验探究]
(4)甲组同学设计如图2的实验装置,观察到A中固体逐渐变为红棕色,B中白色固体变蓝,D中酚酞溶液变红色,由此可知莫尔盐分解的产物中有H2O、_______(填化学式)。进一步实验证实A中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残留物中不含FeO,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取少量A中固体残留物于试管中,_______
   
(5)乙组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和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了莫尔盐分解的产物中还有SO2、SO3和N2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用装置的字母表示)为A、E、_______。(各装置中试剂均足量)
②实验中,准确称量莫尔盐7.8400g,加热充分反应后,测得装置A中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为1.6000g,装置F中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为5.8250g。写出该条件下莫尔盐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已M[(NH4)2Fe(SO4)2•6H2O]=392g•mol-1,分解产物被充分吸收,不考虑其损失)
2023-06-20更新 | 592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一)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3 . 某小组同学制备碘酸盐()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①可与溶液反应生成
②碘酸钙 []为难溶于水、能溶于硝酸的白色固体。
的氧化性,的还原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与氧化性随溶液酸性增强而增强(X为或I)。
实验装置如图(加热与夹持装置略)

   

步骤:
I.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圆底烧瓶;一段时间后,B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
II.将B中棕黄色溶液倒入烧杯中,再加入溶液,烧杯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无色。
(1)A装置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C装置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取少量步骤Ⅱ后所得无色溶液,加入过量盐酸和,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上层呈浅黄色,下层呈紫色。甲同学得出结论: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氧化
①乙同学认为上述结论不合理,可能原因如下:
原因一:空气中在酸性条件下将溶液中的氧化,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填化学式)在酸性条件下将溶液中的氧化。
②为了进一步证明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完成如下实验:
ⅰ.另取与(3)等量的步骤Ⅱ后所得无色溶液,加入稍过量固体,振荡,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X和沉淀Y。
ⅱ.向无色溶液X,加入与(3)等量的盐酸和,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上、下层均几乎无色。
ⅲ.取少量洗涤后的沉淀Y加入稀,固体溶解,继续加入少量KI溶液,溶液呈黄色。
ⅳ.……
a.由实验ⅰ、ⅱ得出结论:___________
b.由实验ⅲ和ⅳ得出结论: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氧化。补全实验ⅳ的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ⅲ得出:氧化性___________(填“”或“”),而实验ⅰ表明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
(5)查阅资料发现,与相应的()均有类似上述反应。浓度相同时,氧化性,但浓度均为开始发生反应时的pH为1,而浓度均为开始发生反应的pH为5。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两个反应开始发生时pH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
4 . 自来水是自然界中的淡水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高铁酸钾(K2FeO4,极易溶于水)是常见的水处理剂,其原理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K2FeO4的电离方程式______。过程①中K2FeO4表现了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2)根据上述原理分析,作水处理剂时,K2FeO4的作用有____________(填两个)。
(3)制备高铁酸钾常用的反应原理为:Fe(OH)3+KClO+KOH→K2FeO4+KCl+H2O(反应未配平)。
①通过该反应说明:在碱性条件下,氧化性KClO______K2FeO4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比较
②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说明______
世界环保联盟要求ClO2逐渐取代Cl2作为自来水消毒剂
已知:NaCl+3H2ONaClO3+3H2
发生器: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ClO2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如图:

(4)该工艺中,需要补充的物质X为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5)能参与循环的物质是______
已知:ClO2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用如图装置探究ClO2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6)锥形瓶内ClO2进气导管不伸入液面以下,原因是______
(7)烧杯内液体用于吸收尾气,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单质,且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则还原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反应后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溶液上下分层,下层为紫红色
已知:I2+Na2S=2NaI+S
(8)若将锥形瓶内溶液改为Na2S溶液,通入ClO2后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可以产生两种假设:
假设a:ClO2与Na2S不反应。假设b:ClO2与Na2S反应。
①你认为哪种假设正确,阐述原因: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假设(仅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高铁酸钠是一种绿色杀菌消毒剂,可用于饮用水处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略)制备溶液,再用制得的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溶液反应制备,原理

回答下列问题:
(1)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其杀菌作用是基于它具有_______性。
(2)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及数目_______,根据该制备原理可知氧化性_______(填“>”或“<”)。
(3)当烧杯中出现_______现象时,说明通入的氯气已经过量。
(4)的理论产率与合成条件相应曲面投影的关系如图(虚线上的数据表示的理论产率),则制备的最适宜的条件范围是_______

(5)制备,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氯气_______L。
2023-02-14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
6 .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完成系列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锥形瓶①中利用与浓盐酸制备氯气。写出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
_______=_______KCl+_______
锥形瓶中可以观察到_______的现象。
(2)一段时间后,棉花团②的颜色变为橙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3)棉花团③的现象是_______
(4)本实验所涉及的物质中,还原性比强的微粒是_______(填化学式)。推测反应的可能性,解释原因:_______。将KI浓溶液与混合,未发生反应,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
2022-12-0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格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测试化学试题
7 .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氯气,并进行氯气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产生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甲同学认为是Cl2与水反应产生某新物质的结果,写出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乙同学则认为A中的现象不足以说明该现象是Cl2与水反应产生新物质的结果,理由是_______
(2)B和C中出现的不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D中产生现象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某温度时,将 Cl2通入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混合液,经测定 ClO与ClO-的个数之比为3:1,则参与反应的Cl2与反应后溶液中Cl-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
(5)使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会使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氯化,生成有机含氯化合物对人体有害,现已使用新的自来水消毒剂,如ClO2
①实验室可以用下列方法制备ClO2
若反应中有0.1 mol电子转移,则产生的Cl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②用ClO2在处理含有Mn2+废水时,ClO2可将废水中的Mn2+转化为MnO2除去,本身还原为Cl-,该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022-11-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实验小组制备硫代硫酸钠并探究其性质。
(1)实验室可利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备硫代硫酸钠,装置如图。

①加入化学试剂之前,应____,烧杯中NaOH溶液主要作用是____
②用化学用语解释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
③为了保证Na2S2O3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写出一条)。
(2)探究Na2S2O3的性质:
步骤1取Na2S2O3晶体溶解,配成0.2 mol/L溶液。
步骤2取4 mL溶液,向其中加入1 mL饱和氯水(pH=2.4),溶液立即出现浑浊,经检验浑浊物为S
步骤3继续滴加氯水,浑浊度增大,最后消失,溶液变澄清。
实验小组研究S产生的原因:(已知:Na2S2O3中S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6价)
假设1:     
假设2:空气中的O2氧化了-2价硫元素
假设3:Cl2、HClO等含氯的氧化性微粒氧化了-2价硫元素
设计实验方案:

①假设1为____
②向试管b中加入____
③依据现象,S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
④步骤3,继续加入氯水,沉淀消失的原因是____(写化学方程式)。
2022-06-15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9 .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旧黄铜(Cu、Zn合金,含少量杂质Fe)制备阿司匹林铜[]及副产物ZnO。制备流程图如下:

已知:①Zn及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化合物的性质相似。
②阿司匹林铜的消炎作用比阿司匹林强十多倍,它为亮蓝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醇、醚及氯仿等溶剂,受热不稳定,遇强酸解离为阿司匹林()和Cu2+
③阿司匹林铜的测定,用Na2S2O3滴定阿司匹林铜与KI生成的I2,涉及反应有:

回答下列问题:
(1)废旧黄铜与NaOH溶液反应的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试剂X为二氧化碳气体、试剂Y为氨水
B.操作Ⅰ包括过滤、洗涤、干燥、煅烧
C.上述流程中涉及4次过滤操作
D.浓HNO3可用O2或H2O2代替
(3)不溶物A制溶液B在如图装置中进行,浓硝酸分多次加入圆底烧瓶中。铜溶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装置的缺点有___________

(4)操作Ⅱ,选出获取阿司匹林铜过程中合理的操作并排序___________
①依次用蒸馏水、乙醇各洗涤2-3次②依次用乙醇、蒸馏水各洗涤2~3次
③小火烘干④自然晾干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⑥蒸发结晶⑦过滤
(5)阿司匹林钠的制备是用阿司匹林与NaOH溶液反应,为防止阿司匹林水解,通常采用滴定法,请给出指示剂并说明反应完成时的现象___________
(6)碘化亚铜会强力吸附碘单质,实验中如果不加入KSCN试剂会使实验结果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021-11-01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某小组在验证反应“”,实验探究过程如下。结合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向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忽略的水解)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后,将烧杯底部黑色固体过滤,滤液呈黄色。
(1)检测到滤液中含有,可以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
假设b:空气中存在被氧化为,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假设c:酸性溶液中的具有氧化性,可产生
(2)某同学证明上面假设c不成立,向硝酸酸化的___________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后,上层清液未变黄色,经检验无
(3)取过滤后的黑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
(4)某同学利用原电池证明可以将氧化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连接装置后,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一段时间后电流表不再偏转(所用溶液均已去除)。甲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写出石墨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电流表指针不再偏转后,向左侧烧杯中加入固体,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此时石墨电极为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银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